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骨干教师培训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骨干教师培训材料语文2008年10月各位骨干教师:大家好!10月份培训的主题是:背诵。课改以来,借助背诵来增加学生积累量这一途径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对背诵存有为难情绪,进度难以推进;学生随背随忘,感受不到背诵的意义;教师对背诵的指导感到茫然,不知该从何下手……。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背诵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背诵与死记硬背有无区别?……最近,我读了王尚文老师的有关文章,感觉很有启发,现发给大家,期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谢谢!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语文功底深厚与否,跟背诵的质量与数量成正比。(一)什么是背诵何为背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这当然没错,但却并不能令我们满意。因为这一定义似乎允许一边追忆一边念出的情况,而这恰恰是我们认为最要不得的背诵。我们所说的背诵,是指“自然上口,“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背诵。背诵,是在读准字音、句读和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烂读,读得滚瓜烂熟,从而“自然成诵”。背诵的过程,是读者与优秀言语作品反复、持久、全面的对话过程,通过对话读者不断走向文本、作者,彼此视野不断融合,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应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的自然结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反复朗读来实现背诵,必须在有感情地用心地朗读基础上一遍又一遍地读,有意地用心地去读,目的并不在于希望早一点背出来,而是在进一步理解文本、和文本进一步交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背。此所谓会背,不是吃力地从嘴里“挤”出来,而应是自然地从心里“流”出来。要“自然成诵”,必须做到眼、耳、口、脑、手同时协调运动。正如朱熹所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另外,还要诵足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他未规定具体遍数,只是说“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起码该是一二百之数吧,而且,遍数并不嫌多。清人崔述在他的《考信附录》中有如是记载:“述五岁始授《论语》,每一字旁,必朱书平、上、去、人字,使不误于方音。每授若干,必限令读百遍,以百钱置书左而递传之右,无论若干遍能成诵,非足百遍不得止也。既足,则令少憩,然后再授如前。”只有反复地读,“自然成诵”,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运用时才能“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如同从心里“流出来,自然而又圆浑。〖先诵后背,不要急于背。背,是由诵自然而成。〗在语文教学中,不少人混淆了背诵与死记硬背,从而反对背诵。从字面上看,这两者有相同之处——都需要记、需要背。然而,死记硬背作为一个词,其贬义色彩决定了它在语文教学中消亡的命运。死记硬背,指的是某些知识、内容学生不能理解、运用,却强行让他们死板地记住一些术语和定义。死记硬背无论是对掌握一门知识,还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有害的,应该加以反对。我们要求的背诵跟死记硬背显然不同:“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从前书塾里读书,学生为了要早一点到教师跟前去背诵,往往把字句勉强记住。这样强记的办法是要不得的,不久连字句都忘记了,还哪里说得上体会?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为了早点到教师跟前去背诵,“勉强记住”,根本没有自身的体会,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万万要不得。不过,从字面上看,“死记硬背也有其可取之处,这就是记和背要下死功夫、硬功夫。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背诵主要是一种长时记忆,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阶段。感觉记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始印象,它是信息进一步加工的前提。接着,个体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集中注意对某一内容进行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不断的复述、编码过程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记忆痕迹的消退,以便使信息能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保持下来。当信息停留在短时记忆中时,长时记忆便‘复制’其中的一部分,长时记忆是一个相当永久的信息库。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入长时记忆中的言语信息还需要经过多次复习才能长久地保持在头脑的记忆中,否则很容易遗忘。所以,初读言语作品时必须咬准字词,不可误一字、少一字、多一字、倒一字;背诵的过程中各个感觉器官注意力必须充分集中,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另外,背诵要及时巩固,而且巩固的时间以近期为好,之后还要定期温习,如此,才能保持长久不忘。使言语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并保持长久不忘是针对单个背诵过程而言,若把视角放至读书是贯穿人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少年无疑是一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有关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是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宋代学者陈亮云:“童子以记诵为能。”抓住记忆关键期进行背诵,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谈及自己学语文的体会时说:“学语文,名篇不背,人的记忆功能不就退化了吗?读书人应尽量利用人的记忆功能,尤其是中小学生,学语文不读不背是不行的。”正因为少年时期记忆力强,背诵的书到老都不会忘记。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直到暮年还每天读书抄书,但是他说:“随抄随摘随忘记,偏记儿时读过书。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少年这一记忆关键期,指导他们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二)背诵的功能背诵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在汉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符合汉语言的特点与学习的自身规律。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也说,“国语底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由于“偏重心理”,就不能忽视话语主体的认识、观念、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由于“略于形式”,有关语言运用的“法”就未必全部管用,相对比较灵活。然而,灵活又并不意味着语言运用者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任何约束。词语本身的结构,词语和词语之间的结构,什么词能和什么词搭配,什么词不能和什么词搭配,有的时候虽无理可说但有例可循。比如,“说”和“讲”的意思相近,但我们只能“说相声”而不能“讲相声”,否则定会被人家笑话了去;虽然“陈”、“旧”、“老”有义项相近,但只能说“我们吃的是陈米”,而非“旧米”、“老米”或其他的什么米。