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鼎湖山听泉》精编教案【热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7小学语文《鼎湖山听泉》精编教案【热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语文《鼎湖山听泉》精编教案【热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鼎湖山听泉》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认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体会其表达作用;(2)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学习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组合材料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诵读。本文是本单元的第1篇课文,对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味作者的感情。(2)欣赏。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或句子,阐释欣赏的理由。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感情;体会本文对人生哲好文供参考!2/17理的领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2、难点作者听泉而生的感悟,即文中深蕴的哲理。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祖国风光片剪辑。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万千景象,美不胜收。今天,就让我们去一下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的鼎湖山,听一听泉水的声音,领会那清澈透明的境界吧!(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泠泠(línɡlínɡ)淙淙(cónɡcónɡ)拾(shè)级而上怅惘(wǎnɡ)菩(pú)提汩汩(ɡǔɡǔ)迥(jiǒnɡ)然相异楹好文供参考!3/17(yínɡ)联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怅惘: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山鸣谷应:高山上发声,深谷中有回声相应。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籁:从孔窍中发出的声音。2、走进鼎湖山。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地林木葱笼,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3、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划出表示作者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语。提示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理清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2)按作者的行踪,给课文划分段落。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登岸,初闻泉声如见泉影。第二部分(4-7段),从补山亭仰望,在庆云寺漫步。第四部分(8-10段),寄宿僧寺,从泉声中得到人生感好文供参考!4/17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浏览、思考。学生活动鼎湖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可写的景物相当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而且用听觉来感受、领略、品鉴,这是为什么?点拨作者着重抓住“泉”来写,是因为他认为“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作者到鼎湖山时已是黄昏,山间云雾飘忽“看不真切”。正因为如此,所以“耳则愈灵”,从想看泉发展到听泉,而听泉的过程,也正是作者心灵净化的过程。2、诵读、讨论。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讨论: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嬗变的历程?点拨一开始,作者的心态有些怅然,因为七星岩之游“走得匆匆,看得蒙蒙”;登桥以后泉声扑面而来,闻声如见泉影。“顿生雀跃之心”,心情一变;转下去,见泉联想起爱女,因爱女而爱泉;入夜听泉,顿生感悟。3、品味、探究。学生活动第二部分写亭前仰观和殿前漫步,直接写好文供参考!5/17泉的地方并不多,是不是偏离了中心?请说说你的看法。点拨这一部分写满山绿意,写树,写钟声,写庆云寺的古今变迁,似乎偏离了中心。其实,这样写一是以“绿”来衬托泉水,写出泉水“孕育生机,滋润万物”的作用;二是蓄势,为下文写听泉而生的人生感悟作准备;三是给作品赋予时代意义。作者的感情与宗教不同,作者的“听泉”也就与历史上善男信女的“听泉”有了鲜明的历史界限,具有独特的时代内容。4、借鉴、运用。学生活动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各造三个描写景物的句子。点评本文语言生动鲜活,运用了较多的精妙的拟人句、比喻句。学生完成这项练习,有助于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四)课内小结1、本课时重在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的主题,把握文章的脉络。通过学生反复浏览、诵读,理解作者如何抓住、为什么抓住“听”这个主心骨来组合材料。对文章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的写法,也有了清楚的认识。2、本文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心神犹如融于泉水之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你跟自然接融,也有过沉醉其间,物我两忘的体验吗?请写1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好文供参考!6/17记下你的经历和感受。(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肇庆()佯作()泠泠淙淙()()生意盎然()迥然相异()菩提()汩汩()楹联()2、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A、不决于耳新陈代谢轻重缓急历史变迁B、万籁俱寂繁花似锦气氛肃穆安详厚重C、小心翼翼枝缠藤绕无可住目清彻透明D、曲径通幽山明谷应岁月流世格外清晰能力提升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拨者,是;那厚重如倍同轰响者,应为;,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4、“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这句话中,“听到”的宾语是()A、岁月的流逝B、岁月的流逝……的声部好文供参考!7/17C、新陈代谢……主旋律D、岁月……主旋律开放探究5、作者把泉声比作孩子的笑语,把钟声比作老人的召唤。请你说说泉声与孩子的笑语,钟声与老人的召唤有什么相似之处,这种表现方法有什么作用。第一课时夯实基础1、略2、B能力提升3、草丛中淌过的小溪石缝间漏下的滴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开放探究5.前文中作者已把泉水比作自己的爱女,泉水清脆欢快的声音自然就像孩子的笑语了。钟声和老人的召唤,都悠扬、安详而厚生。作者已对山泉萌生爱意,其眼见和耳听都已颇为人性化,意趣自生。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学生活动选取课文的一段或几句,吟哦讽诵。要沉醉其中,“旁若无人”。