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17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微课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学生对缓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缓冲溶液。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教学内容:1、缓冲溶液的定义;2、缓冲溶液的作用;3、缓冲溶液的组成;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重点及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过程:引言:好文档,供参考2/17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知识准备: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盐类水解。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实验引出)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1、缓冲溶液的组成根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以HAc—NaAc为例HAc、NaAc足量。好文档,供参考3/17HAc+H23O+Ac-;+左移3O+抗酸成分+抗碱成分右移-2H2O共轭酸—抗碱成分共轭碱—抗酸成分。三、讨论:NH3—NH4Cl的缓冲原理。四、练习:五、小结:概念: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缓冲原理;六、作业:搜集资料: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第二篇】一、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缓冲溶液的原理和方法,并加深认识缓冲溶液的性质;2、练习pH试纸的使用,资料。二、实验原理弱酸及其盐(例如HAc和NaAc)或者弱碱及其盐(例如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好文档,供参考4/17度上对外来的酸或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另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时,此混合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三、仪器、试剂及其他1、仪器试管,试管架,烧杯(50m1),量筒(10m1),玻璃棒。2、试剂酸:HCl(·L1,·L1),HAc(·L1,·L1,·L1);碱:NaOH(·L1,·L1),NH3·H2O(·L1,·L1);盐:NaAc(·L1,·L1),NH4Cl(·L1,·L1),NaH2PO4(。L1),Na2HPO4(·L1)。3、其他。pH试纸。四、实验内容(一)、缓冲溶液的配制1、分别测定蒸馏水、·L1HAc的pH值。2、在两支各盛5ml蒸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L1HCl和·L1NaOH溶液,测定它们的pH值。3、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L。值,并与计算值比较。4、在一支试管中加10m1·L1NaH2PO4溶液和l好文档,供参考5/17ml·L1Na2HPO4溶液,1HAc和·L1NaAc溶液各15ml(用量筒尽-可能准确量取),用玻璃棒搅匀,配制成HAc-NaAc缓冲溶液。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混合均匀,测定其pH值,井与计算值比较(H3PO4的Ka2=×108)。5、用下列给定试剂设计几种配制缓冲溶液的方案,写出每种试剂的用量(缓冲溶液体积不超过5ml)。用pH试纸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给定试剂:NH3·H2O(·L1,·L1),NaOH(·L1,·L1),NH4Cl(·L1,),HCl(·L1,·L1)。(二)、缓冲溶液的性质1、缓冲溶液的稀释取三支试管各加入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3ml,然后分别加蒸馏水5滴、3ml、30ml,测定pH值,并与原缓冲溶液的pH值比较。观察pH值有否变化。2、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L1HCI,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L1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值。(2)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L1HCl,另一支试管好文档,供参考6/17中加入1ml·L1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值,并--与原来缓冲溶液pH值比较。pH值是否发生变化?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缓冲溶液的性质做出结论。五、实验注意事项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为获得适宜的缓冲容量,要有适当总浓度。总浓度太低,缓冲容量过小;总浓度太高也不必要,一般为~·L1。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一)、预习要求认真预习缓冲溶液的性质,缓冲作用的原理及缓冲溶液的配制。(二)、思考题1、用同离子效应分析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2、为什么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pH值无明显变化?3、怎样配制pH值一定的缓冲溶液?(1)在缓冲溶液中,弱酸的共轭酸盐(基本上是强电解质)会在水中完全电离出对应的酸根离子,大量的酸根离子便会对弱酸产生同离子效应,抑制该弱酸的电离,于是H+便储存在弱酸中,对pH值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好文档,供参考7/17(2)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极其盐组成混合物溶液。少量的外来酸碱可以被他们中和,而不会引起H+的显著改变。(3)强酸培弱碱!强碱培弱酸!最后用ph试纸看下ph值的范围。微课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内容:《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好文档,供参考8/17教学重点: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1、出示一份班级公约。2、揭示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一起走进课文吧!好文档,供参考9/17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3、同桌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三、入情入境,细读感悟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条约,细细品味儿童维护和平的那份决心吧!(一)读第一句话,指名汇报: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二)播放课件,渲染战争场面(1)理解“无家可归”什么是“无家可归”?(没有家,不能回家了。)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2)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三)过渡:只要我们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1)闭眼听读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好文档,供参考10/17样的景象?(2)交流汇报(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适时板书:珍爱)(四)过渡:和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而舒适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和平。为了和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1)自由读七、八句。思考: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2)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我们能怎样做呢?为了大家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句话。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儿童,你打算怎样做?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2、朗诵诗歌《放飞和平》。五、作业布置: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2、你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板书设计:儿童和平条约好文档,供参考11/17向往珍爱和平创造微课教学设计【第四篇】主备人:使用班级:1-22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导入二、什么是逆向思维?“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反弹琵琶”作文学……。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好文档,供参考12/17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2、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条件好文档,供参考13/17很差的情况下,牧师在准备讲道,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反弹琵琶”作文学……》。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没在家,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他无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杂志,一页一页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他把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收拢,我就给你两角五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费小约翰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免得再反烦他。没想不到十分钟,小约翰就来敲他的门了。牧师见儿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图,十分惊讶。他问道:“小约翰,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说:“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收拢,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侯若从反面去思考、去解决,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正是,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方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有“卡壳”的现象,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把通常的思维反过来,在对立的思维道路上打开新局面的思维叫做逆向思维。三、逆向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好文档,供参考14/171、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3、有时,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