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书班发言汇编(9篇)1.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2.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3.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4.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5.坚决贯彻落实依法治军战略展现严格自律、自我革命的新风新尚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法战线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7.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发展和安全8.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9.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深刻认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用科技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赋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可见我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当前,我县粮食产量已经达到天花板,向上增长的空间微乎其微;规模化经营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规模种植面积不多,广大农民仍多以单打独斗种植为主,这些都是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现实因素。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上周日参加的全省业务大讲堂第七期,叶蓁蓁讲师就提到“龙江的农业基础与数字经济有着更高的契合度”,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数字经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放大作用,让科技为农业发展做好乘法。立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在推广良种上下功夫,我们可以借鉴哈达镇鲜食玉米种植案例,广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使我县的农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围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推广良方上下功夫,发挥好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我们前些年探索的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测深施肥等技术,只要是能降低农民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我们都要深入挖掘。还要围绕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大力推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模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让更少的土地释放更大的效益,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断提升收入水平。二、深刻认识差异性对城乡发展的补充作用,将乡村风情与城市文化深入融合发展当前,现代人大部分时间都工作、生活在城市里,但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田园情结,都期望能在一处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放慢自己的脚步、宣泄自己的情绪、修养疲惫的身心。这就是城乡差异性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把城市发展经验套用到乡村发展上来,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永远无法代替乡村的“依依墟里烟”。我们还要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差异性发展上深度谋划,既要在硬件上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又要保留住乡村的魂,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发挥旅游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对冲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距离近、周期短、村屯多的优势,重点打造农家乐、近郊游等旅游产业形态,实现集餐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发展模式。还要创新思路,打造亮点。其实在我们农村有很多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不仅仅有乡土风光、田园风光,还有红色文化,比如东海镇抗联四军诞生地;渤海文化,体现在永安镇锅盔山古渤海国遗址;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鸡林朝鲜族乡稻花节,等等。以文化为牵动,避免同质化开发和建设,打造适宜设置在农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形态,吸引更多的城市群体来到农村,让人们在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将消费留在农村。三、深刻认识生态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两山论”转化为鸡东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鲜明指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永远不是零和博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我县广袤的森林既是生态美景,也蕴藏着经济优势。在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完善生态保护体系,补齐生态保护短板,特别是要推动广大村民从靠山吃山的思想观念向养山护山转变。我县坐拥八大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45.7%(不包含8510农场),这为我们发展碳汇经济提供了极大优势。我县拥有“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自然优势,在做好造林绿化、水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好林投公司这一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与森林景观环境利用等林下经济特色产业体系,提高我县优质林产品的高生态附加值,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绿色成为鸡东经济发展最靓丽的底色。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按照学习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简要谈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心得体会。一、搞懂“为什么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干部群众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宝典”、“营养套餐”,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针”和“方法论”。一是有利于把握发展形势。通过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题的学习,深刻认识当前发展环境所面临的复杂变化,进一步认清形势、顺应大势、发挥优势,科学谋划推进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助推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是有利于找到前进方向。通过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专题的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强军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并对标查找我县在生态环境、武装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三是有利于树牢为民宗旨。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和实践原点,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总之,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强大战略定力、高超治理能力、深邃政治智慧,准确把握“中国之路”的伟大创举、“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中国之理”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鸡东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二、明确“如何贯彻”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是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作为领导干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贯通学习,并与巩固扩大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式,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学出坚定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二是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相结合,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惠民生、谋发展、防风险,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从中找方法、找对策、找答案,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责任担当和斗争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全力抓好分管战线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廉政教育,灵活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定期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做到风险隐患打早打小,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筑牢廉政思想防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最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努力为振兴发展集聚优秀人才。二、突出政治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织是“形”,思想是“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谋划好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内容及时纳入教育主体班次,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要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力破解组织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推动组织工作争先晋位,为鸡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三、夯实组织基础,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要从上到下、全面覆盖。党组织体系的根基在基层,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基层,必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与时俱进、落地生根。随着时代变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深刻地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紧跟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做到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四、抓好队伍建设,把干部人才队伍建好建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选干部、用人才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作风关,把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加强干部培育和管理,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思想、工作、作风、纪律上从严管理,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要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落实“四个体系”为抓手,不断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业务素质,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贯彻人才发展“60条”,不断破除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政策体系。五、抓好组织制度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把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要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既防止“家长制”、“一言堂”,又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要着力完善组织制度体系。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推进构建更加成熟、富有质效的制度体系,同时,把党的组织法规和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具体化,从制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