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管理培训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分析问题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方法•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动态及过程分析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论第一节税收管理基本概念一、税收管理的概念和内涵(一)税及税收制度的界定1.税收2.税收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广义的税收制度(二)税收管理的界定是管理学的分支,也是税收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着力于税收分配的全过程。1.狭义的税收管理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法规所进行的税收管理活动2.广义的税收管理对税收分配全过程的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及协调。更高层次是对税收法律形成及其变迁的分析。3.税收管理、税务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甄别二、税收管理的主体税收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不同于税务管理:税务管理的主体是税务机关三、税收管理的客体税收管理的客体是税收分配的全过程。作为过程的税收分配,存在五个层次的管理问题:机构设置及权限划分税收法律规范制定税收征管办法制定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问题管理过程结束后的信息反馈问题四、税收管理的职能(一)含义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发挥的内在职责与功能。(二)内容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协调职能五、税收管理的意义实现税收职能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协调税收分配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六、税收管理的内容税收政策制度管理税收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税收管理体制的确定与执行税收计划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税收会计统计管理税务行政法制管理税收信息化管理七、税收管理体系与税收管理内容对应第二节税收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依法治税的原则1.所依之法的不同层次2.依法治税的意义3.如何依法治税二、有效管理原则合理配置税收管理各要素保证税收管理流程畅通降低征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三、统一税政、适度分权的原则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四、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要求处理好专业管理及其制度背景之间相互关系第三节税收管理机构一、税收管理机构沿革传统体制下,税制变迁的唯一路径是简化,从税收管理的角度看有其合理内核。二、1994税收管理机构改革及现行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第四节税收管理体制一、内涵税收管理体制是一组特定的公共性规则的集合。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税收管理权限划分规则;收入划分规则;税务机构设置的规则。(一)基本界定1.税收管理权限及其划分广义税收管理权限:税收政策的制定权、税收的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狭义税收管理权限:税收政策的制定权和税收的立法权。税收管理体制主要解决税收政策的制定权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问题2.收入划分3.税务机构的划分(二)税收管理体制中的权责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及利益划分:贯彻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其路径分析(一)建国以来,税收管理体制在变迁中的三次制度均衡1954年、1977年和1994年(二)建国以来,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变迁的规律集权式的基本方向(三)税收管理体制在变迁中的成本第二章税源管理第一节税收征管制度沿革一、税收征管制度发展的四个阶段1.税务专管员专责管理模式50年代-80年度中期指固定干部按照区域、行业或性质管理固定工商户的制度。——“一员到户,各税统管”2.征、管、查分离80年代中-90年代初将基层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划分为征收、管理、检查三个系列,设置相应的业务职能机构,分别承担征收、管理、检查业务。3.93年: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的税收征管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4.97年: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自此,税收征管体系将最终建立起五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体系。二、税收管理员制度(一)税收管理员的概念是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二)税收管理员制度及其实施原则1.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2.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3.人机相结合的原则4.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税收专管员制度的区别1.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税收管理人员对管理对象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2.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所面临的制度背景的差异:信息化背景法制化背景经济市场化背景征纳关系变迁的背景(四)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1.宣传贯彻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开展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税法咨询和办税辅导。督促纳税人按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账簿凭证管理。2.调查核实分管纳税人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掌握纳税人合并、分立、破产等信息;了解纳税人外出经营、注销、停业等情况;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基本情况;加强纳税人的户籍管理,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化的其他情况。3.对纳税人各种核定事项、认定事项、减免缓抵退税申请和税收政策方面事项进行初审并调查核实真实性,规范使用相关税务文书,按规程对需送达的文书进行送达;对日常税源管理过程中发现纳税人符合条件或不符合条件和条件发生改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或相应资格、权限的,应负责向政策管理部门相关岗位提供相关处理意见或建议及有关证据资料。