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8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8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8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丰子凯与叶诺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三、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四、课前谈话导入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丰子凯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板书:白鹅),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加板书:公),你猜猜,这两只鹅会有什么不同。2、同学们能分辨,还能讲出自己的理由,真好。的确白公鹅还真不愧对它多出的这个公字,叶诺索夫还把它比作海军上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翻开书67面。一、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我的要求是不读错一个字,不读得结结巴巴的,能办到吗?2、交流,找到海军上将了吗?(板书:荣膺,析词)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当海军上将吗?3、一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太有意思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有趣的课文,怎么样?这回我要抽同学读。(抽生分段读)4、交流:现在你知道白公鹅凭什么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吗?(板书:傲)二、比较1、同学们讲得都不错,上一课我们认识的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一只白鹅——高傲的鹅老爷,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叶。诺索夫笔下的海军上将。我想考考大家,我这有它们俩的肖像,你能认清哪个是海军上将——白公鹅吗?参考资料,少熬夜!2、出鹅图,交流想法。结合引导学习白公鹅走路:A、走路的样子(请生表演,评演)读出慢条斯理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B、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C、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傲气)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同学们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我来揭晓正确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三、辩论“不过,你们先别笑。读了课文,有一点我却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叶。诺索夫先生可不喜欢这只白公鹅。”不信,我还有证据——1、证据一:捣乱出句“有时……乱羽”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我每次读到这都感觉叶。诺索夫讨厌它,你听——(师读)引导生读出喜爱。2、证据二:偷食出句“有多少次,……主宰。”不光偷吃鱼饵,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多讨厌,这回你们无话可说了吧?(导:它知道自己偷东西吗?)(那作者是喜欢它偷东西吗?板书:傲骨)3、证据三:“吃了”A出句“白鹅大概认为这个……大吃一惊了。”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该是讨厌了吧?(结合讲讲破折号)C听你们这么说,作者是在讲俏皮话啊。你听听看,当时作者是不是这么说的(师范读,引学生说出讲俏皮话的特点)“讲得有理,那你来试试。”D那你看看这幅图,白公鹅要去捣乱了,谁能用叶。诺索夫的调侃的语气对白公鹅说几句话吗?四、小结看来作者明着是写白公鹅的缺点,实际上是对这只有着傲气和傲骨的鹅充满了喜爱。还有谁喜欢这样的鹅?板书(耀武扬威)的大公鹅(威风凛凛)的大公鹅参考资料,少熬夜!(派总写句解释说明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每到这时”是指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任意强调“每到这时”“童年时代”“摇花乐”“阵阵的桂花雨”等不同的词,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现朗读的个性化。)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感悟。1.初识“桂花雨”。(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2)用文中的话,是怎么说的?出示(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关注“!”,指导学生读出对“桂花雨”的赞叹。)(3)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5)集体汇报:这是一场的桂花雨,请用上一个词概括说一说。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香)。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乐)。这是一场香香甜甜的桂花雨,这是一场难忘的桂花雨,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板:念)。2.品读“桂花雨”之“香”。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桂花香),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1)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变成肯定句。②“浸”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就是“浸”的感觉。)想象一下,“几十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借助老师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老师再小结: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村里、村外;不论白天干活,还是晚上休息,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总之,香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③让“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飘满整个校园,飘满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都浸在这浓浓的桂花香中吧。请用你自己的方式读出你独特的理解。(2)出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①联系上下文区分为什么用“拣”而不用“捡”。(“拣”是有选择、有目的挑选。而“捡”只是拾取。)分别用“拣、捡”说句话。(放在文中感受词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这都是理解同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②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沉浸”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又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全年”“整个”“沉浸”等词体会桂花香气的散发地久、散发地远、散发地广、散发地深入。)