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一、弗洛伊德(1856-1939)在西方学术界,有人把弗洛伊德、马克思、爱因斯坦并列为影响西方思想的三个犹太人。二、精神分析的理论介绍1、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人格的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本能)。包括种种欲望与冲动。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的理性部分。代表理性和审慎。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成的。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超我人格的道德部分。代表着理想自我和良心。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小结个体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协调、均衡、和谐,人格才是健康的。三者失衡,产生心理异常。2、意识与无意识(精神划区论)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格结构与意识的关系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自我超我本我3、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阶段理论1)口欲期摄入咬含着吐出来闭紧2)、肛门期3)、男性生殖期:意识到男女的性别,恋母情结高发期(三角关系形成)4)潜伏期(同性期)5)生殖器将痛苦的感情与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使得人们避免与引起情绪痛苦的事物接触。4、心理防御机制•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自恋心理防御机制,对现实加以否定和歪曲。如,否定作用,外射作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内射作用:退行作用;幻想作用;体化作用•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潜抑、隔离、转移、反向、抵消、合理化作用•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升华、幽默1.投射(projection)你把你内心的东西(情绪、冲动、愿望)归结为属于另外一个人。“另一个人”多指你心中“他人的心理表象”。投射时如果伴有现实检验功能的受损,就是“精神病性投射”最好在治疗早期就质对投射。2.内摄(introjection)别人的形象内化到你心中,形成你很多时候的行动指南。你在内心形成他人的表象。内摄形成精神结构。内摄、认同、合并、内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成年后你父亲已经不再谴责你了,可是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仍然会想起父亲的话,自我鞭策?”3、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你在别人心中激发出类似于你的(不愉快)的感受,与此同时,你变得就像以前让你不愉快的那个人一样。而别人也会变得像过去的你一样。如:苛刻的父母——自卑的小孩•一位12岁的住院病人,当她还是婴儿时就经常在躯体和精神上受到严重的侵犯和干扰。在病房中,这个病人总是撞到其他人,尤其是她的治疗师。治疗中,治疗师对病人说,‘我感觉治疗室中似乎并没有我的空间,我所站的每个位置好像都是你的地盘。’通过这样一种互动,病人施加压力于治疗师,使他体验到他自己同样的无法逃避的被侵犯的感觉。•一位母亲带着6岁的男孩来到儿童和青少年门诊就诊。据这位母亲称:这男孩非常坏:他一天到晚干坏事。他打碎玻璃窗,不停打架,破坏所有的东西等等。“他真是个小魔王”这句话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说过好几次。咨询师在这点上发现了件非同寻常的事。他觉得母亲对“小魔王”感到自豪。当她描述孩子这些出格的行为时,她的眼睛发亮,声音听起来是满足的。•治疗师的共情为理解这家庭的神经症提供了线索。母亲是相当抑制的,她无意识把自己做不到的事让孩子去做,那就是自己的攻击性。孩子这样做了,并受到了惩罚。而孩子在与母亲的交流中无意识地感知到当他表现不好时,母亲是爱他的。4、否认(denial)使用否认的前提是现实检验功能的存在,假定不防御的话,此人是可以检验现实的。5、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你把某些感觉(想法)转化成其相反的东西。治疗师要注意对来访者“好”有可能是反向形成。6、(情绪)隔离,Isolationofaffect你把情绪从意识层面消除。(而和这些情绪相联系的想法可能仍然存在于意识中)7、合理化为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8、理智化在体验和谈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不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9、替代将一个人的感情从真实的对象转到较为安全的对象上去。10、压抑(或名潜抑),repression你忘记了很多思维内容/事件/情节,而这不是故意的。(而且这些内容仍然保留在你的记忆系统中,在后来你又回忆起来了。)11、理想化和贬低你所做和所想就像你看重的伟大人物一样。(此人要么真的很伟大要么是你自己的全能感的投射)小结所有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是在无意识水平进行,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应用;第二它们都是经伪装或歪曲事实来减轻个体的焦虑与罪恶感。