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测试技术基础-dft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测试技术基础培训培训内容•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测试基本概念•第三章基本测试技术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60年代(软件工程建立前),为表明程序正确而进行测试。1972年,BillHetzel在NorthCarolina大学举行第一次以软件测试为主题的正式会议。1979年,GlenfordMyers《TheArtofSoftwareTesting》提出测试的目的是证伪。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1981年,BillHetzel开设“StructuredSoftwareTesting”公共课1988年DavidGelperin&BillHetzel在“CommunicationsoftheACM”发表“TheGrowthofSoftwareTesting”。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的QA部门。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1996年提出的测试能力成熟度TCMM(TestingCapabilityMaturityModel)、测试支持度TSM(TestabilitySupportModel)、测试成熟度TMM(TestingMaturityModel)。第二章测试基本概念2.1软件测试的定义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2.3广义的软件测试2.4测试方法2.5测试策略2.6验收测试2.7第三方测试2.1软件测试的定义为什么会出现软件缺陷导致软件缺陷最大的原因是产品说明书。软件缺陷的第二大来源是设计方案。编写代码其他其他10%软件产品说明书(需求)56%编写代码7%设计27%软件缺陷的修复费用从开始到计划、编制、测试、一直到公开使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现软件缺陷。随着时间推移,修复软件缺陷的费用呈几何数级地增长。020406080100编制说明书设计阶段编写代码测试发布软件缺陷在不同阶段发现时修改的费用示意图测试模式测试模式测试团队测试组管理员测试组成员测试方法论测试工具测试计划及设计工具测试开发及执行工具测试评估及缺陷跟踪工具2.1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生存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错误。而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阶段是软件的主要错误来源。2.1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的对象•软件测试不等于程序测试。•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源程序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软件测试贯串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2.1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的分类–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按测试策略和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2.1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的原则–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执行测试计划,排除随意性–增量测试,由小到大–周密的测试用例(输入条件(合理、不合理)、预期输出结果)–回归测试–出错统计和分析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软件开发过程各环节的关系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V模型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V模型V模型:需求、功能、设计和编码的开发活动随时间而进行,而相应的测试活动(即针对需求、功能、设计和编码的测试)开展的次序正好相反。成功应用软件开发V模型的关键因素是设计测试案例的时机。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V模型V模型的问题:–误解:“测试是开发之后的一个阶段”、“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实际应用中容易导致需求阶段的错误一直到最后验收阶段才被发现。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W模型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W模型W模型:–测试伴随整个开发周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和设计。W模型应用:–相应开发活动完成,即可执行测试(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即可对需求进行测试)。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W模型W模型未解决V模型中的部分问题:–需求、设计、编码串行进行,无法并行工作。–未将测试流程的完整性表示出来。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H模型测试流程:–测试准备活动: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开发。–测试执行活动:测试运行、测试评估。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H模型H模型:–测试不仅仅是测试执行,还包括其他活动。–测试是一个独立流程,贯穿产品整个周期,于其他流程并发进行。–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H模型应用H模型的意义:–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分离,有利于资源调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体现测试过程(不是技术)的复杂性。–有组织、结构化的独立流程,有助于跟踪测试投入的流向。2.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开发各阶段的测试工作2.3广义的软件测试广义的软件测试是由确认、验证、测试3个方面组成。–确认(validation):评估将要开发的软件产品是否正确无误、可行和有价值的。确认意味着确保一个待开发软件是正确无误的,是对软件开发构想的检测。–验证(verification):检测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是否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要求或期望的结果相一致。验证意味着确保软件会正确无误地实现软件的需求,开发过程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测试:与狭隘的测试概念统一。2.3广义的软件测试确认主要体现在计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也会出现在测试阶段;验证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主要体现在编码阶段和测试阶段。确认、验证、测试是相辅相成的。确认产生验证和测试的标准,验证和测试帮助完成确认(特别在系统测试阶段)。2.