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主讲:干武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事关我国政治制度先进性和竞争力,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点,也是当前组织工作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六个重大问题之一进行阐述和部署。2009年12月3日,中央办公厅下发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2009年12月13日中组部又召开落实《规划纲要》座谈会,提出把今年作为《规划纲要》的落实年,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年。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历程和特点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四、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几个重点问题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历程和特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用人机制的改革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从纵向上,要形成分级管理体制;从横向上,要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分类管理体制。用人机制的改革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1986年前,重点是解决干部的新老交替与合作问题,初步提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程序要求;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到1991年,重点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2、扩大探索阶段(1992年--1999年)从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到1999年,着重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考察、交流、监督等干部工作的重点环节、重点内容作出规定,进行初步规范。3、整体推进阶段(2000年--2009年)2000年中央出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后,明确了党政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目标,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干部任用条例》、《公务员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干部人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4、全面深化阶段(2010年12月--)《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又一个分水岭。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从集中统一管理到分级分类管理,干部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有效。2、从单一封闭到多样化选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更加民主公开。3、从主要靠“伯乐相马”到按制度程序选人,选人用人行为更加合理规范。4、从侧重选拔任用到与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并重,改革内容更加全面协调。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工作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到方式方法的全面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场深刻革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分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从更多地注重推进民主、健全制度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并重转变从当前干部工作的实践看,存在着:两个“不够快”,即民主朝前走得比较快,公开透明走得还不够快;基层的实践走得比较快,制度化建设走得还不够快。一个“相对滞后”,即与民主化和制度化相比,科学化相对滞后。2、从更多地注重从面上整体推进向突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转变这些问题突出的有四个方面:一是干部工作民主机制还不健全,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二是竞争择优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缺乏畅通渠道。三是解决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问题缺少有效办法,干部体制机制活力仍显不足四是人民群众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反映比较强烈,整治工作任重道远。3、从更多地注重方法创新向重视制度机制创新转变4、从更多地注重由基层实践推动为主向由上级推动、上下联动转变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中央《规划纲要》对2010—2020年深化改革作出全面规划,上承2000年《改革纲要》,下启今后10年的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第一,正确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逐步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广纳群贤就是要创新识人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努力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人尽其才就是要因事择人、量才任职,把最优秀的干部选配到最关键的岗位上去,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能上能下就是要建立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做到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身份能官能民,使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优进绌退制度化。公平公正就是要保证选人用人的标准、程序、方法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地选拔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充满活力就是要与时俱进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第二,正确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鲜明的政治特色。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之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应有利于加强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而不是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这一标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要把它贯穿于干部工作全过程。三是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针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扩大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公开是扩大民主的前提条件,竞争是选贤任能的有效途径,择优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四是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管理工作规律,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逐步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第三,正确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11个重点改革项目和三个“统筹推进”任务。党政干部制度改革重点突破项目11个1、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2、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3、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4、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范围5、完善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机制6、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7、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8、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9、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10、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11、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三个统筹”统筹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四个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当前任务落实与中长期问题研究探索第四,正确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要求一是实施重点改革任务责任分工和项目化管理二是注重分类指导、统筹协调根据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确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提高改革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三是坚持当前工作、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统筹规划当前要做的事、近期要做的事和中长期要做的事,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四是强调积极探索创新、稳妥有序推进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信心、凝神聚力,以积极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推进改革;又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全面考虑党的事业需要、人民群众期待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四、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几个重点问题(一)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据对问卷调查分析,选拔任用程序中,提名指向权重为89.04%,决定机构意见权重为10.96%。据对298例正科领导干部任用情况调查统计,初始提名者被最后任用的292例,占97.99%。【案例一】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批发”、“零售”干部,创下县内科局级以上干部“不留死角”的卖官纪录,全县100多个单位没一个不给他送钱,科局级以上干部没一人不向他行贿。【案例二】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原区委书记韩希鹏在任期间,提拔干部看似履行程序,集体研究,而实质上提拔谁、安排在哪个位置上,都是他直接跟组织部长说,然后由组织部门准备汇报材料,在书记会上通过后再履行组织程序,结果是“程序上合法中规中矩,本质上体现个人意志。”【案例三】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在主政的短短8个月期间,29次受贿卖官。案发以后,他曾经多次感慨地说到:当书记跟当县长大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因为县委书记是“一把手”,可以说了算。他当县委书记后,预先圈定名单,授意组织部门履行程序,常委会的集体领导也沦为虚设。落实《规划纲要》精神,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确立多元推荐提名主体解决“谁推荐提名”的问题。鼓励多渠道提名推荐干部,根据不同职位特点,实行党组织推荐、组织部门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个人自荐等办法,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定向与非定向、等额与差额推荐相结合,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扩大提名环节的民意基础和群众参与。杭州市:“两轮推荐、两轮票决”两轮推荐: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民主推荐建议考察对象市委全委会民主推荐提名常委会票决建议人选两轮票决: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建议人选市委全委会票决拟人人选舟山市网上实名推荐干部建立网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平台,广大干部群众实名注册通过后,便可开展定向或非定向推荐干部。推荐时注明推荐对象的优点,推荐职位等。二是规范提名形式和程序解决“怎样提名”的问题。领导职位的性质和选拔方式不同,其人选的提名主体、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可以按正职、副职和提拔任用、平级调整、交流任职等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提名方式和操作流程。正职人选的提名原则上通过党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先由领导干部会议非定向推荐近期可提拔的人选,确定预备人选名单,明确具体职位后,再进行全委会成员定向二轮推荐,考察对象建议人选经所在单位民主推荐后确定为考察对象。副职人选的提名发挥多元提名主体作用,通过发布职位空缺预告、多元主体推荐、资格条件审核、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考察对象初步人选。三是合理界定提名责任解决“谁承担责任”的问题。明确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有关同志、推荐人等在干部提名中的责任,建立提名情况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加强对违规提名的责任追究。河北石家庄市“王亚丽造假骗官案”(二)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据我省2009年“万人评组工”调查结果显示,7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有成效的措施是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列第一位。一是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干部,不少于三分之一。二是改进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方法基本的思路是,强化实绩导向,注重能力水平,体现能岗相适,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提高人才遴选的科学性。三是探索多种竞争性选拔方式联合公选即实行市、县联动,统分结合,统一组织、统一宣传、统一考试、分别录用,扩大公开选拔的规模,降低工作成本。分类有限公选即定期按党务、经济、政法等不同职位类别统一组织资格考试,赋予考试通过人员以任职资格,当领导职位空缺时,从具备资格人员中推荐考察建议人选。虚拟职位公选不设具体目标岗位,公开选拔虚位领导干部,选出后再根据领导职位要求和能岗相适原则确定具体任职岗位,也可先安排某项工作任务进行考察了解后安排具体职位。公推直选即在选举类干部的选拔工作中,吸收党代表和干部群众参与,提高选拔人选的民意认可度。宁波市:初选评价在资格审查环节采用量化评价的办法,从报名人员中筛选一部分综合能力素质优秀的同志进入笔试,对公开选拔的程序和方法做了优化。丽水市:“先比能力再考试”把“综合能力测试”作为遴选干部的重要环节,在适岗比选和差额推荐之后,通过对目标岗位推荐人选在领导经历、年度考核、基层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项量化赋分,与适岗比选分综合产生建议提名人选。宁波大榭:综合素质评价在竞争上岗中,将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现任职时间、相关性岗位工作经历、挂职锻炼以及近三年民主测评、年度考核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