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好帮手1/15诫子书公开课教案(4篇)【导读】这篇文档“诫子书公开课教案(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教学过程【第一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1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1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找生谈。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写作好帮手2/15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注意(1)生字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2)停顿3、集体朗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2、质疑问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3、师强调重点词4、生译全文。先找生通译全文,再同桌间口译。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译文的语言,除了达到文通字顺外,也要力求文字优美。(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写作好帮手3/15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为:年华随时光消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四、研读赏析课文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写作好帮手4/15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五、背诵积累。学生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背,要注意句间停顿,开始时,要慢背,心里装着现代文,嘴里说着古文。六、谈感受,说启发。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作好帮手5/15六、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2、背默课文。《诫子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的爸爸妈妈重视对你们的教育吗?的确,一朵花的盛开离不开温暖的阳光,一棵树的葱郁离不开甘甜的雨露,而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咱们中华民族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古人们往往通过书信寄语孩写作好帮手6/15子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因此留下了大量有名的家训和家书。其中有一封1700多年前的家书,仅仅86个字,读来却发人深省,是历代学子们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诫子书》。(板书课题:诫子书)二、解题有没有同学结合书上的注释告诉老师,诫子书是什么意思呢?告诫劝勉儿子的书信。是谁写给孩子的呢?(板书作者:诸葛亮)三、我要积累①师:关于诸葛亮,相信同学们都不是很陌生了。请大家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你了解的诸葛亮。生:……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一起为他们点个赞。老师也帮你们整理了一些。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师:诸葛亮是杜甫笔下的忠魂,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智绝,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其实他还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47岁才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对儿子是疼爱有加,多么想陪在孩子身边看着他慢慢长大,但自古家国不两全。诸葛亮深知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他写作好帮手7/15得亲自北伐辅佐后主刘禅;他也深知北伐是凶多吉少,于是在第六次北伐也就是临终之前,54岁的诸葛亮给当时年仅8岁的孩子留下了这封信。同学们,咱们来读一读课文。四、我会朗读②师:先听我读,听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停顿。举手抢答,每答对一道题就给小组加一颗星。师:听了我的朗读,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这些字你会读吗?(三次抢答)听老师范读,扫清字音障碍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要注意淡泊的泊,不要写成了厚薄的薄。淫慢的慢是竖心旁,不要写成了三点水,它是懈怠的意思。险躁的躁是浮躁的意思,跟脾气有关,比如急躁、暴躁,急得跺脚了。好,咱们解决了字音字形,一起来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停顿师:同学们,读准字音是不够的,还得注意停顿。这篇课文到底应该怎么划分节奏呢?看老师的划分是否正确。写作好帮手8/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不对师:听到很多同学都说不对,有没有哪位勇敢的同学告诉老师,到底应该怎么划分呢?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师:我的划分为什么不对呢?生:淡泊、宁静是完整的意思,不能分开。师:很不错!下面这几个句子又该怎么划呢?我来找位同学划一划。停顿的地方多停一会儿。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师:最后这个句子,同学们一起来划分,停顿的地方多停一会儿。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学生再读课文师:同学们,像这样的经典,在朗读的时候除了要读准字音、停顿,还得读出文章的韵味,训诫的理味,家书的情味。比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没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读你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以。(没有人举手,那同学们推荐一个?)生读。师:这位同学很有勇气,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如写作好帮手9/15果稍微再慢一点就更好了。来,同学们,咱们一起伴着音乐把全文读一读,争取读出韵味、理味、情味。五、我能翻译③师:同学们,要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还得疏通文意。翻译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比如这个句子:示例: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解释:语气有才德的行为宁静介词修养身心节俭培养品德助词的人操守专一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师:昨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再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尝试翻译课文。翻译下列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六、我会背诵④师:恭喜获得星星的小组,其它小组可要努力啦!写作好帮手10/15现在我们疏通了文意,大家敢不敢根据翻译,分组背诵课文?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开始——师:准备好了没?我要点兵点将啦!可要使出你们的洪荒之力!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最后两组,同学们一起把眼睛闭着背一次。师:大家觉得自己背得怎么样?我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能完整背诵,真了不起,杨老师决定要给你们“出彩”!师:这封家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孩子的,当时诸葛亮54岁,诸葛瞻8岁。在这封信里,诸葛亮到底劝诫了儿子什么?仅仅86个字,又有怎样的思想意义竟然成为历代学子们修身立志的名篇呢?咱们一起来探究探究。七、我来探究⑤你觉得诸葛亮在劝诫儿子什么?(板书)教法、学法设想:【第三篇】1、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问题,分组讨论。2、置换法。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诫子书教案【第四篇】写作好帮手11/15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3、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1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1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找生谈。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写作好帮手12/15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注意(1)生字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2)停顿3、集体朗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2、质疑问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写作好帮手13/153、师强调重点词4、生译全文。先找生通译全文,再同桌间口译。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译文的语言,除了达到文通字顺外,也要力求文字优美。(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为:年华随时光消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四、研读赏析课文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写作好帮手14/15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