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基础知识培训主讲: 李燕红2009‐4‐13目录第一章条形码概述第二章一维条形码的码制第三章二维条形码第四章一维与二维条形码的区别附:条形码颜色搭配参考表第一章条形码概述第一节条形码的发展历史第二节一维条形码简述第三节一维条形码系统的运作第四节一维条形码符号的结构第五节条形码基本术语第一节条形码的发展历史条形码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这种代码的图案如右图: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如上图右下、左图所示。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第一节条形码的发展历史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1977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1982年使用。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插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即二维条码的雏形)。接着特德·威廉斯(Ted 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扫描的码制。到1990年底为止,共有40 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第一节条形码的发展历史198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该中心的任务是研究、推广条形码技术;同意组织、开发、协调、管理我国的条码工作。下图为常用的条形码识读设备:第一节条形码的发展历史附:条码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1949年美国的N.J.Woodland申请了环形条码专利。1960年提出铁路货车上用的条码识别标记方案。1963年在1963年10月号《控制工程》杂志上发表了描述各种条码技术的文章。1967年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超市首先使用条码扫描器。1969年比利时邮政业采用用荧光条码表示信函投递点的邮政编码。1970年美国成立UCC;美国邮政局采用长短形条码表示信函的邮政编码。1971年欧洲的一些图书馆采用Plessey码。1972年美国提出库德巴码、交叉25码和UPC码。1974年美国提出39码。1977年欧洲采用EAN码。1980年美国军事部门采纳39码作为其物品编码。1981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立;实现自动识别的条码译码技术;128码被推荐使用。1982年手持式激光条码扫描器实用化;美国军用标准military标准1189被采纳;93码开始使用。1983年美国制定了ANSI标准MH10.8M,包括交叉25码、39码和Codebar码。1984年美国制定医疗保健业用的条码标准。1987年美国的David Allairs博士提出49码。1988年可见激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美国的Ted Willians提出适合激光系统识读的新颖码制16K码。1986年我国邮政确定采用条码信函分捡体制。1988年底我国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1991.4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第二节一维条形码简述条形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在进行辨识的时候,是用条形码阅读机扫描,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後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後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电脑。条形码辨识技术已相当成熟,其读取的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大於98%,是一种可靠性高、输入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应用面广的资料自动收集技术。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形码,每种一维条形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规定每个字母(可能是文字或数字或文数字)是由几个线条(Bar)及几个空白(Space)组成,以及字母的排列。一般较流行的一维条形码有39码、EAN码、UPC 码、128码,以及专门用於书刊管理的ISBN、ISSN等。第二节一维条形码简述第三节一维条形码系统的运作条形码系统处理流程图第四节一维条形码符号的结构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条形码的码制码制即指条形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第五节条形码基本术语条bar条形码中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space条形码中反射率较高的部分。空白区clear area条形码左右两端外侧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限定区域。保护框bearer bar围绕条形码且与条反射率相同的边或框。条高bar height构成条形码字符的条的二维尺寸的纵向尺寸。条宽bar width构成条形码字符的条的二维尺寸的横向尺寸。条宽比bar width ratio条形码中最宽条与最窄条的宽度比。空宽比space width ratio条形码中最宽空与最窄空的宽度比。条形码长度bar code length从条形码起始符前缘到终止后缘的长度。长高比length to height ratio条形码长度与条高的比。