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104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与职业防护基本知识2017年5月19日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发布的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我国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其中近九成为职业性尘肺病。报告显示,在报告的职业病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急性职业中毒486例,慢性职业中毒795例,其他职业病合计1818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开采辅助活动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396例、4408例和2935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2.52%。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职业病诊断机构604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3438家。华亭煤矿近年职业病发病情况2009年-2015年体检发现疑似职业病人24人,2012年-2015年诊断21人,无尘肺2人,煤工尘肺19人,其中:煤工尘肺叁期8人;煤工尘肺贰期6人;煤工尘肺壹期4人;煤工尘肺壹期合并结核1人。职业卫生一、术语和定义二、职业健康监护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四、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五、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六、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七、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健康体检的区别一、术语和定义职业健康检查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医疗行为。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的资料来源。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二、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健康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目的1.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6.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7.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职业健康监护的意义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制度之一,是落实用人单位义务,实现劳动者健康权利的重要保障,是落实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的前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减少劳动者健康损害和企业经济损失,减少社会负担。职业健康监护基本原理示意图劳动环境作业人员第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危害因素健康损害环境监测健康检查接触评定健康评定信息管理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第二级预防(健康监护)卫生标准诊断标准接触第一级预防(工程控制)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禁忌证职业危害对健康影响发现新的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相关病是否上岗调离岗位控制症状/体征/生理/生化等医学检查与观察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者职业健康监护基本原理示意图职业健康监护内容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诊断鉴定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收集的劳动者健康资料只能用于以保护劳动者个体和群体的职业健康为目的的相关活动,应防止资料的滥用和扩散。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应遵循医学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原则,应注意维护资料的完整和准确并及时更新。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以适当的方式向用人单位、劳动者提供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信息,以促进他们能从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维护就业方面考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在应用健康监护资料评价劳动者对某一特定作业或某类型工作是否适合时,应首先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加强个体防护,在此前提下才能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该工作。同时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劳动环境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判定是否适合不应只是一次性的。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项目应根据劳动者所接触(或拟从事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规定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目标疾病指的是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粉尘52种二、化学因素375种三、物理因素15种四、放射性因素8种五、生物因素6种六、其他因素3种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3种(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二、职业性皮肤病6种三、职业性眼病3种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八、职业性传染病5种九、职业性肿瘤11种十、其他职业病3种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10类132种四、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上岗前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1)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2)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1)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2)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d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健康检查下列情况劳动者需进行离岗后的健康检查:(1)如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所致职业病或职业性肿瘤常有较长的潜伏期,故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2)离岗后健康检查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应急检查(1)当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根据事故处理的要求,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确定危害因素,为急救和治疗提供依据,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继续蔓延和发展。应急健康检查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始。(2)从事可能产生职业性传染病作业的劳动者,在疫情流行期或近期密切接触传染源者,应及时开展应急健康检查,随时监测疫情动态。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5种:a.目前未见异常-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b.复查-检查时发现与目标疾病相关的单项或多项异常,需要复查确定者,应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c.疑似职业病-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病,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d.职业禁忌证-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的患者,需写明具体疾病名称。e.其他疾病或异常-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五、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健康监护全过程的客观记录资料,是系统地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变化,评价个体和群体健康损害的依据,其特征是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3)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组成、职责;(2)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的文书,包括协议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和评价报告;(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5)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职业病报告卡;(6)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症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劳动者的处理和安置记录;(7)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8)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劳动者或劳动者委托代理人有权查阅劳动者个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或者提供虚假档案材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应保证档案只能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并保证档案的保密性。劳动者个人基本信息资料(1)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家庭(通讯)住址、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2)职业史:包括起止时间、工作单位、车间(部门)、班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危害因素的名称,接触两种以上应具体逐一填写)、接触时间、防护措施等。(3)个人生活史: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女工月经与生育史。(4)既往史:包括既往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史、药物及其他过敏史、过去的健康状况及患病史、是否做过手术及输血史、患职业病及外伤史等。(5)家族史: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是否患结核、肝炎等传染病;是否患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等。六、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噪声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

1 / 10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