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交流心得体会(2篇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通知,从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支组织领导五方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的基础上,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出更强更大效果,切实解决好政策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探索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将学校党组织集体领导和校长行政负责结合起来,既坚持党对学校的有效领导,又充分发挥校长积极性的一种领导体制。早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就提出了在高校系统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要求。2016年6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各校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列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首位。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新时代条件下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是办好中小学校教育的根本保证,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探索完善二、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在于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组织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建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校办学治校必须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必须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带动引领中小学校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一方面,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切实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推动实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纪律规范和制度机制要求。健全完善的党组织机构、制度决策机制是确保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一方面在于探索制定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定期沟通制度,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经常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群团组织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建立和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等。另一方面在于要注重将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组织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解决问题到位。要注重选拔任用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学校党组织书记,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要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等。以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保障促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效果凸显。四、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抓手在于人才培养,要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实践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沿着正确轨道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也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小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中小学校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小学校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和速度,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抓手在于人才培养。为此,一方面,必须抓住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度融合这一“牛鼻子”,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族用,努力克限党建工作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推进力度不强,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创新形式不足等问题,努力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动力,推进中小学校党建从形式到内涵到成效的梯次蝶变,最终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提升高质量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2022年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交流心得体会2800字范文稿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推动中小学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中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党组织和校长的权责关系,怎样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等问题。本刊邀请专家和地方试点学校进行探讨。改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将党的全面领导真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此乃我国办好基础教育的最大制度优势和政治底气。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教育的全面领导,对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全面加强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制新的时代意涵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基础教育在改革发展实践基础上经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相对稳定、成熟的中小学领导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前后经历了七次调整变动:一是实行教职工代表共同履责的校务委员会制,二是实行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的校长责任制,三是实行在中小学普遍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四是实行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五是实行特殊时期的革命委员会制,六是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直至当下中小学正在普遍施行的校长负责制。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在我国曾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随着这一学校领导体制的深入实施,社会各界对校长负责制的阐释更加清晰、全面:它是指确定校长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形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具有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党组织监督等特征。可以说,校长负责制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校长负责制实施至今,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需在全球化竞争中彰显其时代使命与价值。在此背景下,全面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领导体制,赋予校长负责制新的时代意涵。党的领导是一种凝心聚力、奋发向上、创新作为、止于至善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和主导着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进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对中小学教育系统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未来发展变革都将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坚持党对学校管理的全面领导,需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各方面:一要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简约高效的学校管理体制,积极试行学校校长书记一人担两职、党组织成员和校行政成员交叉任职;二要更好发挥党政统筹领导作用,完善社会参与制度,统筹校内外党组织、社区组织、家校组织、学生组织资源配置,支持群团组织承担学校管理职能,共建学校管理共同体。党组织要监管好规划、招生、人事、经费等学校大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认识问题,更是行动问题,要切实把加强党对中小学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横到边”是指学校事务无论大小、主次、轻重都要彰显党的领导,在教育教学、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事务决策等方面不留空白。党的思想引领不能只体现在主题班会、思政课堂上,还要落到教研组等组织中去。“纵到底”是指党要十分重视学校组织的系统建设,着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层干部选任、校长队伍建设等工作,完善“学生一教师一年级主任一副校长一校长”管理体系,保证学校组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能凸显党的全面领导。“全覆盖”强调要真正贯彻面向人人的办学治校施教理念,落实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承诺。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党组织要管好学校大事。发展规划上,党组织要有理性判断和前瞻性思考,站在战略高度规划学校未来,引领学校办学发展方向,整体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落地生根。招生政策上,党组织需统筹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招生政策,监管学校不得通过笔试、测评等方式招生,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竞赛成绩作为招录依据。普通高中学校招生不得违规争抢生源,不得跨区域、超计划和提前招生,严禁招收“借读生”“旁听生”。人事管理上,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原则,讨论决定人才工作政策举措:一是要统筹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建立健全党员“三培养”机制,把教师中的教学骨于、学科带头人培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把党员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为学校管理者,打造一支党性强、作风硬、能力高的党员教师队伍;二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由党组织负责学校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按照规定任免中层干部,依程序推荐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保证党组织在人才干部选用中发挥主导作用。经费使用上,党组织要协调统筹,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和增长;加强预决算管理,不断提升经费使用效益,完善学校经费使用内部稽查、控制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学校重大项目的经费使用需请示党组织成员,全程审计;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加大经费使用考评力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经费使用监管制度。党组织要统筹好编制、权责关系等学校难事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党组织还要管好当下学校面临的难事。当下,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常常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一些部门和机构对学校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压力和负担。面对这类问题,校长常常“人微言轻”,需要党组织跨组织、跨部门、跨单位统筹协调,凝聚政府、社区、家庭多方力量,更好地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目前部分中小学仍存在教师总量缺编、结构性缺编、非教学人员“占编”、教学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导致一线教师数量不足。对此,党组织可发挥统领协调作用,积极协领各类组织对编制问题开展访查研究,厘清问题症结,不让编制捆住教育发展的手脚,鼓励从上到下、从外到内跨层级跨边界协调处理编制问题。同时,以观念转变引领制度创新,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并完善动态调整制度,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始终不断向前发展。对于涉及学校不同部门交叉的工作,党组织要捋顺交叉事务管理流程,做好监督检查、沟通衔接的工作,对于尚无部门负责的融合课程等,要前瞻性地捕捉和指导。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需要把握处理好党组织与校长的权责关系。党组织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书记是学校党组织工作负责人,需负责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兜底工作。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需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由此,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需要党组织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领导力,加强对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常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