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以XX市XX县雪热村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XX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以XX市XX县XX村为例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显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市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活动的要求,结合个人近期对XX自治区XX市XX县XX村的全方位调研,对巩固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发展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XX自治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重点发展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工作措施扎实,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XX村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落实推进措施,上下协同联动,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于2018年全面实现脱贫摘帽。(一)生产发展现状。XX村位于XX县西南部,距XX县城7公里,XX至XX县道过境,全村6个村民小组基本上都分布在县道两旁,有较为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全村有比临相连的2个沟谷组成,地形西南高东低,属高寒气候,海拔约为在4400米。村居下辖6个小组(白玛组、XX组、岗苏组、次玛龙组、小扎扎组、切姆组),共有306户,1103人;全村耕地面积共有1779.182亩,其中人均标准亩耕地有1.61亩,基本农田1601.77亩,草场面积379507.34亩,退牧还草100480.27亩,全村林地面积894亩,林下资源面积均为154200亩左右,全村既有畜牧业,又有种植业,是一个牧业、农业兼营的半农半牧村。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收入主要来源农业、牧业、外出务工,其中工资性收入4813元,占比46%,经营性收入2338元,占比23%,财产性收入485元,占比5%,转移性收入2748元、占比26%,主要支撑措施为外出务工。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以紫花针茅、紫菀、类草、风毛菊、杜鹃、金露梅、高山柳为主。(二)村居生态现状。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村庄规划正在编制。群众住房每户房屋平均面积为125平方米左右。全村绿化面积达44亩,民房四周均有种植树木,无树路4条;农田灌溉方面全村共有45个主水渠,总长度为95630米;全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纳入藏中电网,供电率正常,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村委会所在地建设有综合广场及全民健身器材,乡村综合管廊(强电、弱电、光缆等)建设计划有序开展,按要求划定了生态红线和禁养区。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2个,“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较好,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已列入项目规划,目前已硬化总里程3838米,未硬化总里程4750米。全村(移动、电信)通讯率及4G网络均已实现覆盖。农牧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90%,养殖区、牲畜棚圈建有隔离墙,无全村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20%。全村享受草补面积100400亩,资金达602400元,涉及245户858人,225人享受生态岗位补偿资金。(三)乡风文化现状。全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建立农家书屋利用率较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通畅利用率达100%,同时组织群众观看爱国教育影片,讲清“祈求求不来幸福、拜佛拜不出致富”道理,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教育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宗教。积极开展“四讲四爱”、“两学一做”、“五观两论”、明礼守信、团结友爱、勤俭持家互帮互助等系列活动;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家风家教和传统美德工作纳入到村规民约,并年底执行奖惩。成功创建文明村,通过3.8、3.28等活动节点,开展庆祝活动,不断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有星级文明户1户、十星模范村1个,“十星模范户”306户,文明家庭有1户。(四)村居治理现状。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能够及时学习枫桥经验,并及时宣传群众中,全村已建立矛盾纷调处机制,机制较为完善,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并配备3名监督人员,配备矛盾调解能人6名。“双联户”户长发挥作用良好,村委会与各组、各双联户签订了“万千百十”责任书,全村配备社会治安防控人员8人(兼职),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打非治乱、扫黄打非”三个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社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截至目前无刑事、治安案件;全村无不赡养老人、不抚养子女现象,但非婚生子现象仍有少许,经村委会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并列入村规民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多次召集留守儿童和妇女开展相关工作,并与上级协调开展关爱老人工作,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和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评选表活动。(五)生活基础现状。村(居)卫生室场所已建立健全,并已配备一村两医及基本医疗配置设施等均已配齐配全,运转正常;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1103人,参保率100%,全村无大病人员及享受大病统筹基金政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090人,参保率100%。教育方面新建有一所“双语”幼儿园,配备4名幼师,入园幼儿37人、入园率达100%;小学生72人,入学率达100%,初中生37人,入学率达100%,高中生26人,入学率90%,在校大学生有26人。全年劳动力转移就业250人,占劳动力40%,分别从事经商、外出务工、运输等行业,年均增收45810元;自主创业5人,分别从事建筑、运输、经商行业,每年实际增收3000-10000元之间,带动群众就业315人多少人,年均增收3780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们正在举各级之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就XX村而言,主要有:(一)基础设施欠账多。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发达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村居小组间的公路连通虽然已经实现,但6个小组间除了在XX至XX县道两侧将能在该道路建成后实现硬化外,其余小组间还均是砂石土路;村各小组里的巷道基本没有得到硬化和安装路灯等硬件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也没能配套建设;农村饮用水的管网入户质量上还需进一步的投入,牧区牲畜用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还十分薄弱;各村组的农村用电虽然经过农村电网的改造在短时间内到了加强,但还没实现网线入地,各种网线还如蜘蛛网一般在民房和村组间拉挂;通讯网络设施也还需加强和完善,因部分路段及山区信号质量较差,导致偏远小组群众无法实现金融服务网点等需求等。