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简报第三期西南大学教务处(总第6期)二OO六年十二月三日本期目录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1传统备课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异同……………………………………………6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时代课堂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手段……………………7移情在教学中的运用……………………………………………………………9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13一名教育技术专业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16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19如何用好多媒体课件……………………………………………………………22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23中国为何出不了思想巨人………………………………………………………26美国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292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课堂教学,从产生之日起,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对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探讨,目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目前教育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教育观念纷呈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近20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途径与问题进行审视反思,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需求,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论形成理性认识。基于以上思考,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对我国课堂教学近20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反思反思近20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程,课堂教学发生的积极变化集中表现在: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以及所导致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初步的,但是是深刻的变化。1.在教学目标上所具有的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首先,“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近20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这就是从20世纪70年以前仅关注知识认知,到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基础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因此,反思这20年的发展过程,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这正是在课堂教学观念层面上的一个实质性超越。其次,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正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变革,我国教育工作者基于范围深广的教育实验研究,对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为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成果,在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从过去仅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以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取代了长期以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一目标。这就是: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正是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目前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丰富性。32.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克服旧唯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3.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4.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工作者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探索实验。无论是借鉴模仿,还是带有乡土气息的创造,都展示了中国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生动,“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叶澜)。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一切皆变。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由于观念变革的艰巨性,我们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但毕竟在对原有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在构建以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二、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中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各抒己见,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争论、分歧,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的。1.关于教学的基础性问题(1)什么是教学基础性?对“基础”、“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基础”的不同理解。(2)对教学基础性,当前是应该加强,还是应该批判扬弃?从过去强调知识、技能,忽视了能力发展,现在又走向另-个极端:强调学生发展,而忽视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3)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知识观”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2.关于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实际问题(1)尽可能让学生尽可能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获得体验与间接经验学习的关系问题,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观点,还是有实用主义倾向?(2)教学实践中面向生活实际的目的(价值取向)、内容及形式方法问题。3.关于接受性学习(1)接受性学习是传统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应被批判,还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2)探究性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是“唯一”,还是“之一”?我的看法:4(1)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或基本形态。目前强调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记忆式接受问题,有它的现实针对性。但创新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不是唯一。(2)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能取代。接受性学习基本特点是:(1)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2)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接受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要反映概念、原理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知识的生产者在探索、创造知识的过程中理论思维的过程及研究方法。不仅反映既定的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知识,而且反映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追求开放的多种结论。学生不仅要将科学知识作为认识的条件,而且也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划等号。而探究性学习,其基本特点是:(1)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2)以解决问题为主题。(3)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4)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现代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正是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4.强调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5.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强调规范要求还是自由、活跃6.关于教师主导作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还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持后者论者提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提出要改变教师“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7.是强调继承传统,还是超越创新8.关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而学生小组学习目前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班级教学,需要改造,但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应探讨班级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改什么?如何改?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三、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中国国情: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特征教育观念、思想极为活跃(多种教育观念的冲突、互补与融合)5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二元化经济结构课堂教学改革在若干问题上如何处理好内在关系,把握好“度”?2.构建现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个体与群体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凭籍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借助词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同时还应该看到,教学过程是社会性交往过程。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通过合作与交往才能自觉地建立起来,通过个体与群体交往,从他人身上反观自我,以自我为尺度评判他人,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的能力,不仅掌握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借助于学生主体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掌握凝结在人类文化中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和情感,形成内在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人格。3.在总体上,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两个层面进行首先是教育观念层面学习的本质第一,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引起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根本转变。(1)构建主体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并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促进。(2)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公民要学会生存,有强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读、写、算基础学力,有善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主动学习并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在解决所应付的各种复杂问题中包括课堂学习中,运动场、戏剧表演小组、音乐会等课外活动中显示出自己的重要和实力。另一方面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学生所生活的学校、班级群体,虽然带有模拟性,但仍是一个社会性的群体;学生渴望在群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被老师和同伴所关注,被群体所接纳,并且能在与人友好相处中对他人和群体有所帮助和积极影响。(3)增强体魄及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第二,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的过程,能动的改造过程。第三,学习是-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学习的基本结构要素6现代学习观(现代学习的几个基本特点)课堂教学改革,实质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式。现代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在合作、交往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主动发展自我的过程,基于对学习本质的现代意义的理解,我认为现代意义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下几个本质特征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现代学习的发展观念。一是体现学习的选择性。学生的学习是--种选择性学习,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在以下三方面表现出个别差异上的强的选择性。-是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二是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