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仁下午好!培训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相关知识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一个人的健康身份证,是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所发生卫生事件的详细记录,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必备条件,也是评价居民个体健康水平并针对个体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依据。(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二)服务内容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2.建立方式: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三)建立档案要求1.“一人一档”,即每一个居民从生到死只能有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不得以不同人群、不同病种等类别为同一个居民分别建立不同的档案。2.纸质档案和电子健康档案保持一致,逐步实现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3.有档案管理制度,并制定上墙。基础和核心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书脊标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死亡先难后易档案管理的六个要点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填写(1)版本:必须是2011版(2012年1月1日后新建档案以及新发生的重点人群随访记录表卡,严禁再使用2009版格式),(上级考核时,凡是出现2009年版的档案将一票否决)。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进行编码,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民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的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第二代)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第1—6位数字统一为“530623”,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代码;第7—9位数字表示乡镇级行政区划代码;第10—12位数字表示村(居)民委员会代码,具体划分为:001—099表示居委会,101—199表示村委会,901—999表示其他组织,第四段为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确定编码规则。(我县大部分档案在村(居)委会上的编码是错误的,具体修改文件盐卫发【2015】3号)。新生儿建档时如尚未在公安机关登记落户,身份证号项目可暂时空缺,一旦明确要及时补充完善。档案表上要求的辅助检查项目必须附有辅助检查报告单(规定的服务规范必须提供,超出服务规范的内容、频次、时间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不必回收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但需填写相应的保健手册和工作台账)。辅助单的粘贴方式:用一张A4纸一面从下往上(按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像粘贴化验单模式粘贴。记录表上不能有空、漏项,不能出现逻辑错误。如档案不规范不仅要扣分,同时又要扣经费,2元/份。(4)居民首次建档信息与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用红笔书写修改内容,注明修改时间并由修改人签名认可。(5)保健手册和档案上的内容必须一致。(6)要有登记台账,居民健康档案要以行政村—自然村—家庭—个人或档案流水号顺序摆放,档案摆放位置应当与居民档案管理登记台账相对应,以方便翻阅查询。(可在档案盒书脊处贴(画)标志,以标识该居民所属重点人群类别以及死亡和失访情况)。5.居民健康档案的保管健康档案应长期保存,设置居民健康档案室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日常管理,档案室须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访鼠、防虫等,确保健康档案安全。二、孕产妇健康管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外出、流入)(二)各项指标(三)服务内容孕早期健康管理(妊娠12+6周)1.孕期搜索:采取不同方式(主动走访、巡诊等)、多种途径(与街道、计生、妇女委员会、村民组长等互动、信息共享),尽量掌握辖区内育龄妇女有意向生育者的情况以及人员流动情况,了解有意向生育者动向,及时发现孕期,登记并动员在妊娠12+6周前到乡镇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做孕检、建册,落实管理。2.及时收集孕产妇孕检资料并按建档要求做好相应的信息登记及资料的归档。3.做好孕期保健指导,同时宣传与孕产期保健有关的政策和支持项目,让政府的关怀家喻户晓。孕中期健康管理1.在孕16—20周、21—24周进行随访并动员、督促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到医疗机构孕检。妊娠16—24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妊娠16—20周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筛查;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2.及时收集孕产妇孕检资料并按建档要求做好相应的信息登记及资料的归档。3.根据医疗机构孕检结果配合妇幼专干、保健院及医疗机构人员做好宣传告知及孕期的管理。4.做好孕期保健指导,同时宣传与孕产期保健有关的政策和支持项目,让政府的关怀家喻户晓。5、评估为高危孕妇者增加孕检次数,动员并督促孕产妇到急救中心进行会诊,并配合医疗机构及上级管理部门追踪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1.在孕产妇孕28—36周、37—40周进行随访并督促到医疗机构进行孕检。2.评估为高危孕妇者增加孕检次数,动员并督促孕产妇到急救中心进行会诊,并配合医疗机构及上级管理部门追踪管理。3.对于极度高危者,掌握其每天动态情况,督促孕妇到急救中心或以上的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危重者亲自护送)。4.做好住院分娩惠民政策及住院分娩重要性的宣传,动员并督促孕产妇到医疗机构住院分娩。5.及时收集孕产妇孕检资料并按建档要求做好相应的信息登记及资料的归档。产后访视1.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信息后,应于3—7天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2.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3.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困难、产后便秘、褥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4.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5.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产后42天健康检查1.正常产妇动员到乡镇卫生院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机构检查。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3.