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集团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2001-11-06由国家经贸委培训司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团,于今年7月7日一28日在意大利进行了培训和考察。代表团在菲亚特集团(FIAT)所属伊斯沃尔(ISVOR)国际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培训,对菲亚特集团的经营战略、价值观,特别是突出以提高人的能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制订和实施留下深刻的印象。菲亚特集团是意大利一家老牌的家族式汽车制造企业,也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和销售集团,现有职工22.4万人,年生产各类汽车240万辆,年销售额达576亿欧元(约合513亿美元),2000年排在世界500强第47位。面对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为提高集团公司的国际竞争力,20世纪末公司提出了进入新世纪的新的价值观,即:创造价值、使客户满意和以人为本。集团公司将上述价值观分解为以下具体工作原则和政策体系:身为集团(即强调集体一体化,做到全集团一盘旗,用一种声音说话)、廉洁和严谨(工作作风)、热爱并胜任本职工作及坚决地决策(快速反应),超越自我意志(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人的价值并尊重人,及全球化(重点向东欧。拉美和亚洲进军)。通过两年来的实践,集团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已将集团总部提出的经营战略、价值观和政策体系至上而下地灌输到集团内各层管理干部和员工的思想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一、突出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深入持久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经营策略通过讲课和参观考察,我们感到FIAT集团把“发挥人的价值,并尊重人”作为对世纪企业新的价值观之一是极其有远见的。公司新任总裁保罗先生多次强调,员工是企业的生命,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一个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没有一大批适应新形势国际型高素质人才,集团总部制订再好的战略,再好的经营计划都是空谈。因此,FIAT集团从自身发展经验中始终把企业人力资源置于非常突出的战略地位。公司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仅仅是作为口号或一般号召,而是将这一经营哲学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集团公司上层领导强调,要做到客户满意,首先得使本企业员工满意。只有员工满意了,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效力。因此,FIAT无论从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上(如公司总裁亲自过问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并由一位常务副总裁主管,各个基层单位的主管领导(一把手)既是本单位的业务主管,又是本部门人员培训及职业生涯的辅导员),或是在重大战略决策及人员培训工作中,处处体现“突出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的理念。公司董事会在讨论表决重要决策时,如是否并购某一企业或是否在世界某一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财力和技术优势,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分析本集团的人才优势或不足,然后决定取舍。在安排和调整中、高层管理干部工作职位时,都事先充分听取本人意见、爱好和兴趣;在对各级管理人员安排培训时,要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培训课程设计人员,既要考虑组织上对培训的需求,同时也要调查了解参加培训者本人的要求和期望;在对广大技术工作开展技能培训时,强调突出以提高人的能力为基础,突出培训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进工人的操作技能,提高当前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为增强技术工人的可雇佣性”(即使今后被本企业解雇了,到社会上也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等等,从大政方针的制订,到企业的各项制度建设,甚至到具体一个人的工作安排和某一项培训班的策划和设计,处处都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提升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FIAT公司的老总们无不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以人为本’是本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竞争法宝。”另外,新组建的公司高层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未来接班人的培养。3年前,公司实行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所谓“FIATGrade”(集团级接班人)人才培训计划。具体做法是从国内外著名大学商学院中挑选2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先集中到ISVOR高级人才培训中心集中培训学习一个月,然后组织专家组对每一个人的能力、专长、爱好和志趣进行测评和调查,根据他们的表现和个人兴趣,参考其学科专长,分别安排到公司不同业务部门锻炼18个月,然后分3次轮岗(每次都为1年半),4次集中培训(每次约1个月),加起来共5年时间,希望从中培养和打造出一批在5-10年后能担当公司集团一级重任的未来接班人。公司在安排他们到某一部门工作时,让他们担任实职,有职有权,让他们挑重担,接受考验。同时指定所在部门一把手担任他们的辅导员(tutor),在他们完成实习时,这位辅导员要向公司人事部门递交一份对这位实习对象的评估报告,以供人事部门下一步安排时参考。