条形码密度bar code density单位长度的条形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第二章一维条形码的码制第一节UPC 码第二节EAN 8 码EAN 13 码第三节ISBN 码ISSN 码第四节Code 39 码三九码第五节Code 128 码第一节UPC码UPC码仅可用来表示数字,故其字码集为数字0~9。UPC码共有A、B、C、D、E等五种版本版本应用对象格式UPC‐A 通用商品SXXXXX XXXXXCUPC‐B 医药卫生SXXXXX XXXXXCUPC‐C 产业部门XSXXXXX XXXXXCXUPC‐D 仓库批发SXXXXX XXXXXCXXUPC‐E 商品短码XXXXXX注:S-系统码X-资料码C-检查码第二节EAN8码/EAN13码EAN码的全名为欧洲商品条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源於西元1977年,由欧洲十二个工业国家所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条码。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条码系统。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加盟EAN。EAN码具有以下特性:只能储存数字。可双向扫瞄处理,即条码可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扫描。须有一检查码,以防读取资料的错误情形发生,位於EAN码中的最右边处。依结构的不同,可区分为:EAN‐13码:由13个数字组成,为EAN的标准编码型式。EAN‐8码:由8个数字组成,属EAN的简易编码型式。标准码共13位数,系由「国家代码」3位数,「厂商代码」4位数,「产品代码」5位数,以及「检查码」1位数组成。其排列如下:第二节EAN8码/EAN13码EAN‐8码的结构EAN缩短码共有8位数,当包装面积小於120平方公分以下无法使用标准码时,可以申请使用缩短码。其结构与编码方式如图所示。包括:国家号码与标准码同。厂商单项产品号码,系每一项需使用缩短码的产品均需逐一申请个别号码。检查码的计算方式与标准码相同。第三节ISBN码/ISSN码ISBN码国际标准书号(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 ),是为因应图书出版、管理的需要,并便於国际间出版品的交流与统计所发展的一套国际统一的编号制度,由一组冠有“ISBN”代号(978)的十位数码所组成,用以识别出版品所属国别地区或语言、出版机构、书名、版本及装订方式。是图书的代表号码第三节ISBN码/ISSN码ISSN码国际标准期刊号(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简称ISSN ),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1975年制订之ISO‐3297 的规定,由设於法国巴黎的国际期刊资料系统中心( International Serial Data System ‐ISDS International Centre)所赋予申请登记的每一种刊物一个具有识别作用且通行国际间的统一编号。第四节Code39码/三九码39码是西元1974年发展出来的条码系统,是一种可供使用者双向扫瞄的分散式条码,应用较广泛,目前较主要利用於工业产品、商业资料及医院用的保健资料,它的最大优点是码数没有强制的限定,可用大写英文字母码,且检查码可忽略不计。标准的39码是由起始安全空间、起始码、资料码、可忽略不计的检查码、终止安全空间及终止码所构成39码具有以下特性:条码的长度没有限制,可随着需求作弹性调整。起始码和终止码必须固定为“* ”字元。允许条码扫瞄器进行双向的扫瞄处理。可表示的资料包含有:0~9的数字,A~Z的英文字母,以及“+”、“-”、“*”、“/”、“%”、“$”、“.”等特殊符号,再加上空白字元“”,共计44组编码. 第五节Code128码128码开始於1981年推出,是一种长度可变、连续性的字母数字条码。128码具有下列特性:具有A、B、C叁种不同的编码类型,可提供标准ASCII中128个字元的编码使用允许双向的扫瞄处理。可自行决定是否要加上检查码。条码长度可自由调整,但包括起码和终止码在内,不可超过232个字元。EAN128码目前我国所推行的128码是EAN‐128码,EAN‐128码是根据EAN/UCC‐128码定义标准将资料转变成条码符号,并采用128码逻辑,具有完整性、紧密性、连结性及高可靠度的特性。第三章二维条形码第一节二维条形码的概述第二节二维条形码的分类第三节二维条形码的码制第一节二维条形码的概述二维条形码具有高密度、大容量、抗磨损等特点,所以更拓宽了条形码的应用领域。二维条形码的新技术在1980年代晚期逐渐被重视,在「资料储存量大」、「资讯随着产品走」、「可以传真影印」、「错误纠正能力高」等特性下,二维条形码在1990年代初期已逐渐被使用。二维条形码与一维条码的比较第二节二维条形码的分类与一维条形码一样,二维条形码也有许多不同的编码方法,或称码制。就这些码制的编码原理而言,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线性堆叠式二维码是在一维条形码编码原理的基础上,将多个一维码在纵向堆叠而产生的。典型的码制如:Code 16K、Code 49、PDF417等。2. 矩阵式二维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典型的码制如:Aztec、Maxi Code、QR Code、Data Matrix等。3. 邮政码通过不同长度的条进行编码,主要用于邮件编码,如:Postnet、BPO 4‐State。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形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 Maxi Code, Aztec, QR Code, Vericode, PDF417, 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 等第三节二维条形码的码制1.PDF417码PDF417的结构每一个PDF417码是由3~90横列堆叠而成,而为了扫瞄方便,其四周皆有静空区,静空区分为水平静空区与垂直静空区,至少应为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