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有助于人们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但是过度使用心理防御机制的人大多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三、神经症的形成•神经症是患者试图解决内心冲突的方式,用疾病解决内心冲突。•症状是不被许可的和被压抑的愿望以置换和外去的形式得到满足;•人们潜意识地通过自己的症状来掩盖自己潜意识的和病态的想法。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对同一客体有截然不同的愿望,矛盾性冲突•精神分析治疗就是让潜意识的冲突变成意识,让自我能够解决意识上的冲突,是一种以“压抑取代领悟”的疗法。个体化对依赖•依赖和关系对个体存在具有存在意义的重要性.他们扩展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渴望亲密关系和共生性亲近(依赖)另一极是努力获得明确表达的独立和明显的距离(强有力的个体化)这一冲突包括寻找和回避亲密的体验的激活,主题处理的是独自一人或能够与他人在一起的问题,不得不一个人,不得不和别人在一起.服从对控制•控制自己和他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这一冲突强调个体的核心动机是控制他人还是服从他人,在这方面,公开的或潜在的攻击性冲动具有重要作用,在被他人领导和领导他人的连续谱上服从和控制上非适应性的的两个极端,尴尬和羞耻是来自于被征服的感觉,还是在其他人的互动中,有意直接的在病人有意识和无意识体验中引起被贬低的感觉,,需要奚落别人,贬低别人以使自己感觉更好照顾对自给自足•照顾和自己自足是指个体获得某物,确信被关注,被照顾,或者给予别人关注.冲突的存在在照顾他人和保持两极间主导情感是哀伤和抑郁,分别伴有害怕他人和害怕失去他人,内疚感冲突•过多的责备自己或别人当一个人真正地或以为伤害了别人,或妨碍了别人的需要和权利时,就会产生内疚感,患者可能经常责备别人,从自身或他人那里寻找内疚,或是持续否认内疚或顺从接受内疚的倾向俄狄溥斯冲突•作为女人和男人获得关注和认可的需要,与获得躯体-感官预约和性兴奋感的需要都是根本的动机,这不仅包括生殖-性的体验,还包括向他人展示自己\被他人尊重,以及以一种能够提供身体愉悦的性爱的-温柔的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所有努力和感觉,,让自己特别有吸引力和另人喜欢,从而获得所有人的关注和认可,以唤起他人性欲的方式建立联系,从而确认自己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自我价值冲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感被认可和得到满足。当过度希望自体价值被认可,或不能得到认可,或被认可的不够时,冲突就会出现。•觉得自己的价值不如别人/有强有力的自信恐怖症•内心的焦虑和冲动转到外界相对较轻的事物上去.一个人害怕看别人,患者不会感到内心世界的危险而转移到外界上,患者不会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危险而是来自外界世界的危险,会回避焦虑的场所,冲动不断毛出来,真正回避的是攻击性的欲望,惊恐是内心的攻击冲动愿望的歪曲表现,转化成焦虑.有人害怕说不,意味着对人的攻击,取决于他自己的解释,小小不同以为着攻击,自我把不舒服的的东西丢出去,攻击的愿望丢出去,抑郁症•是对外界依赖,害怕失去客体,悲伤,抑郁症,抑郁症病人对外界依赖,,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必须把攻击转向自身,否则得不到任何东西,自恋型人格自体的一部分不被接受,投向客体被贬低,我不想依赖别人而害怕,我是如此伟大,不想让人失望,我所能达到的是别人永远也不能达到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在意,我关心的可能是别人嫉妒我,自恋是为了让自己强大,不受伤害,处理了依赖别人的焦虑,在理想自体和真实自体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没有哀伤和有罪,自恋病人不会说谢谢,对不起,他们所做的不好的事都投射到客体身上贬低客体,自恋型高度关注,我是不是做的好,别人是不是关注我,不稳定,我昨天怎么样,今天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如不稳定就是自恋这种变化很大,病理性自恋•抑郁(空虚自尊易受伤害)•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需要无限的赞美,并会去利用别人•表面很有魅力很冷酷,害怕与别人建立深入的关系,不能信任和依赖别人,嫉妒•异常的性幻想,对性缺乏兴趣•理想化、贬低•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我是谁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四、团体与组织中的精神动力学•偏执:担心外面有伤害•强迫:内部控制很严•癔症性: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分裂:领导方式:•偏执:不能信任任何人,保护自己很小心•强迫:我不能成为牺牲者我必须控制•表演:我要获得关注,我要留下深刻印象•抑郁:我不足够好,我是无效的•分裂:世界不能提供满足,我和别人的交往总会带来失败和伤害,保持距离•自恋:夸大、反社会五、精神分析的实用技术•治疗关系•自由联想•移情分析•阻抗分析•梦的分析•阐释•结束分析动态性分析会谈的要领•兼顾和徘徊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层次•连贯过去与现在的相互关系•以反应防御的观点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