政治生活教材必修2总体介绍有关课程、教材和教学的一些问题《政治生活》施教中要把握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理论。三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二《政治生活》的呈现方式与特点。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一)指导思想(二)编写思路(三)基本框架特点(四)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1、以中央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跟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3.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体现本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4.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贯彻有关教科书编写的要求。(一)指导思想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1.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二)编写思路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2.根据公民政治生活内容,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若干主题,分单元进行编写。(1)教材是对学生现实政治生活内容的归纳和提炼。(2)提炼的生活主题必须具有整合意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能够体现课程性质的要求。(二)编写思路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政治观点教育政治生活主题政治学学科知识为支撑3.以政治学科知识为背景回答政治生活主题的有关问题,渗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教育。(二)编写思路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以生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是《政治生活》编写的基本思路。结论1.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政治生活》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串全书的一根主线。(三)基本框架特点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2.根据政治生活主题安排教学内容。(三)基本框架特点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学科概念理论逻辑生活实践以往的教材本教材国家—政府—公民—政党—国际社会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3.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体系。(三)基本框架特点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小大近远具体抽象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的政治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的内容有递进关系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主要讲有关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的内容,以学生能够感受的政治生活为起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政治参与、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与方法。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主要讲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政府的性质、职能,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管理,体会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讲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制度保障,明确我国各项重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当代国际社会主要讲公民参与国际政治生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心。1、课程性质:思想政治德育课,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四)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其中,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包括了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府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国家利益观等。2、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3、课程目标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说,课程的基本目标包括如下几点。(四)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政治生活》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政治生活的特点、内容、主要作用,认识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有序政治参与的态度。3、课程目标:(2)使学生明确我国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政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理解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与方法,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3、课程目标:(3)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等,确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3、课程目标:(4)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我国国体的政体;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制度保障。3、课程目标:(5)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3、课程目标:(6)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3、课程目标:(7)使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课程目标:(8)使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概况及其发展趋势,明确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国应对之策。3、课程目标:(9)使学生认识我国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立志报效祖国。3、课程目标: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一)教材呈现方式依据的理念(二)教材的结构层次(三)教材呈现方式的优点(四)《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政治生活》以“教材是教学的资源、工具和指南”的理念为依据,力求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创设一个平台,既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借以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一)教材呈现方式依据的理念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1第一层次是单元。全书共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序言和知识结构。3第三层次是框。全书共24框。框题的表述基本采用的是复合结构。这种表述方式既能明确地表达了本框的学习主题,又有助于彰显我们倡导的价值导向。2第二层次是课。它构成各单元的逻辑框架,全书一共九课,每课都有导言,说明本课要讲述的主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材的结构层次第四层次是目。它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是学习的基本内容。每框均由三目组成,全书共72目,三目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4三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情景回归。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之外,它还具有提高的功能。大体上可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着力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提升,即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情感的升华;第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问题或者是开展相关的活动;第三,践行性的引导。3目1目情景导入。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资料、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启动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2目情景分析。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有些部分在情景回归中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在这一目中,以辨析、评估、辨认等多种有效手段,分析情景,让学生经历“过程”,让学生对情景进行思索,主动进行学习。每个单元都设计一个“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在活动中,学生要查阅资料、列举案例、分析比较、尝试制订规则。每个单元都设计一个“综合探究”第二单元:“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列举最新的事例,比较有无权威的政府行使其职能的不同结果,还要联系当地实际对政府的活动进行评估并写出建议书。每个单元都设计一个“综合探究”第三单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归纳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并通过修宪的具体过程,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每个单元都设计一个“综合探究”第四单元:“中国的和平发展”。在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收集有关资料,举办一次主题班会。(1)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内容的程度和教学的进度。(2)改变强制性地满堂灌的静态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3)它有助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多维度课程目标的实现。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三)教材呈现方式的优点1.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四)《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编写中,表述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新观点,即建设服务型的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问题,按照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作了表述,如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的根本保证等问题;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四)《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观点;关于宗教政策问题,根据中央关于宗教政策的精神作了表述。教材尽可能反映我国政治生活的最新发展,如人权入宪、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等材料;这些都体现了时代特点。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四)《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3.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助于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4.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二、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特点(四)《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注重过程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开放性三、《政治生活》施教中要把握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理论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本单元地位:教材的首篇,回答了政治生活最基本的问题(二)本单元的逻辑结构及知识体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行使政治权力、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公民的政治性权力和义务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应遵循的原则实行民主选举的方式及意义实行民主决策的形式及意义实行民主管理的制度、法规及意义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及意义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提示1、如何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及其时代内涵。2、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特点、内容和主要作用。3、我国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权利的方式与意义。4、我国公民如何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四)本单元要把握的理论问题1.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的界定和描述。(1)关于政治与政治生活(2)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政治生活的追求;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2.关于民主理论。(1)民主的含义。•民主首先是指与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各种制度中的一种,用于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民主又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现具有平等、自由性质的现象。如民主政治、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权利等。(2)民主的性质。(3)不同领域的民主。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党的十六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