③此时的人们,全村的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提示引导: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全年??一户人家,两户人家,全村的各个角落??)④读出桂花的浓香。(3)出示: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花雨缤纷入梦甜。①读读父亲的诗,说说有哪些不懂的词,再说说诗的大体意思。②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③指导朗读,轻轻的、甜甜的。(4)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①想象一下,摇落桂花时那纷纷扬扬的情景。大声喊---;②看桂花纷纷落下的课件,再大声喊---;③看着身边的小伙伴,边摇边大声喊---。你喊出了什么?又喊出了什么?还喊出了什么?请一齐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来!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感悟。1.品读“桂花雨”之“乐”。过渡: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桂花雨”的香,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场奇特的桂花雨。这还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摇花乐),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请圈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1)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①指名读。说说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我”的乐?②引导学生抓住“可乐了”“帮着”“铺”“帮着抱”“使劲地摇”感受小作者的难以言表的快乐。③为什么说“我可乐了”?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第一自然段,知道“小时候,参考资料,少熬夜!我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味真是迷人。”使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也是读懂课文内容的一种好方法。)④辅以表情、动作再次朗读。(2)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①引导学生抓住“大事”“老是”“缠着”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什么样的事是大事?“我”会怎么样缠妈妈?②想象填空,出示:(时间),“我”就(动作),地说:“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③师生即兴表演。(3)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所以我可乐了。我们也快来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吧。(出示“摇桂花”的动画。)师生互动采访式对话:①咦,你怎么这么开心,你在干什么呀?②哟,瞧你乐得,你心里在想什么呢?③快看,一阵阵的桂花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桂花像什么呀?④呀,看,一些桂花落在你的头上了,有什么样的感觉?瞧,又落到了你的脖颈上,你有什么感受?哈哈,落到了他的身上了,你又有什么感受?⑤再次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引导读出心中的快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雾凇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重点:体会雾凇的美丽奇观,弄清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难点:弄清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22课——雾凇。说说看,雾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交流)过渡:雾凇到底有多美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指名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并解释:奇观——奇异的景象2.从哪里看出来雾凇是奇观?①雾凇很美(哪写词语可以看出来?洁白晶莹银光闪烁)②雾凇很壮观(从哪看出来?十里长堤缀满)(相机指导:雾凇是在哪里出现的呢?十里长堤。这词语说明雾凇——壮观。)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3.同学们想看看这美丽壮观的雾凇吗?出示雾凇图片,相机讲解。4.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指名交流)5.你喜欢它吗?能带着你喜爱的感情读一读吗?(指名交流,学生评价。你能像他读得一样好吗?或者你能读得比他好吗?)6.让我们再来品位一下这美丽的北国风光!(齐读第一自然段)7.这样的景象真是太美了,难怪人们要把它称为——奇观。三、精读第二自然段1.南方有雾凇吗?(没有)此时你最大的疑问是什么?(指名交流,学生提问)2.你能在文中哪里找出答案呢?(第2节)3.指名读第2节。谁来说说看,答案在哪里?(指名交流)4.雾凇成因:(板书:成因)①饱和的水汽——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从哪里看出来?a.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弥漫着阵阵雾气。b.每当夜幕降临……十里长堤。板书:水汽②遇冷凝结:吉林温度如何?能零下30摄氏度。板书:遇冷凝结5.你最喜欢第二自然段中的哪写句子?能给我们读一读吗?a.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模糊了。b.这蒸腾的武器,慢慢地、轻轻地、……镀上了白银。生读。评价。指导体会“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等词语”。6.就这样,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引读)——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7.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节,用心记住雾凇形成参考资料,少熬夜!的过程。四、精读第三自然段1.夜晚来临,十里长堤上本来还是一片黑森森的林木,只不过一夜,就变成了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实在让人称奇。(出示多媒体)请同学们仔细观赏,选一个镜头,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指名交流,评价)2.看着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你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交流)你来读一读它。从你读的过程当中,老师感受到了你的感叹!3.谁能用赞叹之情读好第三节?(生读)4.让我们一起漫步在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第三小节。五、拓展1.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游,要向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的游客介绍吴淞,你打算讲哪写内容?(景象、成因)2.先向你的同桌介绍。再到前面来交流。(两三名)六、作业1.背诵这篇课文。2.向同学或亲朋好友介绍一处你游览过的自然风光,讲清楚它的特色。板书设计:美丽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奇观壮观十里长堤缀满22.雾凇成因水汽——遇冷——凝结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2、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