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院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方案校院各党支部:为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行动,引导校院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校院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精准、有效开展,现就2022年校院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方案制定如下: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xxx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印发〈xxx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文明委〔2022〕2号)和《关于做好2022年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x委工〔2022〕10号),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关联社区、党建促治理,机关联企业、党建促发展,机关联商会、党建促回归”的“四联四促”机制,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用活“时间银行”管理平台,深化“基层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机制,常态化参与社区(小区)志愿服务,指导校院机关各党支部深入基层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校院党建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中突显作用、展现作为。二、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一)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部署要求,按照《关于结合“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开展“无疫小区”创建活动通知》(x疫防指〔2022〕17号)精神,深入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落实省委“快、准、严、实、细”工作要求和“四早”措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并结合校院自身优势,大力宣传并推广伟大抗疫精神的“xxx实践”,开展“无疫校园”创建活动,当好普及抗疫防疫政策及科学知识宣传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贡献力量。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按照《关于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保牌战”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工作,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依据,校院机关各党支部党员要主动与社区做好“双亮双领”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落实。展示校院省级文明单位示范带头作用,发动校院机关各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结对,深入农村基层,结成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与并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结合群众所需所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三)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福”文化文明实践和宣传推广活动,树立向善向上、奋发奋进的文明风尚。结合校院全国文明单位争创工作,深入贯彻落实《xx省志愿服务条例》,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推进多元化、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尤其是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心设计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保护环境、社区服务、公共文明引导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踊跃参加文明劝导、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对乱扔烟头垃圾、随地吐痰、闯红灯、车辆乱停靠等不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劝导和制止。深化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垃圾分类、无烟单位创建等文明新风行动。(四)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践行新风正气xx“名片”,认真贯彻落实《xx省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若干规定》,推进“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四个xx“名片”建设,推动改作风树新风。深入开展“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员在岗位建功”活动,围绕“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部署,积极推动“送教下乡”,在一线展示党校人的风采,聚焦校院“四大任务”,发挥青年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作用,在校院重点工作中树旗帜、亮身份、作贡献,全力以赴提升校院办学质量和总体形象。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个人本职岗位中去,不断优化校院发展环境,在做好服务新校区建设、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服务木兰溪现场基地提档升级、服务迎接省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中体现担当作为。(五)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兴旺行动、助力生态宜居行动、助力乡风文明行动、助力治理有效行动、助力生活富裕行动的实际成效,组织校院机关各党支部深入挂钩的荔城区新度镇宝胜村,按照“支部+村民小组”、“机关党员+农村党员”模式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地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服务、法律援助、书香阅读、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不断提升“机关+农村”结对共建活动质效,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构筑“246”校院党员志愿者工作模式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巩固和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的需要,是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努力构建“246”校院党员志愿者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校院党建在社区融合发展,为基层治理发挥作用。要做到:“两融入”。即:一是融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校院机关各党支部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党组织沟通联系,积极组织本支部党员志愿者转换角色、亮明身份、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把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作为服务重点,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二是融入城乡文明建设的志愿服务活动。要自觉参与文明服务、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大型赛会、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争做讲文明、爱公益、守秩序的典范;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城乡环境因志愿服务而更美好、更和谐。“四覆盖”。即:校院机关各党支部组织动员全覆盖、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全覆盖、接受组织管理和培训全覆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全覆盖。校院机关各党支部要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行动,用活“时间银行”管理平台,深化“基层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机制,号召每名共产党员工作在单位、业余做志愿、奉献双岗位,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到居住所在社区报到,注册“时间银行”管理平台成为志愿者;每名党员志愿者都要服从单位和社区的统筹安排,自觉接受志愿服务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每名党员志愿者都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节假日、业余时间,结合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六个一”。即:校院机关每个党支部至少组建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动广大在职党员积极加入;每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志愿服务活动;每名党员志愿者都要结合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至少学习掌握一项以上的志愿服务技能;每月至少参加一次集中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志愿服务活动时间不少于20小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奉献爱心行动,为特困群体送温暖、献爱心。四、加强组织领导(一)加强部署,健全机制。校院机关各党支部要把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支部的重要载体,作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支部实际作出安排部署。要加强支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二)注重实际,精准有效。校院机关各党支部要立足本支部实际以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认真研究制定本支部党员志愿服务年度工作计划,在党员志愿服务具体项目设置的有序有效、科学精准上下功夫。既要讲究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广泛性,更要注重服务文明创建、深化“党建引领、夯基惠民”活动的精准性,突显校院党员志愿服务的引领示范作用。(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校院机关各党支部要与推荐“中国好人”、“xx好人”、道德模范和身边典型等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知识,及时宣传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进展情况,宣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优秀党员志愿者、优秀党员志愿服务群体的先进事迹,不断扩大校院党员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切实营造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