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将“担当作为”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近期,《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篇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进一步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立身做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更要筑牢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精神,才能在新征程的大考中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尽显新时代党员干部风采。一、什么是担当,深刻理解担当的时代内涵什么是担当?担当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表现形式,对于不同群体也有不一样的精神内涵。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中,担当作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所讴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理直气壮地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干部,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如果不担当、不作为,没有执行力、战斗力,那是要打败仗的”。担当,是岗位之责、成事之要、奉献之基,体现了对岗位职责的认识和人生价值的境界。眼界要宽。担当的基础是高度的自省自觉,担当的动力源自对发展趋势的思考,源自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敢于担当,就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辨别主次,明确路径。觉悟要高。思想决定品位,觉悟决定高度。担当的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担当的精神实质是献身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勇于担当,就要抛开私心杂念,抱着“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态,时刻牢记身份职责,着力维护公益公利,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格局要大。气度决定格局,目标决定成效。担当的自信来源于脚踏实地的实践,担当的成败在于讲求效率,在于敬畏规矩。忠诚担当事上见,落实见效真本事,善于担当,就要有从我做起的勇气、向我看齐的底气,就要有公正为先的正气、敢于争先的锐气。要坚持少说多做,重行务实。同志们要力争做有大胸怀的人,敢于正视问题而不绕道走,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推诿躲避,善于直面矛盾而不一味上交,敢扛大事,不畏难事,勇对挑战。要做一个理想高远、视野广阔、胸怀大志的人。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做一个想担当而且善于担当、有敢于担当之胆之志,还有善于担当之识之能的人。二、为什么担当,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与政治品格“担当使命”“敢于担当”“强烈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又鲜明指出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旨归,具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回顾党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敢于担当始终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优秀品质。有权必有责,责任要担当,担当的大小,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和勇气。历史上任何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觉地担当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担当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担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民族圆梦,人人有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每个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在这个新的历史进军中,坚定信念,担当责任,彰显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三、如何担当,做担当与奋斗同行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担当系列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断增强担当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提升担当本领。强化政治担当,不负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高度政治定力,是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第一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领导干部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勇立改革潮头,扛起改革担当。当前,我国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滩、闯急流的关键时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需要各级干部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立足改革发展全局,认清责任、主动作为,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必须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期和当前的关系,不断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必须敢负责、勇担当,动真格、用实功,以深入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推进改革,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使改革稳中求进、蹄疾步稳、取得实效。创新主动作为,履职为民担当。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民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为民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是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精神依归,是我们党凝聚磅礴力量的源泉所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责任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的理念,以天下为公,为人民担责,时刻心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努力为党和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坚持以人为本,多做顺民意、谋民利、惠民生实事,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的生命线,把党纪国法作为带电的高压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做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立足本职岗位,恪守职责担当。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敷衍塞责之理。每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赋予了相关责任。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要常思量自己工作岗位的来之不易,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敢于挺身而出,靠前指挥,有胆有识,果断决策,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面对庸懒散奢现象、违法乱纪行为、各种歪风邪气,必须坚持原则,保持本色,敢抓善管,动真碰硬,真正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有敢为敢当的精神,有善做善成的本领,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努力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