(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自由诵读,质疑探究。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读书,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答。提示学生自读质疑,问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从语言分析、文意理解的角度设问答疑。好文供参考!8/17对有关地理名词、历史事故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不展开讨论。2、重点难点解析:学生活动思考:(1)作者为什么要写游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这与写鼎湖山听泉有什么关系?点拨这是散文中常见的欲扬先抑的笔法。游七星岩心中未免有些怅然,想来鼎湖山也未必会有太多的收获。这和下文心情一变乃至萌生爱意而“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形成鲜明对照,文章曲折有致。(2)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为什么选择这几种乐器来作喻体?点拨作者在第8段用乐声来比拟泉声,用提琴、弹拨乐器、铜管、低音提琴作为喻体,就把一个交响乐队的框架勾画出来了,为后面进一步比喻设置了基础。(3)可能有的同学认为,本文也可看作是以时间顺序为主,如何评价学生的看法?点拨应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均应肯定。一般说来,记叙性作品总要对时间、空间作出恰当的交代。如场景没有转换,就要用时间推移来表现事件的发展。本文是游记散文,人物在行动,场景在转换,还应理解为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章中人物从哪里到哪里说得很明白,而时间则写得相对好文供参考!9/17较含糊。3、各抒已见。学生活动再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语句,说说你欣赏的理由。提示本文佳词妙句比比皆是,语言典雅,富有节律感。学生大多会欣赏用词生动准确的句子、细致描绘的句子;比喻句、拟人句;阐发人生哲理的语句等。要引导学生体会用词何以准确;喻体和本体有什么相似点,比喻为什么巧妙;拟人句中,作者带有怎样的感情写山、写水,写一草一木。作者抒发人生感悟的句子集中在第8段。泉声汇聚成瑰奇壮丽的乐曲,并且,把这种乐曲的旋律变化和人生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看不见的指挥棒”指作者的心,由于他的解读,诸声汇聚才显示出意义。作者将自己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从泉声汇成的交响乐的阐述之中揭示出来了。4、比较阅读学生活动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在那时,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离宫几个湖中都盖上了冰被,惟有这里依旧是泉水汩汩,半个澄湖清如故,水不凝,冰不封,尤其是清晨,热河泉雾蒙蒙,烟袅袅,蒸腾飞升。旭日喷薄云际,雾气中隐隐约约出现一条斑斓的影带,就像雨后七色长虹落在热河泉上……太阳升好文供参考!10/17起后,热河泉雾消云散,整个港湾碧波荡漾,水清见底。朵朵白云像飘荡在湖水里,一群群红鲤,倒像红羽小鸟,在白云中自由飞翔。(刘洪涛《热河泉》)(1)请你说说,热河泉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特点的?(2)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热河泉,为什么?提示(1)热河泉是温泉。用周围冰天雪地和温泉一带热气形成的雾烟蒸腾相比,显示出热河泉的特色。(2)略《鼎湖山听泉》教案【第二篇】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祖国山河秀丽,我们曾登过永济的鹳雀楼,领悟过“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我们曾游览过河上的赵州桥,惊叹过他的坚固和美观,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游览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聆听了那清亮圆润的泉声。听,耳边传来淙淙流淌的声音,(点击封页),摇铃击磬似的、清亮圆润。仿佛我们已来到了鼎湖山。(点击图片)师:面对鼎湖山,你最想说什么?生甲:鼎湖山真美!好文供参考!11/17生乙:鼎湖山的泉声真好听!……[评:在学生对鼎湖山进行了初步感知后,先由学生说说印象如何,充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了第一印象“泉声很美”。]师:是呀,多么奇特的鼎湖山,你能在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美丽奇特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评:紧扣文中的句子,加强对泉声的理解。]二、学习课文第二节:过渡: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那美妙的泉声。(一)相机出示:过了……前进。师:哪位同学能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一下?(生读)师: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朗读的基础上,再加上生动的录像。能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表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师:“交错流泻”是什么意思?生:不能回答。师: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泉水“交错流泻”的画面。[评: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好文供参考!12/17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师:看了这交错流泻的泉水,你想说什么?生有感情地说:真令人陶醉!太美了!真是生机勃勃!……师:那你现在准备怎么读,自己试试。谁来读?生朗读过渡: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陶醉了,忍不住加快脚步,去感受鼎湖山泉的美丽。(二)继续说,出示“泉声隐到了……音响。”师:你觉得这段文字里哪个词写出了泉声的特点?你怎样理解他?你能读一读吗?生:找出这个词,试着理解,并试读。《鼎湖山听泉》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培养文学感悟能力2、理清文章线索3、分析掌握文章中丰富的修辞运用手法教学过程一、激趣激发,导入课文(3分钟)学生说出三到五个风景名胜之处,并能用俗语谚语好文供参考!13/17或民间传说简略介绍:如“自古华山一条路”;“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湖与白娘子……广东鼎湖山,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黄帝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二、预习检查(2分钟)1、生字词注音古刹磅礴雄浑万籁俱寂一泓楹联怅惘2、解释词义拾级:逐步登阶盎然:充满活力的样子迥然:形容差得很远浑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万籁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3、文章体裁:游记三、课文朗读(15分钟)1、默读全文,要求:想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听得最为真切?移步换景,按地点的转移和时间的先后来安排写作顺序好文供参考!14/17山脚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山顶庆云寺2、学生任选一段,教师范读3、学生选段朗读:一二三四八,任选一段,有感情地自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