(二)主体作用发挥差。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热情不高,出现了“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在项目、资金和争取各方面支持的争取以及调动各方面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事业上,也都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三)三产融合程度低。产业增收工作中存在短板和困难为基础建设薄弱,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虽然出现了一些专业合作社、农畜产品加工厂、塑料温室大棚基地等,但真正将农牧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认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四)经营主体质不优。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不到20%;有的合作社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发展资金短缺,贷款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质量不优。(五)精神文明进程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随地大小便、酗酒闹事、聚众赌博、宗教迷信、盲目攀比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六)科技支撑力量弱。科技在农村中没得到根本的重视,尤其在农牧业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合里使用农药、除草剂,作物病虫防治,畜禽养殖场地设置和规范运营、种养殖与农村饮水安全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科技普及不到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缺乏;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年龄普遍老化,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三、对策及建议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的“五个振兴”要求,建议抓好以下工作:(一)围绕产业兴旺,加速“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加大培育主导产业力度。充分依托本村当前的优势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一产方面:以青棵、油菜和牦牛、绵羊短期育肥为主导;二产方面:以现有在采石厂为主导;三产方面:逐步培育以农家乐、牧家乐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农业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农产品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青稞、油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牧业方面逐步引导养殖方式由散养户向集体化和规模化转变,实现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提高畜牧生产性能。主要改革要素包括鼓励良种引进和特种经济养殖发展,促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鼓励高新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逐步实现以规模化为主的生产方式;建立培训机制,派专人放牧,草场集约化使用,更有利于生态保护,牲畜标准化养殖,提高养殖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要有规划、有计划的推动、培育“三大”主导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向打响品牌、打出特色品牌的方向上大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加大主导产品的培育力度,着力村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发展村域主导产业为引擎,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农民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作用,重点打造小院经济、“一村一品”、脱贫产业等,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有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二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探索XX村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延长产业链条、拓宽产业范围、促进产业结构与功能的转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XX村距离县城较近地理优势,发展西瓜、草莓及绿色蔬菜采摘温室园,依托高原农牧业,开辟具有高原特色农家乐、牧家乐产业;创建千亩油菜花田,并逐步建立油菜花深加工产业,在做“精”农牧业、做“强”加工业、做“特”旅游服务业上下功夫,在农工、农旅和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上做文章。要大力实施“互联网+农牧业”,用大数据时代的现代网络继续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品牌销售”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同时,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作用,做强“农村淘宝”、“邮乐购”等“互联网+农牧业”平台,全面完成农牧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到品牌注册到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从根本上打破农业、工业、商业之间的融通壁垒和瓶颈,促进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促进XX村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青棵、油菜等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发展XX特色农产品藏野葱,打好“绿色牌”“生态牌”“文化牌”,逐步将藏野葱产业培育为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抓好农业标准化创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农产品品种、品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快农村资源高效配置。目前,XX村已经顺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要充分把握好这次的农村两项改革,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在认真按照区市相关部署做好具体工作的同时,统筹整合XX闲置资源,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努力构建好强村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打破农业发展壁垒,不断深化土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