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4《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实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实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设想本文教学定位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可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听听作者给我们讲好文供参考!2/24述他山中访友的经历。整体感知教师配乐朗读《山中访友》,学生听读并思考: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交流探讨1、谁能说说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明确:作者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蚂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树等。2、可是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晤他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1)喜欢白云大嫂。作者把白云的纯洁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动亲切,并且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好文供参考!3/24写出了白云用自己的身躯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仿佛感到白云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热情的大嫂,有无私奉献的秉性。(2)喜欢瀑布大哥。他是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报,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现代社会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鲜明的对比(3)喜欢悬崖爷爷。因为悬崖爷爷虽然没有花仙子们美丽,没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种无杂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脑海里,他是那么的高大,充满着智慧,他使我们明白了做人要如悬崖一样,永远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3)喜欢老桥。老桥的特点在于一个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爷爷,无言地唱着历史的歌。世间万物在转瞬间都是千变万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滚滚流水上,散发着古老而坚韧的气息,世间的一切都改变不了它那庄严的姿态,岁月使它渐渐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总是永远保持同一种姿态去默默地为人们服务,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种让人钦佩的坚韧与豁达。4、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吗他们又是怎样交流的明确:李汉荣先生在文章中,已经到了物我交融的好文供参考!4/24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个玄奥而善良的思想,他对大自然的喜爱程度已经远远不是只用眼睛去观赏他们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与大自然的朋友们交谈。然后美读课文。5、在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学生自由谈)(1)我仿佛看到阳光,它射进了树林,大树爷爷们用翠绿的叶子剪刀,将阳光裁成许多块,送给小鸟们,送给小草们,送给每天陪伴树爷爷的小蘑菇们,鸟儿们收到了树爷爷的阳光片,歌声更宛转,小草收到了阳光片,把阳光当作被子,暖暖和和地盖在身上,伸伸懒腰,渐渐入睡。(2)我仿佛听到了风精灵带着一阵花香飞来了,在树林间穿梭,回旋,每一株树都被这奇异的味道陶醉了,翠绿的双手有节奏地摆动着,白云见了忍不住要与他们共舞,呼唤着她们的女儿—雾来完成这个心愿。(3)我仿佛感受到:潺潺的溪水,平静而柔和,忽然,一块巨大的岩石挡住了溪水的去路,这下小溪急了,用整个明镜般的身躯与岩石搏斗,一块碧蓝的翡翠霎时间就碎了,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咚咚的回声漾出连绵悠长的旋律,此时此刻,似乎我也化作一颗水珠,在好文供参考!5/24溪水中欢跳,在岩石上留下可爱的脚印。(4)我仿佛觉得自己真的生了一对翅膀,拍打着飞向那葱郁的白桦林,宝蓝石一样的天空中漂浮着雪一样的白云,它们无忧无虑地飘动,或浓或淡,或聚或散,还时不时地变换形态。在这样的天空中飞翔真舒服,喳喳的云雀在空中微微荡漾,似乎在对我说:小鸟小鸟,我的好妹妹,你在城市生活的好吗快点回来吧,湛蓝的天空依然等着你……。教师结束语: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李汉荣先生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感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课。布置作业把在体会课文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时的美妙想象写下来,课下交流。执教感言:骄傲一点说,我觉得我真正抓住了本文教学的要害!好文供参考!6/24我真心希望我能开心的度过一节语文课,同学们也能开心的度过一节语文课,或许,他们并没有掌握太多的朗读与写作的技巧,可是我知道,在这堂课里,他们是真正喜欢语文的。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尽管教不了太多的东西给我的学生,那么,就让我教给我的学生喜欢语文吧!《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3、了解想象的写法,体会想象的妙用。4、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怀。教学法重点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想象的写法,体会想象的妙用。教学难点了解想象的写法,体会想象的妙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好文供参考!7/24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学过的两篇写景的散文:《春》、《济南的冬天》。2、全班齐读文中导语。二、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投影出示)三、出示课件检察学生预习情况四、朗读课文1、朗读指导。(投影出示)2、学生自由朗读。3、全班齐读。五、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先自学,后小组进行讨论)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2、作者描写这些“朋友”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好文供参考!8/24举例子说明。3、摘抄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加以品味体会。六、分组进行片断朗读七、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八、布置作业1、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好的词语写在你的笔记本上。2、做一份文段阅读巩固课堂所获知识。让学生产生悬念:《山中访友》是否也是写景的散文呢?让学生明确学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学生根据思考题研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总结所学知识。《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好文供参考!9/24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教学建议1、这是1篇写景散文,文中有很多句子体现了作者超凡的想象力,而且韵味十足,得让学生反复地读。2、文中多处运用了想象、比喻、拟人等描写,可结合课文的学习指导学生的朗读和练笔。3、课文学习的切入点很多,本设计抓前后两处带着(回)满怀的好心情展开教学,教师还可以从课题中的友直接切入学习。4、文中描写各种景物时的写法有些类似,教师可以采用举一反三法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不要面面俱到,逐段分析学习主线抓住文中一前一后的两个带着(回)满怀的好心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和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感情,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美,从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好文供参考!10/24热爱。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老桥带着好心情树林带回好心情山泉热爱大自然预设教学流程导入教学揭示课题后,问:看了课题,你觉得作者可能去山中访问谁?字词教学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组织交流: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2、学生反馈,教师板书。3、自由读课文后,师出示几组词语:德高望重津津乐道依然如旧汩汩瀑布栀子花犬吠恩泽细数唱和旋转①自由读指生读,正音齐读。(注意第三行多音字好文供参考!11/24的读音。)②引导理解词语恩泽,谁来给它找个近义词?③你能结合课文给将成语补充完整吗?德高望重的()津津乐道的()依然如旧的()引入:作者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访友,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回来的?1、指名读第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回答。2、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到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你感受到了什么?3、从这两段的哪些词语中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品味:一路月色犬吠、归鸟的环境衬托描写的作用)语言训练点1文本内容:第3自然段引入:作者的好心情源于什么?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和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1、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好文供参考!12/24画一画。2、反馈交流。3、作者形象地把桥比做什么?什么叫德高望重,为什么把桥比做德高望重的老人?4、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桥的德高望重?5、读着这些词句,想象一下,古桥在几百年历程中,都驮过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6、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可是古桥依然屹立着。这正是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齐读)7、小结: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语言训练点2文本内容:第4自然段1、你能用你的朗读带大家走进这片熟悉的树林吗?2、当作者还是孩子时,曾在这儿做什么?当他成年时,他又会在这儿做什么?3、因此,树林里的一切是怎么欢迎我的?4、作者为什么会有把自己变成树这么奇怪的想法?好文供参考!13/245、师: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语言训练点3文本内容:第5自然段(自由读)操作步骤: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你能给句子换个说法吗?2、作者分别是怎么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你能给它分类吗?3、你从作者不同的招呼中读出了什么?4、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说一说。4、小组合作朗读,感受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景物和作者的深厚感情。5、想象写话:我还山中的()打招呼:预设教学流程升华主题,点明中心1、课文实际上是写作者去山上观赏景物,为什么却以山中访友为题,你从题目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好文供参考!14/241《山中访友》一、找近义词。邀()清爽()拜访()依然如旧()知己()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山泉()的溪流()的瀑布()的白云()的云雀()的雷阵雨三、读读句子,想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4、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6、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好文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