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心得体会近日,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透过字里行间,重温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光辉岁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七下晋江、深入基层,关心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推行山海协作、谋划数字福建、推进国企改革、治理水土流失、保护三坊七巷、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这种对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让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一要学习以身许党、以身报国的赤子忠心,把对党忠诚刻在心上。纵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的时间,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始终是他的精神坐标和政治灵魂。在宁德,他下基层调研时曾经说过,“下党这个地方,我来了一次,一辈子都忘不了。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探寻这一心路历程和思想轨迹,正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让他在艰苦环境中初心不改、逐梦前行。我们要学习这种以身许党许国的坚定信念,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潮中守好自己的“精神阵地”,从自身做起,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体现对党忠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二要学习初心不改、情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把百姓冷暖装进心里。细细品读习近平同志的福建往事,不难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已萌芽。习近平同志无论在厦门、宁德,还是在福州工作,田头宅院、基层工厂留下了他无数的汗水和脚印。他说:“我们一切工作,基层最重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他刚到宁德上任就连续一个多月在基层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他说:“实践出思路,调研出成果。”在宁德,他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到乡镇一线去开展调研工作,欢迎百姓前来反映问题。他进到群众家里,不光围绕生活问题问长问短,还要揭开锅盖子,看看老百姓到底吃些什么。他从在宁德推行“四下基层”制度到在福州开展“四个万家”活动,从关心老百姓的一餐一饭、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治理一个大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对习近平同志来说,其实都是一个目标,那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同志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始终与群众血肉相连,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三要学习勤政务实、开拓进取的担当作为,带头把责任扛在肩上。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宁德工作期间,面对“老、少、边、岛、穷”的现状,习近平同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虚心向老百姓请教,很快就抓住了当时宁德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他为摆脱当地的贫困落后面貌所作的努力,不仅对闽东地区摆脱贫困产生了长远而积极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宁德模式”,更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我们要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胸怀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既站位高远又脚踏实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担当精神,不断从“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中汲取实践伟力,以更高标准做好“三服务”工作,助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进,努力为加快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