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绪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研究对象1辞海中把高等教育界定为: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业教育。2研究高等教育方面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1高教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高校教师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学术性,专业性,创新性。3高校学生学习活动具有特殊性。4高教理论研究具有特殊性。3、高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性事件11852英国纽曼《大学的理想》21936美国罗伯特—赫钦斯《美国的高等教育》31978中国厦门大学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室41984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第一步高等教育学专著4、高教研究原则1价值性2创新性3可行性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上)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标志1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2柏拉图公元前387年开办阿卡德米学园3世界最早成立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巴黎大学1200。4博洛尼亚大学-法学。巴黎大学-神学。萨勒诺大学-医学闻名。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管理1高度自治2学生组成同乡会,选出校长。3一般分文、法、医、神。法医神为高级学院,文为准备阶段。4主要培养市政、教会管理人员、律师、医生。而不是培养哲学家、纯科学家和文学学者。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学位制度、特征1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2硕士、博士、教授学位。硕士用于低级学院的学员。博士教授用于法医神高级学院。3特征:自治性-设置讲座,人员编制,发放证书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欧洲高教世俗化。高教民族化与各国政治制度有关。2独立学院(古典人文教育学院和神学院)和专门学院(职业学院)。3俄罗斯美国高教。莫斯科大学主要特点:民主性、世俗性,打破了阶层制度。美国哈佛和耶鲁大学。1825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洪堡大学理念1大学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摆脱国家政治经济干扰;国家对大学提供支持;大学对社会的学术责任。大学基本组织原则:自由、宁静。大学基本办学方针:学习自由、教学自由。2教学与科研统一。洪堡大学五原则:科学源于不断反思科罦是一个整体科学的自我目的性科学与高校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存条翶是自由、宁静3培养完人。三个反对:反对知识功利论;反翹经验知识凌驾理论知识之上;反对缺乏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6、缲0TH世界高教发展代表性成就1三个代表性成就:美国社区学「出现;康斯威星大学;康斯威星思想的形成。大学职能:人才培养;科ヲ研究;社会服务。2目前,高教结构变化四个方面:高教层次ᅮ构多样化。专本研。类型结构多样化。普通、职业院校并存形式结ト多样化。全日制、非全日制。跨学科性教育。3社区学院特征:地区性根据社区需求制定办学方向;千方百计方便社区学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放性多功能性学历教育功能;职业教育功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功能;面向社区的服务功能。灵活性教学计划灵活;教学方式灵活。实践性4威斯康星思想内容传播知识1915年成立知识推广部;流动图书馆。专家服务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下)中国古代高教的开端、特征1西周五学之制-最早高教机构;汉武帝成立太学;唐代设立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唐宋设立书院。1862京师同文馆设立标志古代高教结束。2特征:教育目的:凸显人伦教化;教育体制:官司并存;教育管理:注重名师掌权;课程内容:突出儒学为尊;教学方法:崇尚自学讨论。中国近代高教起步标志及蔡元培改革北大举措11862京师同文馆(近代高教起步标志)-1922壬戌学制为近代教育阶段;天津中西学堂第一所具有大学雏形的高校;京师大学堂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2举措: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中国现代高教标志1922-1949为现代教育阶段。1922北洋政府《学校系统改革案》-壬戌学制。精英人才与专门人才精英人才指突出智能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够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专门人才指能够满足复杂劳动和特定职业的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与高教目的含义及高教实践价值1教育目的:对教育过程所要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素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性质:主观性;客观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的规定性。高教目的:宏观上,整个高教活动追求目标的规定;微观上,所培养人的质的规定。2实践价值:导向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高教目的观的内涵1个人论认为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卢梭、费斯泰洛奇、福禄贝尔(LFF)内容:个人发展需要决定教育目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人性完善,而非公民。2社会论认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KTKN)内容:个人发展依赖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发展;教育目的就是造就公民。3如何看待:合理一面,偏颇一面,同等合理性和局限性;不考虑个人发展需求,会使高教陷入工具化、标准化、外在化、空心化误区;不考虑社会发展需要,会使高教脱离社会发展规律而成抽象之物。既要考虑两者理论优势,又要避免片面之处,辩证对待。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教目的观的内涵1人文论以人精神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完善和发展为中心。内容:追求永恒化教育目的;追求理想化教育目的;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2科学论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科学论包括:实用主义;学科机构主义;新行为主义。内容: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重视学校的科学技术教育。3如何看待:科学人文主义高教观: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高教观。全面发展高教目的观是高教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个人的全面发展。1人的素质的完整发展;人的素质的和谐发展;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2过度专业化的高教逐渐沦为工具化的、失却了人性内涵的、非人化的教育,它降低了人的尊严、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韵味。高等教育的功能高教功能的含义是高教所具有的功效以及发挥这种功效能力的总称。教育民主化基本趋势: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高校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增地学院中典型:康纳尔大学建立;威斯康星思想提出。威斯康星大学思想及实践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思想和实践正式形成的标志。高教的基本取向通才之争与专才之争的实质实质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口径宽、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为专才教育。古希腊七艺教育西方传统大学教育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培养公民的目的。