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研究中心gljxy@163.com月蒋晓云一、如何理解“校本教研”?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所谓“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制度。二、校本教研的价值和现实意义1.新课程需要校本教研2.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3.校本教研是学校有特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人们对“校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3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校本教研的理念学校即研究中心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的主体师生成长即研究的目的三、校本教研的理念三、校本教研的理念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learninghowtoteach),是他们获得发展的规律性进程。我们的思考:①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还须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②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还须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四、“校本教研”的任务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帮助学校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协助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将学校办成一个“保证基础、发展个性、不断创新、科研兴校”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研究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开发。研究开发教育资源、组织指导课题实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修活动。“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是要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它与以往教研最大的不同是教研的出发点不同。“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研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成长。五、校本教研: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三个转移校本教研: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较传统教研工作而言,教研工作重心实现三个转移,教研工作职能得以转变:1、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教研的内容不仅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关注教什么、怎样教,而更多的涉及到教研的对象、课程评价、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关系,关注学什么、如何学,研究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学生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2、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教研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教研。传统的教研基本是自上而下的。教研方式主要是“教练式”,是领导或权威向教师的单向传递。正如一位优质课评比获奖教师所说:“这节课是我上的,但每一句话都不是我说的”。教师不过是研究或实验的辅助配合者。校本教研倡导新的教研方式:学校领导和教研负责人由检查为主变为合作研究为主,不再以专家、领导、检查者的身份出现,不是包办与代替,更不是限制与束缚,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所思、所想、所疑、所惑,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3、由以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一是重视个人反思,反思是教研活动的基点。通过写教后记、记即时案例,让反思成为教师工作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二是重视同伴互助,通过组织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互动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让教师在尊重中交流,在虚心中吸纳,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共同发展。三是重视专业引领。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对话、评点、指导。六、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一)教师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面对新课程,时代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要认真总结我们现有的教学工作,哪些做法值得肯定?哪些做法需要改进才符合课改精神?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谈不上与时俱进。这个认真反思与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学研究过程。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们通过反思,使经验得到提炼、升华;通过反思,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和关心学生;通过反思,提高课改实践的自主性和目的性;通过反思。使日常性教学发展为研究性教学。(二)同伴合作交流是校本教研的灵魂我们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以往管理者更多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的专业切磋互助与合作,以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共同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就有两种思想。”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就校本研究发挥作用的机制而言,必须是教师集体的研究,惟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有:交谈。浅层次的交谈主要是交换信息和经验共享;深层次的交谈主要指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信息和经验只有在流动中才能被激活,才能实现增值,而教师也只有不断地从伙伴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才会少走弯路。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教学研究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能力和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提高。帮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要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要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三)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校本教研,要有专家的参与指导,才能使课改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教师只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从教师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专业引领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专家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听课、评课、上示范课、等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个别交流、指导教师的教研论文写作、组织校内骨干教师作小专题研究,开展与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对话等系列活动。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就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导是为了不导”,专业研究人员是立足于如何实现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来进行宏观与微观指导的。通过梳理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引起问题争辨和研讨,是搞活校本教研的一个关键点。充分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定期指导,建立长效机制,是一个学校长远发展之计。七、理论与实践(一)学校应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观摩学习活动。积极参加优质课和教研论文评比,分批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观摩学习,听典型课,学优质课,帮助教师开阔视野,通过听课、评课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对于教研组长:每学期完成“四个一”工程,即上一节教研公开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在师帮徒活动中为徒弟指导一节课;每月一篇教学随笔。对于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作一次教后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做一次家访,每学期写一篇教研论文。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纳入学校考评,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条件之一,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课题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二)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不会搞教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新课程倡导的研究型的专家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将校本教研、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提高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科学性、整体性、重点突出性、可行性、创新性”的原则,提出科研课题,组织课题论证会,积极申报省、市(县)级课程实验研究课题,课题确定后,对整个组织实施过程追踪调研,检查落实。建立课题研究及评比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可成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管理)方式或**研究”课题小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课题小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课题小组“**教学案例及分析”课题小组“学生**思维品质与教学研究”课题小组“**素质教育及培养研究”课题小组“**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课题小组“**教学评价或学习评价”课题小组体现创新性、开放性、合作性、研究性、实验性(三)抓好公开课教学抓好公开课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有利于在教学领域中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争取每一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公开课的机会。并且,在组织公开课教学的时候,注意体现一定的梯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既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又要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堂质量,促使他们在教学上逐步走向成熟。每次公开课后都组织好评课活动,最好请专家点评,从而达到互相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公开课教学的教案必须由本组教师讨论后才能上课;并且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展示优秀教案。还要改进教学公开课单一模式,向教研课、优质课评选、观摩课综合模式推进。(四)搞好集体研讨备课集体备课是交流教学内容,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应十分注重搞好集体研讨备课,一般要求做到教龄在5年以下的年轻教师备课,最好应由“结对子”的教师审核签字后再上课;在课改实践过程中,应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控、教后反思”的备课流程。各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加强集体研讨,围绕主备人的设计,根据学情调整教学预案;加强课后反思。在开展集体研讨备课的时候,注意做到“三结合”(点面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操作结合、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结合);总之,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集中研究教学问题,这应该成为校本教研的新亮点。八、校本教研: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习平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又单调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教师如何进行日常的教育科研?1、从案例入手——推动以即时案例为载体的个体反思研究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案例的搜索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