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讨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讨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7年8月于杭州本次会议安排见日程安排表会议资料下载:和互动方式:短信发至13588189774就餐安排听讲座时,请及时记录在课本上。小学科学(修订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浙江省教研室喻伯军邮箱:yubojun1@tom.com手机:13588189774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本次修订的背景教材已经实验(试用)6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编写组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应广大教师的要求,吸取经验,进行修订。在课标修订完成前,主动进行教材修订,为下一次正式修订做好准备。修订的目标1、突出科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如: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知识,体现科学的实证意识、逻辑思维和质疑精神。2、凸现科学教学的任务,是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而不仅仅是事实。3、体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发展的双螺旋结构协调发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修订的原则1、体现科学课程发展的方向: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调发展。2、整体框架不变,适当调整和修改。3、保留原来的精华,吸收教学一线好的实践经验。4、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科学概念不明显、容量过大等。三上年级教材的整体设计三个核心概念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2、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3、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会有高低。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一、《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植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设计的。(现行课标中的生命世界内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基本需求);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3、5两条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植物》单元的设计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韦恩图帮助进行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植物》单元的课题1、我看到了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一、我看到了什么本课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明线:观察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暗线:通过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观察是有目的的,对大树的观察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材设计三个活动:看照片上的大树;回忆中的大树;观察真正的大树。二、校园的树木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校园里的树木是学生最容易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具体认识一棵树,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用简图的方式记录。用简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观察的重点。这种方法在植物单元、动物单元会多次用到。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1、观察树木的方法;2、观察记录一棵树;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三、大树和小草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本课设计三项活动:1、常见的小草。2、比较大树和小草。3、整理相同和不同。四、观察水生植物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个典型的生存环境。水生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有相应的形态结构,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多样性的背后仍然是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的体现。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1、常见的水生植物;2、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3、比较相同和不同。五、植物的叶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所以对叶的生命过程的认识是个重点。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过程。不仅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其局部的器官也具有生命特征。教材设计三个活动:1、捡落叶;2、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3、观察叶的生命现象。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枯萎死亡、叶变黄、变红掉落,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种子传播。植物的这些变化,归根到底就是生命体的特征体现。用“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做题目,告诉我们植物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究竟有什么样的变化,是需要观察和记录的。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1、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2、观察叶的变化;3、观察其它植物的变化;4、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七、植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的共同特点。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是形态的巨大差别;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这是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别。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教材设计三个活动:1、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了解植物的一生;3、讨论植物的共同特点。《植物》单元小结第一课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观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同时也点出本单元的主题---观察生命体。第二课至第四课,从不同植物的个体来了解植物都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生长环境也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用维恩图的帮助,建立起植物多样性下的相同特征。这几课,还将利用画简图的方式,来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这是学生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第五课从植物中单独剥离出叶子进行研究,从叶片的不同到相同,学生发现原来叶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命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植物整体的生命概念的认识。第六课主要强调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变化较快比较明显,有些变化较慢,一下子难以观察到,但在一个大跨度的时间里,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这课要求学生作长期的观察记录,是一项对毅力的培养。第七课主要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认识,形成他们对植物生命体基本特征的理解。主要采用比较和维恩图的方式进行的。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都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代表了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参考资料库中的“令人惊奇的植物”内容,更加说明很多植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植物又具有共同的特点,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这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二、《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仍然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更主要的来自于对动物的认识。本单元所涉及的生命体的特征主要是: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很少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以后的年级中再进行学习。《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继续用维恩图这种工具概括动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直至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要尝试饲养小动物,这将加深学生对动物生活特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生命体的意义。在动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将获得不少有关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等动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丰富学生对这些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帮助他们构建起动物、生物的概念和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物》单元课题1、寻访小动物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5、蚂蚁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一、寻访小动物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开始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本课设计了三项内容。1、秋天里有哪些小动物;2、怎样观察、调查小动物;3、寻访小动物。二、蜗牛(一)从蜗牛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的结果的过程中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观察它的外形,而且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甚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教材设计四个活动:1、生活环境,2、身体形态,3、观察运动,4、饲养蜗牛。三、蜗牛(二)本课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在饲养蜗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断,串联起整体的对蜗牛的认识,建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整体印象,促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休眠、排泄三方面的问题,关于蜗牛的繁殖,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只是要求学生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去发现这个现象。教材设计四个活动:1、交流饲养蜗牛的发现和经验;2、观察蜗牛的吃食;3、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4、继续观察蜗牛。四、蚯蚓从动物的多样性来考虑,蜗牛代表的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也是柔软的,但它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结构比较简单,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在课堂上很容易观察。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的多样,更是结构的多样。而多样性的背后,仍然隐含着动物的共同特点,体现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所以本课的最后,设计了蜗牛与蚯蚓的比较,利用维恩图的帮助总结两种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1、蚯蚓的生活环境;2、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3、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4、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和不同。五、蚂蚁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教材提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安排了在自然状态下蚂蚁的寻食、搬运、积极活动和信息传递,这些内容与生命体的环境适应、新陈代谢有关。教材安排三个活动:1、蚂蚁的生活环境;2、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画蚂蚁的身体;3、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六、金鱼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四次认识动物的个体?突出多样性;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增加学生对动物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金鱼是常见的家养动物,作为研究的材料容易找到。金鱼是水生动物,代表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一大类动物,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1、观察金鱼的形态结构;2、观察金鱼的吃食;3、观察金鱼的呼吸;4、总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七、动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再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体会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四种小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