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莫雷尔法案的意义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模式标志美国人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占适龄人口的15%属于英才教育;15%-50%属于大众教育。大众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关系大众教育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教育广。普及教育大众化程度最高。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移的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教系统的扩展;二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教系统的扩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容1科学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演示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改造世界能力的教育。包括是个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2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各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也各有其自身局限性;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教育平等的阶段与表现1阶段:原始教育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2就学权利平等;教育条件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我国高教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应当适度,兼顾不是不顾。1保证效率前提,满足对高教的需求;2目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3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4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办学自主权。高校的教育制度1、学制内涵与依据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依据:生产力、科学计数水平;政治制度;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2、各国高校系统类型及代表国家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机构部门。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机构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机构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并重,多重机构部门。日本、美国。新中国高校学制建立标志1951年国庆节《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颁布。目前特征: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私立系统逐步形成。高教学制结构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我国现代学位制度建立的标志1935年《学位授予法》|《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校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世界各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类型证书制:英法、瑞典、西班牙。高考制:日本、美国、俄国。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高考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措施1完善就业管理体制;2实行学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拓宽就业渠道;4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5规范就业市场秩序;6毕业生树立新观念。高教的结构与管理体制高教结构内涵是指高教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高教管理体制的内涵。是指与高教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世界高教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及代表国家1中央集权型的高教管理体制。法国。2权力分散性的高教管理体制。美国。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高教管理体制。德国、英国、日本。世界各国高教宏观管理运行机制的类型1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方式。法国。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方式。美国。3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方式。英国。高校的组织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式。西方各国高校权力结构的三种模式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权力结构。1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2美国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3英国模式。结合模式。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1984年确立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高校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高校教管的主要任务1确保教学目的与教育目标相一致;2建立正常教学秩序;3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4加强科研工作;5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宏观管理,以院为主。高校教学计划管理的内涵教学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一种旨在通过对教学工作进行设计、筹划和安排以实现教学总目标的管理。高校教管过程:计划;组织;检查;总结。完整教管计划的构成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规定;教学和实践活动周数分配;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学时安排。课程管理的内容课程制定者的管理;课程编制内容的管理;课程编制活动的管理。高校科研任务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科研规划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档案管理。高校科研管理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2形成特色原则;3协调性原则;4以人为本原则;5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原则。高价评价教育基准评价的分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教育功能评价的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高教评价的含义根据高教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方法,对高教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绩效,进行质和量的判断。功能:导向;鉴定;诊断;激励。高教评价主要体系校内评价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评价中介机构。高校综合评估类型师格评估;水平评估。高校课程评估内容课程教育目标;教学条件;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论述题:当今世界高教的发展趋势高等罙育普及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重普遍超过了缵0%的比例,进入了高教普及阶段。高教多样化高校层次多样化;校规模多样化;教学组织多样化;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学生成分多样6。高教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