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加快实施我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根据《XXX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水资源短缺实际,坚持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的原则,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建立覆盖全县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着力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切实增强“三条红线”刚性化、水资源管理精细化、考核问责权威化,积极稳妥地在全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二)主要目标。根据市水务局分配我县的指标,确定我县2022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X.X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XXXX万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39.7%;到203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到2022年底,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以现有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县的水资源监控系统,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到2022年底,全面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二、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一)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1、用水总量控制。制定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高效项目,逐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时,暂停审批新增取水的建设项目,节水高效项目要通过内部调整、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水量置换等方式解决用水问题;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时,优先保障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产业发展,禁止建设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审批要符合XXX省省《用水定额》标准,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通过水资源论证审批,满足节水要求且须安装符合标准的计量设施。2.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前置条件。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对需要办理取水许可但未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发改等部门不得审批、核准该建设项目,环保部门不得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务部门严格对取水户有效监管,工商等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对应办理取水许可合法手续而未办理的企业一律不予办理工商证照或年检证明。加快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涉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产业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从水资源角度对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提出要求,从战略层面促进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3、强化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根据省市下达的地下水用水控制指标,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时,建设项目自备取水设施严禁取地下水。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严格控制新增取用地下水,除生活用水外,一律不再审批新的机井。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建立地下水位预警机制。4、突出取用水大户监督管理。强化取用水大户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在完善自备水源取水户计划用水管理的同时,将公共供水用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或定额取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建立取用水大户监管机制,推进重要灌区,尤其是中型以上灌区的取水计量管理。5、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协调,建立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机制,落实水资源调度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规范调度工作,积极开展供水水源、城市水系、河库连通、生态修复、突发事件处理等水资源调度。6、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对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和矿泉水的全面征收水资源费。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与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征收、缴纳或使用水资源费的,依法严肃查处。逐步开展农业用水超限额征收水资源费,全面落实发电、工矿、基建施工、公共供水企业和服务业的水资源费征收。(二)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强化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效率控制,遏制用水浪费,提高用水效率,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和节水示范建设。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合理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稳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落实好超定额取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政策。2、强化节水型器具推广和管理。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建设和农业粗放型用水,加快节水型器具推广。根据国家和省颁布的有关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和市场准入制度,推动节水器具标准化建设和管理。3、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鼓励应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结合本县的自然状况和水资源特点,制订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大力推广再生水回用。鼓励节水减污,促进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4、加强节水监督管理。根据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必须进行节水评估,制订节水措施,配套建设节水设施。5、加快推进节水改造。加大国家有关节水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积极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三)实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既要考虑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的需求,又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选定合理的设计水量保证率。同时,区分不同的水域功能要求,对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区采取更严格的限制纳污措施,严格控制各水功能区入河排污总量,保障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生态安全。1、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开展重要流域重点入河排污口排放达标方案编制工作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2、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抓紧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开展农村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县水务局会同各镇政府编制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为处理重大突发污染事件提供管理及技术储备,有效防范饮用水安全风险,完善饮用水水源应急措施。完成编制备用水源建设,提高突发水污染等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大力开展县城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二级保护区面源污染治理工程。3、加快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重点水库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水生态保护工作;全力推进重点河流综合整治;适时组织开展河流、水库生态健康评估工作。(四)完善监控体系1、明确实施“三条红线”管理要求的监测责任主体。县水务局负责辖区内本级核发取水许可证取用水户实际取用水量的监测工作。县交界断面的水质监测由县环保局负责监测数据。GDP、工业增加值数据由县统计局负责其数据。水源保护区和县交界断面的水质监测每月不少于1次,对纳入考核的水功能区的监测,每月不少于1次。水质评价按照水利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方法》执行。加强对重点用水户取、排水的监测管理,在逐步推进在线监测的基本上,原则上每季度监测一次,特殊情况下增加监测次数。2、强化取用水计量监管。对中型以上灌区全面安装计量设施,计量确定取用水量;对不具备安装计量设施的小型灌区及其它分散农业用水户,采用定额法或其它可行办法计算确定取用水量。3、规范统计与信息发布工作。结合水利普查,完成取用水普查工作,逐步完善取用水统计制度,基本建立全县的水资源统计和信息工作。三、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完善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和统一调度。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部署,县政府成立了XX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要把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逐级落实责任。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主要约束性指标、“三条红线”管理指标以及工作落实情况,应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目标近期实现。(二)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按照我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县水务局负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负责全县工作情况汇总,并形成全县自查报告,于每年1月底前上报市政府,同时将自查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报送到市水务局等考核工作组成员单位。县发改局负责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牵头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推进企业节水减排工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履行。县财政局负责筹措资金,落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经费保障。县环境保护局负责实施方案中依照相关法规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加大督促水污染治理力度,严格监管、控制水污染物的排放,掌握县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统计局负责及时提供考核所需的GDP和工业增加值有关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国土资源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信局、住建局等其他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职能分工,配合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各牵头部门要在每年1月10日前将上年度或上一考核期的自查报告、自查评分表及佐证材料(原件)报送到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健全制度,完善法规体系。积极推进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等配套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水资源高效管理的制度,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费足额征收。(四)科学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水资源管理队伍,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加强水量水质监测建设,加强重要取用水户取、退水计量和入河排污口监控管理。(五)加大投入,拓宽投资渠道。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资源管理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资金支持,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工作经费,重点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水资源监测计量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等工作。(六)公众参与,全民管水。加大水资源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进一步扩大公益性宣传范围,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将节水纳入基础教育,在全县幼儿园、学校中广泛开展节水型学校建设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倡导节约用水的文明生活方式。突出主题宣传和日常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透明度,积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和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