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主要内容摘录(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中国史主要内容摘录(通用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新中国史主要内容摘录(通用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新中国史主要内容摘录篇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1938年,中国历史学家蒋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现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你能利用科学和机器吗?你能废除我们家乡的观念组织现代民族国家吗?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如果不行的话,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前途。蒋廷心中,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不容乐观。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之路,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数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主的伟大飞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除所有剥削制度,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现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富裕、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衰退到根本的命运,继续走向繁荣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激发广大人民的社会创造了强、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到了极大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中国主义的发展到了极大的发展。明镜照形,古事知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修好“必修课”,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新中国史主要内容摘录篇2深入学习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是从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深刻领会实践历程和伟大道路,不断增强“四个自信”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新中国70多年的光辉历程,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开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创造性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曲折发展中,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终于成功走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成功走出一条人类发展史上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四个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深入学习新中国史,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深刻领会理论创新和伟大思想,自觉加强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结合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深刻领会其精髓要义、核心内容、科学体系、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其时代意义、历史地位、理论价值、卓越贡献,深刻领会其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新创造,在进行改天换地的伟大实践中,在取得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中,在创造惊天动地的新时代伟业中,获得了非常深刻的重要启示,积累了无比丰富的宝贵经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图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深刻领会艰辛探索和伟大精神,大力弘扬优良作风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不断、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谱系。伟大精神为立党兴党、报国强国提供了丰厚滋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要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激昂斗志,满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巨大勇气,大力弘扬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图为市民和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五四广场观看国庆灯光秀表演。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深刻领会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树立正确国史观新中国的历史恢弘壮丽、内容丰富,既有胜利和辉煌,也有失误和曲折。从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看,新中国史就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树立正确国史观,就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树立正确国史观,就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新中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其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新中国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新中国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正确国史观,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中国史主要内容摘录篇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满怀信心为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提供坚强保证,即日起,中共鹤壁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鹤壁市委党史研究室、鹤壁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发起“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百题竞答”活动,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共同来挑战。本次竞答活动主要涉及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鹤壁历史、“两个高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共设置了100道竞答题。活动可通过鹤壁日报、鹤壁新闻网等微信公众号进入答题程序;答题完成后需要提交答题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参与者可从100道试题中随机抽取30道进行答题。本次竞答活动从即日起至6月25日为学习阶段,6月26日、27日为答题阶段。本次活动设组织奖和个人奖若干名,获奖名单将在《鹤壁日报》予以公布。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3.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4.七一五“分共”事件,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败。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8.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10.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2.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一二·一运动。13.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14.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工业化。1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8.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19.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20.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1963年。21.1964年10月1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