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第一篇】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500字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归来,心潮澎湃,感触良多。“复兴之路”透过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种种探索,展示中华民族近170年复兴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个性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获得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为图书馆员的我,我十分关注这次展览中珍贵的文献。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标志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结束。《时局图》深刻地、形象地展示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让中华民族有了新的选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书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崛起,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那里的一件件文献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复兴之路。这天,中华民族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此刻我们面前。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青年党员,在我们的身上就应有历史职责感。国家的复兴离不开科技,思想和文化上的复兴,全民素质的提高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这样国家的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因此我们当代青年必须要奋发图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我的努力为推进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礼貌素质做出自我的贡献,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复兴之路观后感【第二篇】观看了《复兴之路》,唤起了我对历史的记忆,加深了我对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了解和认知。这就像是一副巨大的画卷,一幕幕的从我的眼前展现,诉说着那百年沧桑的变化。中国从黑暗是社会走向如今的光明,是几十代人浴血奋战,不断努力抗争的结果。“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看完《复兴之路》后,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被人们尘封在记忆的深处了。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可想而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当你还泡在网吧时,当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时,当你逃课时……我们可以想想,这一切是如何来的,来的易么?我们这样做对么?对得起谁么?……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此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觉醒,努力吧!复兴之路观后感(3)【第三篇】“复兴之路”观后感这是一个追逐梦想的时代!有你有我,也有他。这是一个复兴的时代。一百七十余年的沧海桑田。一个民族的梦想,是一个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铸成的中国梦。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是距离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贴近的时刻。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然而,170年前的中华大地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直到今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从一个积贫积弱的任人宰割的黑暗时代,迎来了这光明美好的现代化国家,这是何等的幸福与荣耀。无论建国60周年大阅兵,还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不能忘记的使历史,不辱使命朝气蓬勃的迎接明天。这是一个国家挺起脊梁的标志。从历史变迁中真实地触摸到了一个民族的幸福,把自己的努力和国家的前进相融合。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中华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人心中.于是。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泱泱中华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勇敢地走进历史的深处、凝聚共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对待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汉唐盛世,就是我们的根基,5000年的文明就是我们的精神,黄河长江就是我们的血液,13亿人民就是中国屹立在东方的的生命。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复兴之路观后感【第四篇】观“复兴之路”有感“复兴之路”政教片,讲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直到现在170年来;为了一个不变的目标——复兴中华,整个中华民族所走过的迢迢路程。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帝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起,到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在华的傀儡与工具。一个渴望变革的声音在中华大地变得越来越响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彻底土崩瓦解。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然而,同此前一些革命事件一样。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整个中华民族还需要找到一条正确的真正适合自己的能带给自己真正实惠与自由的道路。这条路在那里?人们在寻找,在探索,在期待。正如片中所言“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随着1919年5月4日一场革命的爆发,中国的革命进程正式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盏帮助能通往最终胜利的指路明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列主义的引导下,在大革命遭遇到严重的挫折的情况下,共产党人决定走武装革命的路线“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了”。也就有了毛泽东那句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围剿非但没有打垮共产党人的武装反而让共产党人在这其中越挫越勇,其后两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与三年解放战争也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当毛主席在**上激动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起。中国的人民摧毁了一直压在自己身上的三座大山,从此站了起来,)过上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日子。(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人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大主要敌人形象的比喻为三座大山然而,在新的形势与任务要求下。仅仅完成“民作解放”这个任务是明显不够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早在解放战争结束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做出了经济建设的规划(其中,土地革命既是一项推动革命进程的政策,也是一项解放生产力的重大举措,这在当时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一大半以上的中国而言其政治意义与现实中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从1949年10月1日,到今日,为了新中国也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全体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联合国恢复中国席位,“两弹一星”,98抗洪,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成功抗击非典,08年众志成城救援汶川,2003年实现载人航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以及人均寿命的大幅度提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今年的“十二五规划”,从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现在的工业化国家,从人均8美元的年生产总值到如今突破2000美元。回顾这些我们所已经取得的令人激动的成就,我们必须看到,这一切喜人的成就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各代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与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虽然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挫折(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但也在党中央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挺了过去。而且我们还在奋斗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