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后勤传染病防护知识培训感染管理科2009-7-3行政后勤-院感2提纲院感事件回顾传染病基本知识常用消毒隔离措施行政后勤工作与院感控制职业暴露与防护2009-7-3行政后勤-院感3培训目的了解控制院感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积极参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2009-7-3行政后勤-院感4院感事件-2008年2008年9月西安交大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10月9-18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病房6名患者陆续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0月23,25日又先后报告2名感染患者2009-7-3行政后勤-院感52009年山西省2所医院共20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儿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2009-7-3行政后勤-院感6沉痛的教训—历史上几起爆发事件1993年,沈阳妇婴医院224名新生儿有44名感染柯萨奇B族病毒,死亡13人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292例手术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感染率56.85%,龟分枝杆菌感染1998年福建南平59例肌注部位偶发分支杆菌感染暴发2003~2004年吉林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导致约24例感染艾滋病;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艾滋病2005年,陕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2005年12月11日,安徽宿州眼球事件2009-7-3行政后勤-院感7代价—经济、社会、声誉西安交大院感事件:赔偿近200万元宿州眼球事件:10人手术9人摘除眼球深圳孕妇感染事件:46人索赔2000多万元2009-7-3行政后勤-院感8这些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医院感染与医院各个部门相关院感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感控制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人大通过2004年12月1日实施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9月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8月颁布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洁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3月实施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8年01月01日实施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相关法律法规7、《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2000年4月实施8、《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9、《综合医院建筑标准》国家建设部、卫生部2004年颁布实施10、《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国家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6月11、《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国家建设部、卫生部2002年11月颁布1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4年6月1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2009年4月1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年4月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形势控制医院感染责任重大处于双重环境之下:医院、社会传染病:乙肝、艾滋病、SARS、流感、肺结核、鼠疫疯牛病传染病: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特点: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传染链传播(流行)三要素:传染源-最初病菌微生物所在的地方(病人,医护人员,访客,环境及医疗器材)传播途径-病菌微生物是如何传播的(接触,飞沫,空气传播)易感宿主-可能被病菌微生物寄生和感染的人传染病分类—按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呼吸道传染病:空气、飞沫麻疹、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水痘、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消化道传染病:饮水、食物、被病原体污染的手。菌痢、甲肝、伤寒、霍乱等血液传染病:血液或节肢动物(蚊、虱、蚤、蜱)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体表传染病(接触传染病):直接或间接接触狂犬病、炭疽、破伤风等传染病分类—按管理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淋病、梅毒等。丙类传染病(10种):流感、风疹、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等。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空气传播:微粒子(≤5µ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传播麻疹、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水痘飞沫传播:飞沫核(>5µm)短距离(1m内)移动导致传播麻疹、流感、肺结核、SARS、手足口病等接触传播: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大部分传染病、泛耐药菌感染接触传播疾病的隔离(1)尽可能单人单间(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3)专用的隔离标识(4)限制探视人员接触传播疾病的防护(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戴双层手套及时洗手/手消毒(2)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操作时穿隔离衣飞沫传播疾病的隔离(1)尽可能单人单间(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3)患者病情允许应带外科口罩(4)限制探视,患者与探视者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1)严格按区域流程穿脱防护用品(2)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防护口罩(3)进行喷溅操作时戴护目镜/面罩,穿防护服(4)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戴手套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1)需要特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2)患者病情允许应戴外科口罩(3)限制活动范围(4)严格空气消毒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1)严格按区域流程穿脱防护用品(2)进入病室戴帽子、防护口罩(3)进行喷溅操作时戴护目镜/面罩,穿防护服(4)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戴手套传染性疾病消毒隔离措施院内交叉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没有医务人员可以绝缘于医院感染之外医院后勤管理的特点后勤工作范围广从事后勤的人员多与各方面人员有广泛的接触接触的物品数量多,品种杂,来源广,环节多采购、运输、贮存、供应、使用管理,某个环节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行政后勤工作与院感管理行政后勤工作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分负责人是院感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后勤工作与院感总务部门: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空调系统管理、供应中心、洗衣房、医疗废弃物管理、保洁、运输等设备部门:消毒设备、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基建科:医院建筑设计、规划,科室布局,传染病房设置膳食科:饮食卫生、食物安全、餐具消毒、人员健康状态、卫生知识药剂科:消毒液保卫科:传染病病人留观、运送、隔离(卡桑德拉大桥)财务科:门诊(发热门诊)、病房收费(传染病病房)病案室:出院病历、各种报表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标准预防知识常用消毒隔离措施洗手/手消毒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暴露的处理后勤工作人员进入医疗区要遵循所在区域的相关规定标准预防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措施(空气、飞沫、接触)隔离防护原则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经血液传播、非经血液传播双向防护:患者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最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接触污染物品:戴手套有可能被污染物喷溅时:戴外科口罩、防护镜/面罩,穿隔离衣/防水围裙处理锐器:防止刺伤患者用后物品:采用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重视手卫生手是病菌播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WHO关于手卫生的六个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2、摘除手套后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5、从病人污染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手消毒指征•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常用消毒剂•75%乙醇、0.5%碘伏、洗必泰-醇科学使用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帽子注意对病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保护麻痹轻视,盲目乐观防护过度,悲观恐慌•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用后应清洁与消毒。一般诊疗活动—纱布或外科口罩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口罩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防护口罩注意:佩戴前后清洁双手;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按紧鼻夹口罩中国国家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技术要求》(GB19084-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0469-2004)进行可能发生体液喷溅的操作为呼吸道传染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护目镜/防护面罩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注意: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手套接触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患者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时(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喷溅隔离衣防护服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患者时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疾病患者,可能受污染物喷溅时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房注意:在规定区域使用,离开区域及时脱掉鞋套防水围裙可能受到污染物喷溅时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时举例-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病毒为有囊膜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酒精能杀灭传播方式主要经飞沫和气溶胶传播,也可经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感染预防:负压病房、通风、N95口罩;飞沫传播感染预防: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保持社交距离(1米)防护等级一级预防—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帽子、外科口罩、隔离衣二级预防—留观室、隔离病房、采集标本、处理分泌物等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鞋套、手套三级防护—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二级基础+面罩/全面呼吸防护器国家防控政策的不断调整1、健康教育应是夏季的重要工作(如洗手、少到公共场所等)2、可防可治,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隔离等)3、传染性强,尤其在患病初期(避免人为传播等)4、病死率低,治疗重点以高危人群为主,降低死亡率等5、做好监测,及时发现变异,总结规律等。。。工作人员的防护标本运送人员:A类包装(3层,外喷消毒液):手套、外科口罩废弃物收集人员:隔离区内废物均视为医疗废物,双层黄袋封闭包装,外喷消毒液—手套、外科口罩保卫人员:原则不进入污染区—外科口罩设备维护人员:设备维护最好避开医疗区,必须进入医疗区按相应规定保洁人员:遵守所在区域的防护规定重点:操作后或离开医疗区前有效洗手职业暴露与防护环境:暴露于医院特定环境和社会自然环境中危险因素: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及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因素职业防护原则:硬件—建筑、设施、环境软件—思想上重视、防护制度、措施、重视个人卫生职业暴露(锐器伤)后应急处理措施•保持镇静,按常规脱去手套•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立即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隔离衣等流动净水冲洗污染部位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喷溅所致的污染预防职业暴露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充分了解所接触病人的感染状况对特殊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发生暴露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及报告职业暴露后处理及报告程序报告科室负责人、保健科、感管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报保健科进行暴露评估血清学检测:HBV、HCV、HIV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