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优秀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第一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四)检查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参考资料,少熬夜!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涌现。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七)作业。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熟读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四)背诵课文第1段。二、教学重点、难点(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二)背诵课文第1段。三、教学过程(一)讲读第1段。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3.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涌现,轻轻流入云际。”)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参考资料,少熬夜!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间,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旋律,观看了草原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草原的确是一个辽阔无比、景色迷人、令人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观赏草原美丽的景色。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把这5个自然段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样分?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整体感受,你会用哪一个字?围绕着“美”,写了草原的景美和草原的人美。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接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朗读,边读边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四、精读课文,欣赏佳句1、刚才交流的是景美的同学请举手,看来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老师也喜欢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仔细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一共描写了几种景物?你最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2、集体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1)草原的天为什么喜欢草原的天?他和别的地方的天什么不同?怎样读出它的特别之处?作者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你想怎样表示你满心的愉快?(2)小丘和小丘上的羊群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把羊群比做了白色的大花,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比做了绿毯。(3)草原上的骏马和大牛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回味”这个词可以看出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更突出草原的美丽景色。(4)让学生跟随画面复述第一自然段(5)作者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赞美草原,老师参考资料,少熬夜!这也有一首赞美草原的诗,播放课件——《永远的草原》3、草原上的人热情好客,你是通过那些句子体会的?(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2)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3)是什么让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4)联系文章内容,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四、小结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吗?五、作业1、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2、我们的家乡山美水美人也美,仿照课文做一个写景叙事的小练笔。草原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二、检查预习1、读生字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3、学生互相解词:参考资料,少熬夜!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2、小声读课文,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3、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四、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二、组织自学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1、自由轻声读课文。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3、同桌互相讨论。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三、交流点拔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找出句子读一读。3、打出投影句子。参考资料,少熬夜!4、看画面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6、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8、评读,该怎么读。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10、指名读。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四、组织自学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五、交流点拔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①看画面。②学生说。③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