又如,“白了少年头”,可以在“白”后加时态助词“了”,而“白”一般又不能和“着”、“过”结合;但同是表示颜色的“红”,却可以分别和“着”、“了”、“过”搭配——“红了樱桃”,“他红着脸”,“他曾经着实红过一阵”。有的人认为,要想知道词和词的搭配方法、样式,一定得从理论上告诉学生可以怎么样用不可以怎么样用。这,说来轻松,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怎么办?我们通过口头语言虽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源,然而,要不断美化、深化我们的语文素质,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在积累前人例子的基础上逐渐谙熟汉语的实际运用规则并化为自己所有,做到运用自如。作为“人治”的语言,汉语本身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要做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读者的情感体验、亲身领悟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无声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是贴近作者情感、与之交融的有效途径。通过声音,读者能够更快捷、更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状态、精神世界。背诵作为一个体验、熏陶、感悟的过程,让学生主动置身于感悟渐染的气氛之中,直接感知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气势、风格情味,懂得其中的方法技巧、义理思路,这无疑彰显了汉语本身的特点,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更玄妙、更精彩的汉语世界。1.背诵的语文功能背诵,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深刻地懂得作者为何如此而非如彼运用;更重要的是,将背诵的材料内化成自己的细胞血液,不断丰富充实“内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背诵能够培养和加强学生书面语言的感性经验,通过多次的眼看、耳听、口诵、脑记,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奠定扎实的感性基础,把那些堪称典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烂熟于心,从而为书面表达、口头交际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和养料。茅以升说:“经常背诵古文,使我渐渐掌握了作文的道理,了解了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谙练了语言的流畅和优美。”茅盾年轻时背诵整部《红楼梦》、巴金背诵《古文观止》,这些都为他们后来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朝诗人杜甫,后人评价其作诗写文“无一字无来历”。所谓“来历,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前人已有的经典,不能凭空捏造。熟读背诵无疑为其典故运用、词语化用、章法技巧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随手翻开《杜诗详注》第一册第一篇《游龙门奉先寺》,短短40个字,可从前人寻得“来历”迹象的就多达12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如是说:“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试问,如果没有背诵内化汉魏六朝的文学例子,如何做到“宪章汉魏”,又如何“取材于六朝”,更别说“集大成”了。一朵野花里看见一个天堂,也正是在一个字中我们看见了其背后的浩瀚的语言海洋,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96岁高龄的季羡林的《病榻杂记》,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造诣,彰显着文字后面所积累的厚度。随便读一段话,短短几行,就发现好几处化用前人的经典例子。比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这两句显然源于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的“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和《论语·微子》中的“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可以肯定地说,季老一定曾经背过这两篇文章,并内化成自己的血液细胞,有意无意,运用的时候如出己心,灵活自如。任何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养成、发展,都必须立足于丰厚的语言积淀,接受前人的优秀成果。积淀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多,其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自然也就越高。背诵的过程就是接受、积累的过程。然而,接受本身并不是背诵的最终目的。正如临帖,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像,但在临的过程中要求逐步相像,最后甚至足以乱真。但像并不是临帖的终极目的,像更是为了不像,所谓“能入能出”,“入”是为了更好的“出”,在“出”、“入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背诵也如此。吸纳积累一定数量的前人经典作品,更重要的是为了在不断积累冶炼中优选材料,逐渐孕育创造出自己的语言意境,酿造出一个丰富而又浑融的“内语言”,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杜甫说他自己的写作得益于《文选》的熟读,但他的诗歌却不是《文选》的克隆;他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要“读破”相当数量的前人或旁人的优秀作品,充分吸收,把它化为自己的血肉,创作时才会有神来之笔,而不是照搬或模仿“万卷书”中现成的东西。由于学生背诵、储存、积累的语言材料都是经典的、优秀的书面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以书面语言思维的习惯,并内化成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不断融合、铸造,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在这个过程中,自身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和能力也不断得到深化、提高。2.背诵的人文功能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中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只是一片正在开垦,或者等待开垦的处女地。此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少年的心灵对善和恶非常敏感。可是,为了形成善,要付出许多努力,要点燃美的火花(只有用大火才能点燃一个小小的火花)。恶却是很容易形成的,只要对少年漠不关心,只要既不教善,也不教恶,足以形成恶。”因此,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在少年的心灵中树立起对善和美的理想与追求,构建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且能使其受益终身的精神家园。学生背诵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过程,就是跟着作品一起喜怒、一起爱恨、一起哀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得到充分熏陶,并将人类文明成果内化成自己的精神细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背诵就是为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奠基。正如朱熹所说:“韩退之所谓‘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须有沉潜反复之功,方得……然他大段用功,少间方会渐渐扫去那许多鄙俗底言语,换了个心胸,说这许多言语来。”这里的“换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