督促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申报纳税,调查核实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事项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对分管纳税人进行催报、催缴工作的实施。4.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实施时严格按照纳税评估有关工作要求开展。综合运用各类信息资料和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查找异常,筛选重点评估分析对象;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约谈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馈,为稽查部门选案提供案源。5.按照纳税资料“一户式”存储的管理要求,及时采集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相关信息,建立所管纳税人档案,对纳税人的信息和税收征管资料及时进行归集、整理、更新、保管、归档和存储,实行信息共享。6.其他(五)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要求第二节税源调查与监控一、税源调查的意义与内容(一)税源的基本概念税收的经济源泉1.税源、税基与应征税款2.税源与征税对象(二)税源分类广义税源、狭义税源现实税源、潜在税源静态税源、动态税源一般税源、重点税源有形税源、无形税源地下税源、公开税源二、税源调查与分析方法(一)税源调查的内容1.调查制度变迁对税收的影响2.调查企业生产发展情况及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对税收的影响3.调查商品流通发展变化对税收的影响4.调查税收制度变迁对税收收入数量、结构的影响(二)税源调查及分析的方法1.税源调查的基本方法经常性调查专题性调查2.税源规模估算和分析方法每年我国税源规模到底有多大?每年我国税收流失到底有多大?每年我国依法征收的税收收入应该有多少?对这些一系列的税收重要问题既敏感,又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但随着我国税收管理工作的深入,上述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扰着税收研究者,也日益成为必须面对并且给予回答的重要问题。税源规模的估计和预测有着相同的目的,即尽可能好地确定未知量数值,并将其用于决策。如果预计税源规模将增加或减少,则税务机关就可以对税收收入计划作出相应调整。可以说,税源规模管理的目的是要把握机会,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国内外对税源规模的管理方法,其基本思路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观技术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一个或一些人对当前及未来现象与事件的看法。这一技术与“猜测”相联系会遭到反对,但若是“专家意见”就被认为是有道理的,因此,政府机构经常会使用到这类技术方法。最常见的主观技术法包括:不一定有专业背景的人发表的看法、专家意见、专家组集体意见以及经过反复酝酿或处理的专家意见。优点在于成本通常是较低的,缺点在于这种方法估测的准确性与所有其他技术法相比都是很差的。•抽样技术法抽样技术法指的是对一组现象中的一部分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推断,形成对这组现象的一个整体印象。抽样技术的基本假设是,能观察到一个充分有效的样本,而且在样本与整体之间存在已知的关系,或者可以合理地假定存在这样一个关系。抽样是一种估计技术,可以分成用于估计和用于预测两类。它们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在于,人们知道或能合理地预计到,针对未来事物的抽样不如针对现行事物的准确。抽样技术法一般说来会耗费太多的时间,而且存在着三种典型的问题:预测,技术能力和系统偏差。首先,基于估计的预测,特别是在预测的基础不可靠时,可能会造成错误的认识。比如,根据人们现有的观点及预期其行为,就不大可能得到很准确的结果,即使是根据人们较为确定的计划进行预测,也不会有很确定的结果。其次,测估者使用抽样法和统计技术时的技术性错误并不少见。如果只有有限的证据支持对一组现象之总体数量及分布特征的假设,其估测结果的准确度就可能低于预期,因为所做的假设是不正确的。最后,在使用抽样法时,必须时刻保持警觉,看样本观察是否存在任何系统性偏差。这就要求测估者不断地重复地问这个问题:“是否有任何理由让我认为,观察到的现象有可能并不适用于总体?”•时间序列技术法时间序列技术法是根据被估测事物以往的时序模式估测其未来。它的基本假设是:将来与过去是相似的,这在掌握充分的过去信息来估计现在、预测将来时,是一个实用的良好假设。一般而言,时间序列法既可以用于预测,也可以用于估计,尽管使用过往信息来估测一个现在或过去的数量是可能的,但该方法主要是以预测而非估计为导向的。常见的时间序列技术法称为趋势线预测,它通过把过去各时段的变化方向及比率加到现在的数值上来预测事物的未来值。趋势线预测法的原理是,有些事物会按照与其过去相同的方式继续变化下去。这一方法显著弱点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趋势线的方向或变化率发生较大改变的可能性,即它不可能预测到转折点。•关联技术关联技术法还被称为解释性或因果性技术,它比前面讨论的三类估测技术法从根本上要复杂得多。这种技术法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变量来估测另外一些变量的取值。而前面讨论的三类技术法只明确地处理一个变量,尽管都以某种方式隐含地考虑到其他因素。关联技术法则依赖于对变量间关系的一个或多个假设,它们经常是基于历史性的证据。关联性估测中使用的实际数字在特征上是截面或时间序列型的。截面型指要估测的变量的数据来自同一时段。而时间序列型数据则来自不同的时段。常用于公共财政管理中的估测有关的关联技术包括:确定性方程、先行指标、互相关、单一回归、多重回归、经济计量模型及投入产出模型。三、税源监控(一)信息不对称与税源监控信息不对称是指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在相互对应的参与人之间不做对称分布。即一方参与人拥有另一方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税源信息不对称是税源监控存在的依据(二)税源监控的方法1.户籍管理2.纳税评估3.安装税控装置4.建立计算机税源监控系统(三)我国税源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税源户数不清,大量地下经济存在税源监控往往停留在财务报表审核上税收信息共享程序低,难以有效监控税源税务人员权力设租,造成税源流失(四)税源失控的原因分析1.纳税人角度2.征管体制3.税制原因4.税收环境第三节纳税申报管理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向税务机关书面报告一定时期应纳税项目及应纳税款的一项征管制度一、影响纳税申报的因素分析(一)纳税申报中的遵从(二)影响纳税申报的具体因素分析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简介(一)现状(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原因及对策三、纳税申报的对象四、纳税申报的内容及资料五、纳税申报的方式六、延期申报的规定第三章纳税评估管理第一节纳税评估概述一、概念与意义(一)纳税评估的概念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纳税评估是处于纳税申报与税务稽查之间的税收管理环节。(二)纳税评估与税收管理其他方式的区别1.与税务稽查的区别税务稽查是打击税务违法行为的手段,以纳税人具备违法嫌疑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其对象是特定而不是普遍的;对纳税人的纳税结果做出评价并做出税务处理。纳税评估不必以纳税人具备违法嫌疑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可以根据征管工作的需要开展,其对象总体而言是普遍而非特定的;通过对纳税人纳税结果的分析找出形成结果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对纳税人行为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