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两种测试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了软件的不同侧面,也适用于不同的开发环境2.4测试方法任何工程产品都可以使用以下的两种方法进行测试:–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实现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黑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的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已经过检查。(白盒测试)。2.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输入输出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也可被成为用户测试,主要应用于快速应用开发(RAD)环境2.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法把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是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2.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2.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典型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因果图–边界值分析2.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黑盒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几类错误:–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了的功能?–在接口上,输入能否正确地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2.4测试方法-白盒测试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本身的测试,也可成为程序员测试,主要应用于结构化开发环境应用程序2.4测试方法-白盒测试白盒测试的前提是可以把程序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程序结构盒处理过程,这种方法按照程序内部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每条通路是否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2.4测试方法-白盒测试2.4测试方法静态测试静态测试是指不利用计算机运行被测程序,而是通过其他手段达到检测的目的。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审查等。静态测试并不等同于人工测试,它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作为对被测程序进行特性分析的工具,而只是不真正运行被测程序。静态方法也常常被称为“分析”,静态测试是对被测程序进行特性分析的方法的总称。2.4测试方法代码审查(CodeInspections)代码审查会的过程如下:(1)会前准备:如组织者在会议开始之前把这个程序清单和设计规范分发给小组的其他成员,以便在会议之前熟悉这些材料。(2)会议期间:a.请程序员逐句地讲述程序的逻辑结构。b.根据常见程序错误检验单分析程序。(3)会后检查:把已查出错误清单交程序员,并对修改结果进行跟踪。代码审查关注下列类型问题:(1)数据引用错误(2)数据说明(3)计算(4)比较(5)控制流(6)接口(7)输入/输出(8)其它检查2.4测试方法静态测试阶段的任务:(1)检查算法的逻辑正确性。(2)检查模块接口的正确性。(3)检查输入参数是否有合法性检查。(4)检查调用其他模块的接口是否正确。(5)检查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出错处理。(6)检查表达式、语句是否正确,是否含有二义性。(7)检查常量或全局变量使用是否正确。(8)检查标识符的使用是否规范、一致。(9)检查程序风格的一致性、规范性。(10)检查代码是否可以优化,算法效率是否最高。(11)检查代码注释是否完整,是否正确反映了代码的功能。2.4测试方法静态测试可以完成以下工作:(1)发现下列程序的错误:错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未定义的变量、不匹配的参数;不适当的循环嵌套或分支嵌套、死循环、不允许的递归;调用不存在的子程序,遗漏标号或代码。(2)找出以下问题的根源:从未使用过的变量;不会执行到的代码、从未使用过的标号;潜在的死循环。(3)提供程序缺陷的间接信息:所用变量和常量的交叉应用表;是否违背编码规则;标识符的使用方法和过程的调用层次。(4)为进一步查找做好准备。(5)选择测试用例。(6)进行符号测试。2.4测试方法2、动态测试动态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必须真正运行被测试的程序,通过输入测试用例对其运行情况(即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达到检测的目的。动态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的验收测试和回归测试。2.4测试方法使用静态和动态测试进行结构和功能测试:测试阶段执行人静态校验动态校验可行性评审开发人员,用户√需求评审开发人员,用户√设计评审开发人员√单元测试开发人员√集成测试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系统测试开发人员在测试人员的协助下完成√验收测试用户√2.5测试策略2.5测试策略-测试的数据流2.5测试策略-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软件单元测试的目的是检测程序模块对《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符合程度;软件单元测试依据是《单元测试计划》。2.5测试策略-单元测试软件单元测试由测试工程师编制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及针对程序模块进行多次循环反复的单元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针对单元测试的《软件测试报告》上。若程序模块通过单元测试,则按《配置管理规范》所规定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2.5测试策略-单元测试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边界测试2.5测试策略-单元测试的步骤通常单元测试是在编码阶段进行的。在源程序代码编制完成。经过评审和验证,确认没有语法错误之后,就开始进行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驱动模块:相当于所测模块的主程序。–桩模块:也叫做存根模块。用以代替所测模块调用的子模块。2.5测试策略-单元测试的环境2.5测试策略-单元测试完成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2.5测试策略-集成测试为什么要进行集成测试?实践表明,软件的一些模块能够单独地工作,但并不能保证组装连接之后也肯定能正常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情况下有可能暴露出来,影响软件功能的实现。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模块相互调用时引入了新的问题,例如数据可能没有正确传递,一模块对另一模块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等。(2)几个子功能组合后不能实现预期的主功能。(3)单个模块的误差累计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4)全局数据结构出现问题。2.5测试策略-集成测试集成测试(IntegratedTesting)阶段是指每个模块完成单元测试后,需要按照设计时确定的程序结构图,把它们连接起来进行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称为综合测试、组装测试、联合测试。集成测试的对象:经过单元测试的程序模块间调用关系和接口数据。集成测试的目的:找出与软件设计相关的程序结构,模块调用关系,模块间接口方面的问题。集成测试的测试依据:程序结构设计文档(包括概要设

1 / 1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