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素质自我提高篇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个教师、在生命的过程中可以自然的成长,但一个教师的成长发展则需要用心努力去达成,不管在这以前,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些什么样的梦想,从今天开始,就要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职业,把当一个称职教师、一个优秀教师、一个专家型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配合,这种配合程度集中表现为职业发展中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个人利益与组织需要的一致性。2、教师生涯是漫长而宁静的生涯长者、尊者为师、博学、多闻者为师一技之长者为师学高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可以为师。社会对教师角色的传统期待3、教师是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文件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以维持。以这种形式来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中,就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规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2001年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专业性教师要求: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伦理、专业服务、专业成长。注意:这里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内容作为专业表现,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专业性教师应具备相当广泛的专业知识,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做出最佳的教育行动。4、教师是持续发展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一个在生理上已经趋近成熟的教师,在心智上仍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在教师职业生涯在过程中,有一个不变的事实,这就是终身学习。当今教师面对社会的快速变迁,所受的师范教育不可能支持个体顺利度过一生。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来适应社会变迁。5、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的终身学习比其他人群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广泛的含义:(1)学习意味着了解和掌握一门课程,一个中学教师至少应该对一门课程具有足够的知识,以便能够独立对此进行思考,得心应手地运用。(2)学习要求跟踪一个学科的发展。只有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新成果、新进展,才能使学科教学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3)学习意味着虚心地接纳别人的知识。而且不仅是向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习,还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4)学习为独立思考提供基础。只有学习,才能有把握地对某门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形成个人的见解,给与学生形成性知识。教师又是研究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是最直接,最确切的方式。当前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正在走进全国中小学校园,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以课程教材改革为表征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二)新课程教育理念1、素质教育的学校观(1)中小学是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我们中小学校要强化普及教育,淡化选拔意识,从英才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每个学生得到的关怀应该是一样的,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2)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教育现代中小学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能力和心理素质,把他们造就成为社会合格的成员。因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促进人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3)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教育当代基础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创新、变化、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中小学校要根据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2、素质教育的质量观现代学校教育质量观的核心理念是:(1)提倡人才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教育应该充分地顺延天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培养,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没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发展目标,积极引导其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充分地发展,要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促成“人尽其才,人人成才”。(2)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道德素质,即要学会关心。智育素质,即要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造。生活素质,即要学会交往,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身心素质,即要学会健体,学会做人。(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什么是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2)是国家规定的特定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在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共同的、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3)课程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首先规定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一、前言部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从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三、内容标准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内容目标,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学习结果,如:知识目标:了解、理解、应用了解:说出、背诵、辩认、列举、复述理解:理解、说明、归纳、概述、整理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技能目标:模仿、独立操作、迁移模仿: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经历: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反映: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领悟: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一什么?体会了什么?四、实施建议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同时,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四)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1、教学设计概述这里讨论的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承担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授课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教学设计的内容要解决:教什么?怎样教?2、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系统论的观点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其各个环节、要素彼此紧密联系,针对一个特定的共同目标发展各自的作用,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2)强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3)要求教师分析教学任务,把握“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并指明“怎样去教”。(4)教学设计的系统观重视“分类教学”强调精心安排教学过程。3、教学设计的程序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生特征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计划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计划评价学生学习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学科(课程)教学目标总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层次图4、确定教学目标5、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1)要从学生学习特点出发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2)要从整体出发,注意纵向、横向目标间关联;(3)适应个别需要,教学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教学目标的表述描述心理过程:常用懂得、理解、掌握、领会、欣赏等表示内部心理活动的比较含糊的动词。描述外显行为:常用“写出”“说明”“能利用字典……”等表达。示例“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目标表述识记:能正确叙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能答出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能答出以角的大小为分类标准的三角形集合的包含关系;在图上指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能正确使用虚线表示三角形中的辅助线。了解:能从课本中所用证法推想出过一顶点作其对边的平行线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简单应用:能证出“三角形不共顶点的三个外角之和等于360度”并会应用此结论。以及会用各种三角形和边、角、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特征进行推理、计算。6、确定教学策略(1)选择教学策略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2)选择教学策略时,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时间投入少而收到的效果好。要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的结构的组成部分:课的类型单一课:新授课、自学课、讲评课、复习课检查课、分析作业课综合课:(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结课)7、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我国中小学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的几大构成要素:(1)自学(阅读、预习、准备)(2)问题(提问、启发、质疑)(3)实验(观察、调查、直观教具)(4)讨论(问卷、辩论、)(5)归纳(小结、系统、结构)(6)练习(作业、操演、训练)(7)发现(探索、研究)(8)设计(创造、创新)(9)控制(反馈、自我强化)8、编写教学方案学期教学计划的编写(1)说明部分包括对教材的简要分析,对学生情况和基本分析。包括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教学的总时数,预定的复习与考查、考试时间等。(2)进度计划表根据课程标准中各课题授课时数的规定,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期上课周数分配教学内容,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的编写是指依据课标和教材的安排,将教材按单元的划分,集中思考教学安排,并写出各个单元授课的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应包括:单元课题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的主要内容与问题分析,各课时教学模式与具体方法,教学媒体的运用及必要的教具准备,课时分配等。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1)明确的指导思想理清教学设计的思路,明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知识,主要步骤。一般说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尽量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体验性目标等方面,落实到“学会、学懂、会学、会用”上。(2)按教案的格式要求来编写教案的内容可包括:年级班级、章节课题、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可以有重点难点关键)、课的类型、教学时数、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板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的基本步骤与要点)、教学后记。(3)课堂教学技能的应用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演示与实验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教学调控技能,课堂管理技能,结束技能。(4)精心设计教学各步骤例:讲授课的教学步骤可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学习新课(包括新课每一部分的要点、提问的问题.例题的演示等);小结鼓励质疑问难、口头练习、随堂书面练习,布置课外作业等。(5)教师应写详案因为详案更能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构思与细微之处。(6)认真检查教案例:可从十个方面检查教案:a教学目标是什么?b重点难点是什么?怎样突破难点c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什么?d是否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e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材的逻辑,学生学习的逻辑性?f如何启发学生的思考?g新课与旧课联系如何?h如何板书(知识的呈现顺序?)i如何指导学生课外的学习?j教学过程事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教师教的常规学生学的常规备课预习上课听课作业复习辅导作业考查小结教学常规的落实课堂常规课前准备的要求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