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参考4篇】【导读】这篇文档“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参考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读后感论语为政篇读后感【第一篇】论语为政篇读后感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一)和第1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2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1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2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我也曾试着去怀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释,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解释的。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还是做人,还是学而篇说的学问。不管是讲为政也好,还是后面讲礼、仁也好,孔子的主张都是从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讲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这也应该是学而篇作为开篇的原因吧。整体来说,为政篇给我的启发不如学而篇多,可能是为政这个话题对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没有如何做人更贴近。不过在专家的解释中,我还是体会到了《论语》文章布局的特点,对中间的一些话也还是有一些体会。我想,只要能学到一点东西,也是很好的事情。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二)众所周知,论语每篇的标题是以文章的前二个字来命名的,当然除去子曰,因为,这两字出现的频率太高。为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将信用。其实,都是在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接着,孔子从思无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孝无违、孝敬,从君子不器,先行言后从之,周而不比,以上这些说都是在围绕一个字展开德,德代表着礼,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国藩曾说过,德者,若水之源,树之本;才若水之流,树之叶,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也是受我们伟大孔子的思想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有两句关于谈论学习的经典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这两句出自学而篇,没想到却是在为政篇,乍看,我也是颇觉新鲜,过后,我觉得也很正常,无论从政,为学,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肯定要注意学与思的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才,有时候,某个专业的问题跟他所研究的专业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却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玄妙之门也!最后,有一点对现在为政者都颇具借鉴意义的是: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段话我觉得现在有志于从政而又摸不着门道的人,可以用心慢慢去琢磨,去悟,在中国的政治里,这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比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更厉害。对于刚从大学毕业长期处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是值得谨记!当然,学而篇谈到与朋友交很重要的一点信用,其实,为政也一样,这不,孔子就说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前提,所以,无论你是从政,还是为学,都是不可缺少的。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三)《论语》为政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学习之初要有美德,学习运用中,美德之用也是无法或缺的。如开篇第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才会使自己像北极星一样,别的星辰都围绕它。就说明了,德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为政之人同样也需要有诸多的美德才可达到,此种效果。围绕德这个主题,《论语》为政篇讲到何为孝,讲君子不器,讲信之重要性,德是为政之源,使看似散乱的为政篇,主题鲜明,条理清晰。在德的主题下,又穿插了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谈论学习的名言,很难和为政相联系,但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都是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再实践,在思考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学与思的结合就没有愚蠢的人。孔子言传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受益终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有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学与思是达到成事目的的必经之路。论语为政篇读后感【第二篇】《孔子》为政篇读后感陈颖初读《论语》为政篇,觉得此篇大部分内容为倡导人之德孝,或为《学而》篇的继承,但读完之后,细而思之,为君子的每一种品行和学与思的能力都影响着一个君主的王业。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算是为政篇的中心句,用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他。孔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施行德政可以得人心,孚人望,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这句话表达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实行德治仁政,天下的人就会发自内心的走向正确的轨道。强调仁政在政治生活的核心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就是德治,而非严峻刑法。“仁”是蕴藏于内的品质,发抒于外而惠及他人因而形成人格力量的即为德。这种人格力量充满了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能使人心归附,就好像北极星,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其他众多的星星都围绕着它。而后,孔子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中举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而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法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法治与德治对比,高下立见清代名家陆陇在《松阳讲义》中曾说:“操术不同,功效各异。路头一差,而风俗由之而殊,气运由之而变,不可不辩也。”这是一样的道理。而为君治国除了政策核心的把握,君主个人的修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君主以孝治天下,而为人臣之孝在于是否遵循了礼。倘若社会上有一种“礼”的文化,所有分子都服从礼,那么,每个人便都是好的了。孔子一生的事业都在礼上,从他小时候的游戏“陈俎豆设礼容”,到他壮年发表政治理想在“君君、臣臣、夫夫、子子”,一直到他政治活动失败了,定礼乐,作为他那“礼的设计”之最后的修订;著《春秋》,作为他那理想的社会中“礼的制裁”之寄托,在他这惶惶的七十三年的生涯中,没有一天忘记过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上,他要求为人子女者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还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这句话意思是说,只有对父母的敬重充溢于心,才能时时处处在眉宇之间、言行之中表现出和悦的神色和敬意。真正的孝不是“有事情,小辈们去效劳;有酒肉,长者先享用”,那些只是表面的敬重。真正的孝是要有爱,内心要始终充溢着敬爱的情感,表现在就是对父母是始终和颜悦色的。《礼记·祭义》中有这样一段话: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不是真正的孝者,很难在父母面前保持着一贯的和悦之色。儒学是从“孝悌”观念出发来实行社会教化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可以说是发自本性的自然之爱,人在父母养育下长大,也自然产生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儒家昭示这种爱敬之心,显发之,扩充之,强化之,使之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情感。道德规范是自觉地、长久有效的信念,如果少时灌输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长成之后即抛之脑后,那就是教化的失败。因而,儒学始终抓住“孝”的观念,把它贯彻于人的一生。“孝”的观念牢固确立,可以帮助其他道德规范的确立,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遗,寄托着父母的殷殷期望,因而自爱自重,不辱没父母,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孝的准绳。如果人们说,亏的某人生了这样一个儿子,这就可谓是大孝。反之,如果“事君不忠”,“朋友不信”,“战阵无勇”等等,为父母带来恶名,那就不能称作孝。孝,礼一脉相承,而后便升华为德,立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孔子自述他的立德过程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立德的长期过程中,大约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一个阶段是从自然美到修饰美,儿童的本性是纯真的,这可以说是自然美,但有了自然美还应该加以修饰,子夏曾对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洵兮,何谓也?”意思是说有了自然美,为什么还要打扮呢?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很理解老师的意思,他以为人有了自然美,还应该用礼仪加以修饰,来培养他的德行,这就是从自然美到修饰美的过程。另一个过程就是,从外在的规范到内心的愉悦。礼仪总是带有某种的制约性和约束性,人们免不了感到礼仪对思想和行为的束缚力量,可是习惯成自然,慢慢的人们会安于礼仪,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所以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能从规范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不再感到规范的束缚,并且无往而非仁。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智者认为仁有利,才提倡仁道;仁者是为了仁而仁,并不考虑它有利还是无利,这也是因为他可以从仁中得到心里的愉悦。到此地步,可以说他已经进入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境界。综上而述,治理百姓根源还在做人的道理上,孔子主张的“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也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该庄重严谨,孝顺慈祥,如此则老百姓就会亲近、尊敬当政者,从而真心向善,努力劳作。《为政忠告》读后感【第三篇】《为政忠告》读后感(2010-8-30)元代张养浩所著的《为政忠告》一书,书中对勤政廉洁的阐述甚为深刻,读之让人感受颇多。当今为官者,如何真正读懂‚勤‛、‚廉‛两字,怎么践行‚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是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考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读了《为政忠告》,体会颇多。张养浩在其所著的《为政忠告》中指出:‚将家云:‘多算胜少,少算胜无算。’不特用兵为然。虽莅官临政,亦莫不尔。‛意思是说,为官从政就像用兵一样,多谋划好过少谋划,少谋划好过不谋划。思考谋划是成事的关键,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多思考谋划更是事关黎民百姓的安宁。张养浩说得好:‚一役之修,一宴之设,一狱之兴,诚能思虑周详,繁略毕举,则民之受赐不浅矣。‛为官者若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