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三伏天从哪天开始2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2022年度三伏天从哪天开始2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2年度三伏天从哪天开始2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伏天从哪天开始1020年6月21日是夏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是七月十六日,就是三伏天的第一天。从七月十六开始进入头伏,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入伏的第一天,在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其他地方的习俗我不太了解,我们胶东地区农村入伏的第一天中午,就是家家包饺子吃。多少年来,胶东地区一直流行着入伏饺子立秋面,谁家不吃就是王八蛋这个说法。为了不当王八蛋,谁家也要吃这顿饭。小时候每到入伏和立秋这两天,我都特别感激这句话,我总在想,如果没有这句话,我妈一定不会包饺子给我们吃。习俗延续到今天,我个人理解是那个时候农村都很贫穷,为了能吃上顿饺子,乐观的人们才想了这么个说辞,为的就是在贫穷的日子里面改善一下生活,让生活有一点点的色彩。过去的农村比较贫穷落后,进入三伏天以后,很多吃的东西容易发霉变质,但那个时候没有冰箱,聪明的农村人有自己特殊的冷藏办法。我记得那时候,我们附近几十家人家都吃一眼井里的水,夏天的井水特别冰凉,菜园里长的黄瓜吃不了的时候,就从井里挑回冰凉的井水,回家以后把黄瓜放在冰凉的水里面。如果有掰开的黄瓜,整个屋子都会飘着那浓浓的黄瓜味儿。现在家家都有冰箱了,却再也闻不到那记忆中的黄瓜味儿了。每年的三伏天如何和计算得来2初伏、中伏、末伏称为三伏,在三伏中的日子就是三伏天,每年都有30天或40天。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天算初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天算是末伏的第一天。因此,中伏可能会是二十天。比如从中伏第一天算起经过十天都还未跨过立秋日,则这一年的中伏就为二十天。如果立秋当日是庚日,则立秋这天进入末伏,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今年(2014年)就属于这种情况。入伏的计算非常繁琐,若无万年历,几乎是没有人能刻意掌握的,除非你很用心的每日记录。要想掌握入伏的日期,先要熟悉我国独有的“干支纪法”。我国古代习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起来记参考资料,少熬夜!录年、月、日和时辰。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用做记录次序的汉字符号。天干一共有10个,即我们所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12个,即人们用来记录12属相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按顺序一一搭配起来循环使用,共可不重复地搭配60对,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最后一对是癸亥。然后再从头来,循环使用。这60对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子”;人们也常用“花甲之年”来形容60岁人的年龄。干支记日就是把农历每一天都用干支标注,例如今年(2014年)6月18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是“庚申”日、21日是“癸亥”日等等。历法上规定,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出现那天就是初伏开始的日子。所谓庚日,就是用干支纪日时,每逢有庚字出现的日子,例如庚子日、庚寅日等等。由于天干共10个,每隔10天就有会有一个庚日。2014年6月21日夏至的前三天是庚日(庚申),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庚午)在6月28日;第二个庚日(庚辰)在7月8日;第三个庚日(庚寅)在7月18日。确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诀,即从夏至这天算起,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日期。今年就是7月18日这天开始入伏。如果夏至当天就是个庚日,那么这年入伏的时间就早,例如2000年和2002年就是这种情况,在7月11日就入伏了。如果赶上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离夏至最远,那么这年入伏的时间就晚,例如2006年和2004年就是这种情况。顺便说说每年中伏的天数为何不固定。初伏(头伏)的天数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这10天;中伏的天数是指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的这段时间(10天或20天)。末伏的天数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的10天。由于天干共10个,每隔10天就有一个庚日,所以初伏和末伏的时间固定为10天。但中伏的时间就不固定了,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因为庚日每10天出现一次,而一年为365天或366天,不是10的整倍数,所以庚日每年出现的日期是不相同的。从夏至到立秋这47天内,可能有4个庚日,也可能有5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个庚日,则中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经第五个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便为20天了。相对的“三九”就没有这么复杂了。入九的时间是非常固定的,规定为冬至这一天为初九的首日,非常容参考资料,少熬夜!易记忆。三伏与养生2014年7月18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来人们将迎来酷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为30天。伏天期间,天气酷热,公众要注意预防中暑。“三伏天”常出现在夏至后,小暑和大暑之间。今年7月18日交初伏(头伏),7月28日交中伏(二伏),8月7日交末伏(三伏),8月17日出伏,共计3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很容易中暑。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三伏饮食一: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三伏饮食二: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三伏饮食三: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参考资料,少熬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三伏饮食四: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