对产妇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注意:首卡上必须注明地址及电话号码,第一次只能发首卡及一卡,不能所有卡一起发。三、儿童健康管理定义0~6岁儿童健康管理是指为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发生,通过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儿童出生缺陷,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命质量。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服务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时间: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地点:新生儿家中内容:1.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2.了解出生、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3.观察家居环境,了解喂养、睡眠、大小便4.体格检查5.健康指导: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建议用产后访视包:1、必备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75%酒精、消毒棉签及棉球、一次性消毒手套、婴儿秤、布兜、一下性垫臀纸、手电筒等。2、附带物品:两把镊子、拆线剪、活力碘、宣教资料等。新生儿家庭访视的重要性新生儿适应性差、不成熟、抵抗力弱,需要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给予处理和转诊。需要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高危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应在得到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24小时内首次访视,并且根据高危的具体情况增加访视次数,酌情转诊。国家儿保规范中高危儿童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访视内容:一问、二看、三查、四评估、五指导一问出生情况:孕周、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等。一般情况:睡眠、大小便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预防接种情况。喂养情况:喂养方式、次数和存在问题。二看看新生儿面色、吸吮、哭声,精神状态。看产妇母乳喂养过程看家庭环境、护理过程三查接触新生儿前清洁双手,检查时注意保暖测量:体重、身长、头围、体温。头颈部:头、颈部有无包块,前囟大小、张力;眼有无溢泪、眼窝凹陷、结膜充血、分泌物;耳有无畸形、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鼻有无畸形、通气情况及鼻翼扇动;口腔有无唇腭裂。皮肤黏膜全身皮肤(重点颈部、腋下、腹股沟部和臀部):有无皮疹、潮红糜烂、脓疱、硬肿、弹性、有无黄染(注意手足心和巩膜)口唇、指趾甲床:有无紫绀或苍白脐部:有无红肿、渗出,脐带脱落情况。胸腹部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和心率;观察胸部有无凹陷;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有无对称、异常;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肠鸣音情况。脊柱四肢脊柱、四肢、肛门、外生殖器有无畸形,四肢、臀部及下肢皮纹是否对称。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度和对称性、肌张力、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四评估通过体重增长情况,评估新生儿喂养。通过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新生儿是否需要增加访视次数或转诊。符合下列指征之一者,应立即转诊体温≥38℃或≤35.5℃皮肤:皮肤苍白、发绀、发花和厥冷、出血点和瘀斑;明显黄染(躯干和四肢黄染,尤其手足心黄染);皮肤硬肿;脱水征象(眼眶或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舌和口唇黏膜干燥、尿少);皮肤脓疱脐部周围皮肤发红和肿胀,有脓液渗出。呼吸:呼吸频率20次/分或60次/分;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胸凹陷);喘息样呼吸;呼吸暂停。循环:休克征象:发绀或苍白、肢端凉,心率快,肢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秒);心率100次/分或160次/分;明显的心律不齐;严重发绀。消化喂养困难或拒奶;频繁呕吐或呕吐物带有胆汁、咖啡样甚至血性物质;腹泻次数多或量大,大便带血或黏液;腹胀有张力,腹壁皮肤变色,肠型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皮肤黄染呈黄绿色伴大便白陶土样。神经反应差或意识丧失;惊厥(反复眨眼、凝视,四肢痉挛性抽动或强直,类似骑车或游泳样动作,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口或舌的反复运动等);四肢无自主运动,肌张力消失。五指导居住环境: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应在22~26℃为宜。母乳喂养:观察母乳喂养,评估母乳喂养的体位、新生儿含接姿式和吸吮情况等,鼓励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对不宜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了解喂养情况,指导合理喂养。护理:衣着宽松,质地柔软;保持皮肤清洁。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一次,保持脐部干燥清洁。特殊生理现象:对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螳螂嘴”、乳房肿胀、假月经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疾病预防注意并保持家庭卫生,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视,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伤害预防:注意喂养、保暖的护理,预防意外、窒息、烫伤的发生。(二)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1.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或生长监测服务,并评估和指导。2.为儿童提供健康检查,1岁以内婴儿每年4次(满月、3、6、8)1-2岁儿童每年2次、3—6岁儿童每年1次。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口腔卫生行为等科学育儿指导。3.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做好相应时段内的血常规检测、听力筛查等。4.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5.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咨询指导。6.预防儿童窒息、意外伤害、烫伤等发生的指导。7.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注意事项:儿童的11次血红蛋白结果,统一用一张A4的白纸记录,时间、结果均要与随访表吻合。体检时间:在满服务时间后一周内就做,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或太短。注重产后访视时间及地点的到位。一定要在一周内,到家。消毒、灭菌、隔离规范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