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16七下历史复习知识点精编3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七下历史复习知识点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古代史常考易错复习知识点1先秦时期易错易混: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好文档,供参考2/16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8、司母成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10、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依据。11、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天然火,但北京人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这是北京人进步的地方。山顶洞人则更进一步,会人工取火。12、纸出现之前中国书写材料的演进:陶器(刻画符号)→龟甲、兽骨(甲骨文)→青铜器(金文)一竹木简、丝帛(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13、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秦汉魏晋时期易错易混:1、秦国≠秦朝,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而秦朝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好文档,供参考3/16国家,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一个统一的朝代。2、在秦朝开创的各种制度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其最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3、县制并不是秦始皇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出现;秦始皇将县制发展为郡县制并推行全国。4、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根源为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思想。6、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并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国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7、汉武帝“大一统”不叫“大统一”。统一仅止国土,大一统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个方面。8、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做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9、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对儒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但二者的本质相同,即均为文化专制的手段。它们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好文档,供参考4/1610、关于治国思想,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则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易考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列表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统治措施的异同。隋唐宋时期易错易混:1、重要的历史名词:三省六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曲辕犁、筒车、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重文轻武2、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曲辕犁是耕作工具,筒车提水灌溉工具。4、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5、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6、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好文档,供参考5/167、唐太宗时期名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重用:姚崇和宋璟。8、李白:“诗仙”,飘逸洒脱、浪漫情怀;杜甫“诗圣”“诗史”淳朴厚重悲愤凄婉;白居易通俗易懂平易近人。9、阎立本,代表作品《步辇图》,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10、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明清时期易错易混:1、易错的历史名词:八股取士、班禅、驻藏大臣、伊犁将军、金瓶掣签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欧洲。郑和下西洋属于友好交往。4、明朝的“八股取士”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制度,而是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表现。5、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突出君主至高无好文档,供参考6/16上的权威。6、明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族,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族。7、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8、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属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措施;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属于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9、注意辨析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两个有联系的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强化君主专制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才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6-10课2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好文档,供参考7/16州。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4、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1)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2)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四、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好文档,供参考8/16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赵州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二、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诗圣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好文档,供参考9/16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书体书法家代表作颜体顔真卿《多宝塔碑》柳体柳宗元《玄秘塔碑》2、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四、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五、盛大欢腾的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一、辽宋西夏的并立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2)契丹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好文档,供参考10/16胤就是宋太祖。(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3、西夏的建立4、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1)时间:宋真宗统治时(2)内容: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评价:①宋每年要给辽岁币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二、金与南宋的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3、抗金英雄:岳飞郾城大捷好文档,供参考11/16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10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12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①南方战乱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好文档,供参考12/16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2、海外贸易的发展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2)、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好文档,供参考13/16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趁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七年级历史下册标志性事件3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4、唐代陶瓷最为著名的是:唐三彩。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8、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9、研究7世纪中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