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霍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12月22日内容一、死因监测工作背景二、死因监测工作内容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四、死亡信息网络报告演示一、死因监测工作背景死亡报告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一部分2010年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年3月1日起施行•第十七条: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第二十二条:对病程记录进行详细规定,其中包括死亡记录与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死亡原因、死亡诊断;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死亡报告是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一部分2011年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死亡是“离院方式”之一。1、医院内死因监测2004年7月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93号)目的: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同时,了解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所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要报告!2、全人群死因监测——卫生部统计点始于1957年,目前覆盖全国90个区县、约1.2亿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和中东部地区。目前卫生部死因统计系统在安徽的布点及本省布点:•合肥市、蚌埠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亳州市谯城区、庐江县、天长市、固镇县、濉溪县、金寨县、泾县、蒙城县•2008年12月1日起为网络报告•合肥市、马鞍山市、铜陵市三市根据自身工作发展需要,已经或正在把监测范围扩大至全市城乡•亳州市谯城区已经中止工作•缺陷:缺少公开的完整性评价资料3、全人群死因监测——DSP(CDC)始于1978年,覆盖全国31个地区约7100万人,占全国人口6%。2006年起,全国161个疾病监测点,安徽省6个为:安庆大观区、马鞍山雨山区、合肥巢湖市(原巢湖市居巢区)、天长市、泾县、蒙城县•2008年1月1日起,网络直报。4、全人群死因监测—淮河项目点(CDC)•2004年,国内媒体多次出现环境污染和淮河地区出现“肿瘤村”的报道。•后经调查,国务院批示,国家多部委及沿淮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人民政府研究和论证后制定《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总体方案》。•死因监测在4省14个县区开展,安徽省5个项目县区:灵璧县、埇桥区、颍东区、寿县、蒙城县。•2008年1月1日起,网络直报。5、专项死因报告—法定传染病死亡报告•法定传染病死亡报告是疫情报告系统内容组成部分,•从1950年开始,一致发展延续到今天。•卫生部网站每月公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的依据。6、专项死因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监测•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三网监测”),分别开始于1991、1989和1986年。•2006年卫生部对三网的监测点调整。我省城市布点11个,农村布点24个。•妇幼系统承办,在基层都是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婴儿死亡率是死因监测系统完整性的敏感指标,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指标之一。7、慢病防控示范区死因监测工作•2010.12.31,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1年,选择芜湖市镜湖区做为我省首个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创建工作。2012年-2015年,选择合肥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各1个县(区)开展创建工作。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创建国家级示范区。•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死因监测•2009年国家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慢病管理项目,老年人保健项目等。•2011年版《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死亡信息是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之一,是终止档案条件之一。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医院院内死亡以及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区域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存档;未开展死因监测区域的医院外死亡,在档案封面记录死亡时间。死亡者档案归类后长期保存。9、淮河流域环境卫生治理及肿瘤综合防治与死因监测《安徽省淮河流域环境卫生治理及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卫疾控秘[2011]753号):•要求在6市20个县区开展死因监测工作,死因监测各项工作指标符合国家死因监测规范要求,人群粗死亡率达到6‰,每年开展死亡漏报调查,每年进行年报分析•力争2012年扩展到全部20个县区卫生厅2012年9月4日发文,《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淮河流域有关县(区)开展人群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工作的通知》(疾控函〔2012〕58号):•淮河流域6市20个县(区)积极开展人群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工作。10、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对死因监测工作的要求•《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国90%的县(市、区)•《安徽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省95%的县(市、区)•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慢性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健全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逐步建成慢性病综合监测点,规范人口出生与死亡信息管理。人类的进化史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进化了数千万年。现代人由瘦变胖100年。人类的进化,人类的疾病谱和疾病死亡谱也在变化。•根据三部委关于《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3〕57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慢性病防治规划等要求:•必须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死亡登记)工作死因监测意义•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获得人口期望寿命等重要指标的一项基础工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2010—2014年全县死亡数年份死亡数粗死亡率201023937.48‰201122597.06‰201231049.7‰201326588.31‰201429919.35‰没有开展死因监测,死因分布及其变化情况未知二、死因监测工作内容1、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死亡个案类型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3、医疗卫生机构内死亡个案•院内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4、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在家中或其他场所死亡者,由所在地的村医(社区医生),将死亡信息及时报告至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安排执业(助理)医师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加盖所在医院公章。5、涉法死亡个案•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医生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生根据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鉴定书》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6、死因信息报告方式•《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一联信息(含《死亡调查记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电信登录地址:电信登录地址:联通登录地址:域名登录地址:•VPN登录地址: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从医学角度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证明。死亡医学证明书用途•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卫生部门据此计算一系列的死亡统计指标,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如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是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注销户口,作为殡葬火化部门进行尸体焚化的依据。•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证据提交公安、司法部门。•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证及死亡公证。•注意:死亡医学证明书加盖医疗单位公章后方视为有效。《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有关概念死亡原因(死因)•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因世界卫生组织:(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如果是疾病造成的死亡,那么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根本死因•如果是损伤造成的死亡,则“产生致命损伤的外部原因”就是根本死因•死亡原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选择该原因制表。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应以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基础给予记录。主要死亡原因主要死因•指最后导致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的那个疾病或情况。(肺心病、颅内损伤)•它比较直观,医生习惯于报告这种死因。•主要死因常常不等于根本死因,根本死因也许在病人死前已不存在或不能成为主要死因。死因链死因链可以认为就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或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列,并可以合理解释。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一)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1.医学证明书编号:统一编号。2.死者户口所在地:城镇以街道、农村以乡为单位。现住址: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农村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3.死者姓名:指现时用的姓名;如为婴儿,可同时填婴儿母亲的姓名;尚未起名者可记录其母姓名,按“某某之子”或“某某之女”记录,以备调查。4.性别:男或女。5.民族:按汉、回、壮、维吾尔、藏、白族等填写。(一)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6.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工种。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挡车工、排版工、电镀工等;服务行业中的售货员、炊事员、邮递员等;其它职业也应尽量填写主要从事的工作。(不符要求的填写如:退休、离休、工人、干部或操作工)7.身份证编号: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并应与出生日期一致。8.婚姻状况:按法定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含再婚、复婚、分居)、丧偶、离婚、不祥5种情况划记。(老年人注意丧偶)9.文化程度:按死者的最高学历填写。文盲指不识字,半文盲指稍识字(小学未毕业),中学含中专,大学含大专。(一)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10.生前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的或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单位。11.出生日期及死亡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一定要按身份证上日期认真填写和计算,否则错误日期可能会影响死者的保险赔偿和家属的遗产继承。)12.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有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网报自动计算年龄,若无出生日期,有年龄,网报自动给出生日期)当年未过生日者:死亡年份-出生年份-1已过生日者:死亡年份一出生年份。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28天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小时。(一)基础项目的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