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热选8篇】【导读】这篇文档“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热选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一篇】预习◎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的意思吗?这两个成语就出自本文。参考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将领。3.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4.当涂:当道,当权。5.辞:推托。6.务,事务。7.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9.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10.邪:Yé,语气词,后写作“耶”。11.但:只,只是。12.涉猎:粗略地阅读。1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4.及:等到。15.过:经过。16.寻阳:古县名,治现在今湖北黄梅西南。17.今者:如今,现在。18.才略:才干和谋略。19.非复:不再是。20.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21.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22.更:重新。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24.见事:知晓事情。◎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积累拓展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五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翻译提示: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当涂掌事”“但”“涉猎”“刮目相待”“何”等文言词语的含义。2.通过朗读、圈划,理解孙权劝学的过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3.了解“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写作意图。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圈划,理解孙权劝学的过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难点:了解“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写作意图。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3分钟)1.我们已经学习了《为学》,作者彭端淑鼓励他的子侄辈们立定志向,努力学习。今天,我们再学1篇劝学的文章,《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2.齐读课题,说说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劝”。3.围绕“劝”字,你会产生哪些问题?预设:谁劝谁?为什么劝?怎么劝?劝的效果怎么样?4.我们围绕这些问题,来一起学习一下这篇文章。(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思考:文中是谁劝谁?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用笔在文章中划一划。明确:孙权劝吕蒙学习。“权谓吕蒙曰”,积累“谓”的含义“对······说”。孙权是君王,从他对吕蒙的称呼“卿”和自称“孤”可以看出。(“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古时君对臣,上级对下级的称呼。孤:君王自称。吕蒙是一名臣子、武将。孙权对吕蒙的称呼“卿”看出他是一名臣子,从“辞以军中多务”看出他掌管的是军队,是一名武将。《孙权劝学》是作为君王的孙权劝作为臣子的吕蒙去读书。2.那孙权因什么而劝(武将)吕蒙读书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圈划一下。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即“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不仅仅是武将了,还要协助孙权管理政事,所以一定要学习了。(请学生再读一遍)追问1:这句话该怎么读?明确:双重否定,肯定语气,有股不容置疑的国君的威严。“!”表示情感强烈。追问2:那吕蒙去读书了吗?没有。“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推托了。可见,想要劝服吕蒙读书,是一件难事儿。3.那孙权是怎么劝的?圈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明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追问1: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自己说一说。不理解的词圈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翻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广泛阅读,了解往事罢了。你说军中事务多,哪个像我?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追问2:孙权是从哪些方面来劝他的?(孙权得有充分的理由)明确:明确告诉吕蒙读书的目的是增长才干(目标);吕蒙读书是有时间的,是有可能性的(条件);现身说法,告诉吕蒙读书是有效果的(预期效果)。追问3:老师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改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当涉猎,见往事。”哪个更好?(从孙权劝学的态度有何不同?)明确:原句好。先找出区别。改句少了“邪”“但”“耳”这些语气词。原句语气比较舒缓,委婉、亲切、诚恳地告诉吕蒙劝他学习目的是让他增长才干,孙权想让吕蒙心悦诚服,而不是用权力来压制他去学习。同时感受到孙权作为君主的那种大气、圣明。追问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与“卿言多务,孰若孤?”能调换位置吗?明确:不能。如果调换的话,会与吕蒙争锋相对;原文的写法,能避免矛盾。另外,先要解决吕蒙思想上的误区:以为孙权劝他读书是为了让他成为博士。4.“劝”的效果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明确:效果不错。“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年龄比吕蒙长、权职比吕蒙高,听了吕蒙议论后情不自禁地赞美吕蒙,可见,吕蒙经过学习,才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于是决定“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他深交,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5.教师小结:本文写了孙权劝吕蒙读书,他从读书的目标、条件和预期效果这三方面来劝说吕蒙。后来,吕蒙泛览群书后,才略上有了惊人的进步,从一个将才成为了像鲁肃一样的帅才。吕蒙取得的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多亏了孙权的劝说。(三)再读感悟1.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把整篇文章一起读一读。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其他同学旁白。2.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往事中借鉴,对治理世道有辅助作用),命名为《资治通鉴》,主要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3.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作为君王,你会从中收获些什么?作为大臣,你会收获些什么?作为今天的你,会收获些什么?4.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四)作业布置1.整理《孙权劝学》课堂笔记2.改写《孙权劝学》,300字左右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的含义。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与准备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2.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知道这位小英雄是谁吗?对,他就是司马光,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在他的著名书籍《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曾随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后又占领荆州,在麦城生擒关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吴王孙权常识。但他年青时不爱读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孙权多次劝他学习,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辞,还说自己一介武夫,只要会领兵打仗就行了,这不,孙权又来劝学了,这次结果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老师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听清字音,明确停顿)(同学们想不想向老师一样将课文流利地背诵出来呀?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把这遍文章的字音读准了,停顿读清了,文意读明白了,再加上反复诵读,同学们就一定会比老师背诵得更好,大家有没有信心?下面就让我们从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开始。)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开始,生自由读文。2.生试读(其它同学认真听,并在读音的停顿方面给予评价),生评议,师随机纠正。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先自已独立思考,边读边译。后交小组讨论,最后提交全班交流)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1.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善劝肯学敬才)(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要真正要将古文吟诵出来,还需要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把握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的语气,对于不同的文章,我们读出语气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请同学们找出孙权与吕蒙对话两句话,结合标点和人物身份,讨论一下孙权的这三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言为心声,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这一番既严厉又包含关怀的苦口婆心的劝告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试着按照前面的方法,对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也揣测一下,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吕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1.赛读,尝试背诵2、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的目的在于能给后人一些启示,里面的很多人,很多事对于我们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启迪的,王安石先生也曾写过1篇关于学习的文章叫《伤仲永》,同是写学习,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大胆地议议,说说。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3.以《方仲永巧遇吕子明》为题,写1篇想象作文。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建议1、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自读,当堂背诵全文。2、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文章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并能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4、可与王安石的《伤仲永》相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想想方仲永、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5、建议课外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导入法:教师展示三国时期人物孙权、鲁肃、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