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培训后的几点感想常德市六中宋红林2007.7.211.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课改因时而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每个国家都在不断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把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都在思考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都在不断的革新课程内容.1976年至1985年之间,美国学者有一篇文章《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就反映出了这种思路.85年,美国政府直接干预课改,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学生需要什么?然后出台了慧星回归计划.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要求美国对不同背景的每一个孩子允诺,不让美国一个孩子落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从2002年开始实施新的课程计划南韩总统卢武铉说:建设一个人人具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国家,从应试中解放,营造尽情发挥自己才能与创造力的环境;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说: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塑造我们的未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说:教育机会均等是我们20世纪的教育口号,今天这仍然是基本的,但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要为绝大多数青少年提供优质的而不仅是良好的教育.一.为什么要进行普通高中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目前国内教育的问题:教学行为主要表现为精讲多练,重复演练,强化技巧,概念网络,外延扩展,学而不问,过渡指导等等,教学内容上表现为繁难偏旧.传统普通高中课程表现出的不足之处: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教条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降低了思维品质的实效性,扼杀了学习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新过缓,跟不上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和唯分数至上的评价考试,窒息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引导片面畸形发展。这是国家相关机构进行了大量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启示:完善国家基础教育目标,加强改革推进力从全球化战略视野考虑学生综合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确立国家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责任确立新的质量观念,突出教育质量的核心地位加强法规建设,建立问责,政策透明,放权自主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教育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爱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二.新课程的几个显著变化1.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化学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2.开课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变化A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化学1和化学2。上半段开设化学1,下半段开设化学2。每个模块用9周进行教学,1周时间进行复习和模块课程学分认定考试。化学1和化学2的开课方式B在高一一学年开设化学1和化学2。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化学1,将一学期分为2个学段,每周4学时,两个学段里都开设化学1,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时间和学习需要选择在第一学期的不同学段里进行修习,第二学期开设化学2其开设方式与化学1相同。C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化学1第二学期开设化学2,每周2课时。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时。D化学1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化学2在第二学期的上半段开设,每周4学时,用时10周。高中化学新课程使用学分管理的校内评价方式每一个课程模块为2学分,计划学时数为36学时学生在高中阶段化学修满6学分,即在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相应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如果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可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修更多的课程模块。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应至少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发展的学生,需至少修至12个学分。3.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构成特点A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构成的基本特点内容构成的模块化和主题性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内容是按照2个必修模块、8个选修模块共23个主题进行组织的,2个必修模块中的6个内容主题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5大内容主题在内容取向上是一致的,共同构成普通公民应具有的与化学相关的科学素养。6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模块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为具有不同潜能和兴趣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化学学习主题线索,同时也反映了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内容构成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多元化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设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领,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STS内容”,作为三条内容主线贯穿始终,富有整体联系,这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多元化的重要反映。内容构成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层次性首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能力、态度基础的双重意义。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5个一级内容主题的提升,两者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这是层次性表现的第一点。内容构成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层次性其次,为充分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高中化学新课程由必修、选修两类课程模块构成。选修模块除了具有各自的独特功能和价值外,在“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STS内容”方面都与必修课程相比体现出很强的层次性。内容构成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层次性特别是在化学核心知识方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具有明显的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特点。B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构成的具体分析高中化学核心知识内容的构成分析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这些核心知识可以归纳为元素化合物内容和概念原理内容两类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从新旧课程比较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分为“周期律前元素”和“周期律后元素”;关于元素族的知识都集中在化学2的“元素周期律”内容中,不再采用过去的以“典型元素带族”的处理方式;不再强调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元素代表物以及具体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点,而更加突出“元素中心”,强调用分类的观点和转化的观点,整体性地认识和运用有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在高中新课程中采取分层构建、螺旋发展的组织形式,在必修阶段仅要求介绍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和简单应用,不要求介绍官能团体系、反应类型及其规律、官能团的结构和相互转化等知识;学习情景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重视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概念原理知识、过程方法和STS内容事整合处理、融合统一;强调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概念原理知识方面,从新旧课程比较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概念原理知识主题覆盖全面,必修与选修分层构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重视化学核心观念的建构,转变学生原有认识及其认识方式,发挥概念原理的认识功能。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避免仅仅就事论事地处理概念知识;突出化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增进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理解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避免孤立地进行概念教学。B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构成的具体分析过程与方法内容的构成分析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把科学过程和方法作为学习的对象,将有利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充分发挥科学探究对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化学重要的课程内容,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实现了课程内容观念的重大转变,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B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构成的具体分析具有STS内涵内容的构成分析所谓具有STS涵义的课程内容,是指能够体现和反映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以及能够反映从历史的角度、个人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认识化学科学的课程内容。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STS教育既是设计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课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三个目标领域中,STS教育目标具体反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相对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的STS教育内容更加具有实施上的操作性。高中化学新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一是集中体现,如必修课程中设有一个专门的一级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中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供学生选择性学习。二是分散渗透式体现。各模块中都有表现。具有STS内涵内容的构成分析4.化学实验的变化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实验表现为:随堂演示实验、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缺少了学生分组实验这一传统的重要栏目。但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是有明确要求的。所以说,这些实验既可以是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分组实验。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以自行安排。原则是:要尽可能多地开出学生实验,特别是科学探究式实验。三.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转变重点设计项目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设计设计重点教学重点的落实教学难点的突破考点(知识点、能力要求)的训练整合与落实三维学习目标明确化学核心观念与认识方式的发展目标明确学生的已有认识及其转变的重点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教与学的方式设计教的方式、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分配、控制教学时间和资源以某种教学经验模式为范式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强调把学习时间、资源留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运用,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教师角色地位依据大纲、教材、学生基础(考试要求)设计教学方案讲演教学内容、维持课堂秩序主持学习训练,进行学习评价(体现教师的主持、主角甚至是主宰的地位)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范例设计教学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方向和可能性出发进行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工具、组织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现教师的设计、组织、指导、支持作用,体现教师参与学习与学生互动的角色意识)学生地位听取教师讲演、接受学习训练、接受学习评价、配合教师教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配角、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成果的体现者)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