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培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普查表G603-1)2008年11月17日填报对象范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表式及调查内容•表式•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一、财务指标、二信息化指标、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第一部分:财务指标(一)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销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资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填列。其中:“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年末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支出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附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它等于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项填列。•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项填列。实收资本中如有以外币形式投入的资本,需折合成人民币形式填写。•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金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集体资本:指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实际投人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法人资本:指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可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个人资本:指我国公民以其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港澳台资本: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将所有的资产实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外商资本:指外国投资者(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将所有的资产实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本年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列。•营业收入: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此项目应根据相关行业的、“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列。执行2001年以前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填列。•营业成本: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成本发生额代替填列。执行2001年以前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产品销售成本”代替填列。•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应由各项经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本年累计数填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项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列。执行2001年以前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代替填列。•主营业务利润: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利润发生额代替填列。执行2001年以前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产品销售利润”代替填列。•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在此处填0。•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指企业报告期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的合计。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费用”的本期累计数代替。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董事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本指标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中相关项目归纳填列。•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会计“财务费用明细资料”中的利息支出项目填列。•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即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本指标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同样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直接填列。•职工工资和福利费:职工工资和福利费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福利费两部分,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工资总额: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它反映企业报告期内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中“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支出,包括企业为职工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以及从成本费用中列支的集体福利补贴、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房租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冬季取暖费,以及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它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实际发生的各项福利费用。职工福利费根据企业会计成本和费用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本年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指企业在报告期应交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根据企业会计“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计算填列。•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94):指企业单位年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12121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2月末从业人员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平均人数•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根据“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根据“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列,如为损失以“-”号记。•投资收益: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根据“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填列。若为投资损失,应在本项目金额前加“-”号。(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必须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一致。•“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不得为空,不得取1和2以外的数值•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的单位不适用此项(取值为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税金+利息支出(可强行通过)•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允许“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利息支出”、“其它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小于0,并用“-”号表示第二部分:信息化指标(一)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年末在用计算机数:是指年末在用的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数量。在范围上,不包括本单位生产、购买用于转卖的计算机、长期弃置不用待处理的计算机。在类型上,不包括大、中、小型计算机、服务器、工业用计算机、单板机,以及各类信息终端机、银行用自动存取款机、计算器、掌上电脑(PDA)、电子快译通、电子记事本、电子词典等。•年末拥有网站数:是指单位拥有和维护的,在互联网上可浏览的网站数。网站是指企业(单位)用于对外服务的站点,只计算年末拥有的外网数目,不包括内网、办公自动化网络,也不包括上级法人网站。对于不同IP地址但域名相同的外网,不同域名但内容相同的外网,只计算一次。•电子商务:是指在企业、家庭、个人、政府以及其他机构之间在以互联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上所进行的,以签订电子合同(订单)为前提的各种类型的商业交易。这里的“商业交易”一般包括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服务交易指因进行各种无形、有形产品等的所有权转让所产生的服务行为的交易),可以分为电子商务合同签署、款项支付和商品物流配送三个主要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在互联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电子商务合同(订单)的签署是判定一个交易属于电子商务的必要前提条件。另外,基于内网、局域网进行的交易活动也应纳入电子商务范畴。•因此,在网上购买书籍或CD、DVD等;在网上订购一个旅游计划;出差前在网上预订机票、旅馆房间或租车;利用类似于800之类的销售方免费互动电话系统,打电话定购计算机;通过电子拍卖或在网上购买办公用品;零售商利用EDI网络或供应商的网外网进行订货;企业集团中的一个企业利用集团的网内网向集团内的另一个企业定购产品零件;供应链电子商务等,都属于电子商务的活动范畴。•不产生商务行为(买或卖)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资金转账(EFT)类的单纯的金融交易活动中,转账额不能计算,但是转账的服务费可以计算;使用信用卡、智能卡、电子支票在商店等场所购买产品或服务;以及通过传统电话、电报、电视、或传真机进行的商务活动等等,商场、超市收银员利用POS机完成的货款收取,火车票销售网点业务员并非经过计算机网络销售的车票,等等,这些商业活动均不能计算为电子商务活动。•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是指报告期内借助网络订单而采购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借助网络订单指通过网络发送订单。付款可以是网上,也可以是网下进行。•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是指报告期内借助网络订单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借助网络订单指通过网络接受订单。付款可以是网上,也可以是网下进行。(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年末人均在用计算机数一般不超过两台,也即:•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年末企业单位拥有网站数一般不超过30个,也即:•年末拥有网站数≤30•全年的电子商务采购金额不大于主营业务成本或本年支出合计、本年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