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打碎的蛋壳、剪碎的布片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边默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2、简单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发现、假想、假说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问题:(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四、细读课文,深化感悟1、观察世界地图和地球仪,了解课文中的地理名词,特别是找到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形状和几内亚湾凹参考资料,少熬夜!进去的海岸线的形状,看看是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吻合,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2、借助两个蛋壳来演示相互吻合。讨论、交流:鸡蛋壳的相互吻合是可以理解的,而地球上两个板块的吻合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3、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纳格的假想是什么?“大陆漂流”是什么意思?魏格纳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一假想的?4、默读第7自然段,理解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讨论、交流: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说成立,都做了哪些工作?(1)利用剪碎的布片,理解什么是推理。“这几块布原本是一大块儿,现在支离破碎了,你们将怎样去证明呢?”如果几大洲是一块陆地,魏纳格将会从哪些方面去证明呢?(2)魏纳格找到的有力证据是什么?结果如何?(课件理解中龙的推理过程)五、总结布置魏纳格在地图上的重大发现,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想跟魏纳格说什么?课后阅读《新阅读》中《童年的发现》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参考资料,少熬夜!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三、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四、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五、留作业: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的重要意义。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在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2、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课前准备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教学过程一、读题,设疑导入1、板书课题,读题。2、设疑: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二、自读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三、细读课文,观察印证1、一边读课文的相关段落一边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相魏纳格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2、细读第五自然段的“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刚才的观察所得是否相同。四、研读证据,探究过程1、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⑴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⑵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⑶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联系在一起的。五、交流感受,迁移升华1、交流习文的感受和启示:讨论: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交流并归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相关资料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参考资料,少熬夜!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等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移说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学过程:引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参考资料,少熬夜!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问题:(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复述故事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交流地理知识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