公司在安排他们培训和轮岗时,也明确向参加这一计划的人员交代,一个人能否走到底(即完成五年培养计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努力和现实表现,要看个人的学习能力、不断进取精神和将知识能力变为增加企业现实经济增加值的能力。培训对象与人事部门双方要达成一个所谓“心理合同”,即公司有意培养重用你,但你能否成才,关键还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公司不会给任何人许诺,决不从一开始就把他们内定为企业未来的接班人,而是边培养,边锻炼,边实践,边考验,边提拔。据FIAT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实践证明,在这一批人中,经过2-3年的锻炼和实践,已有少数位校者崭露头角,公司在他们身上虽然花了不少精力和资本,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他们中间一定会出现一批对公司有用的将帅之才。二、以提高人的能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使公司人才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突出实用性和有效性FIAT集团的人才培训有以下特色:一是对培训工作的理论定位准确、立意高、有战略眼光。他们认为,必须把对培训的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看成是企业的资本投资,而不仅仅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FIAT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如果把培训投入作为生产成本来看待,就会导致企业在盈利时不愿意增加成本而对培训进行投资,而在企业出现亏损时又无力进行培训投资。但是,如果把培训投入作为资本投资来看待,就会产生积极的意义:由于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对于企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投资。把培训投入作为资本投资,企业经营者就要讲回报,他就会象对待其他资本投资一样,必然重视培训的产出和经济回报,即重视培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企业的高层领导就会要求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要不断地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培训效果,延伸培训的价值链。由于树立了培训投入是投资的现代理念,菲亚特集团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投入达到年员工成本(工资十福利)的2%以上,2000年FIAT花在人员培训的总投入达到17.25亿欧元(约15.4亿美元)。二是培训必须紧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配合公司的入力资源开发规划,设计和制订科学的、受培训者欢迎的培训项目。ISVOR公司的前身为FIAT汽车技术培训学校,成立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97年FIAT集团的几家培训机构重组联合后成立ISVOR国际培训公司,是FIAT集团内享有独立法人的非盈利机构。根据自身从事60多年企业培训的经历,ISVOR公司的培训项目设计独具特色,他们研究提供的所谓“量体裁衣”式的培训项目,从项目设计、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讲授(培训方法的运用),到培训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监控和培训效果评估,有一套严格、科学、又易于操作的规范化程序。这一项目目前已被视为ISVOR的培训专利,在意大利培训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三是培训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用办企业精神搞培训,培训者自身不断提升自我,以提供优质培训项目赢得客户。ISVOR自成立之日起,集团总部对其实行企业化经营咱支自收的财政政策,集团公司不拨款,不搞优惠政策(木强制集团下属公司的培训任务必须交ISVOR公司承办),完全靠自己闯市场,实行公平竞争。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ISVOR努力开发适应FIAT集团新形势下战略转移和新价值观需要的各种培训项目,不但获得了FIAT公司的90%的培训合同,而且还在意大利全国培训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彻底地改变了以往“卖课程”为目前的出售“培训项目”。改变了以往那种“我讲你听,培训班结束了,培训中心的任务也完成了”的传统模式,变为“把培训课程设计、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后的追踪调查相结合,形成培训、改进、追踪、再培训、再提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新模式。即从传统出售“产品”JProduct)转变为出售“解决方案”(solution人这就是目前西方国家大型传统制造业进军服务业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这样做对于培训机构来说,难度大、投入多,对自身人员素质要求高,但只有这样做,培训才会收到实效,这样的培训项目才能赢得用户,否则,人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资金和时间)去买你的培训服务?四是企业开展人才培训不是孤立进行,必须与建设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企业密切结合,彻底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形成人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树立新理念.不断扩充和提升个人能力的风气。是否建立培训激励机制是能否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关键。在FIAT集团内部,由于集团总部提出要把FIAT办成学习型企业,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转变成能力的巨大价值,从而在公司上下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氛围,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为了明天比今天过得更好,为了自己比别人干得更出色,为了有更多的晋升和进步的机会,人人都争先恐后地争取培训机会,或自学(在FIAT集团各业务部门、各企业,甚至每个车间都有由ISVOR培训中心统一设置的“学习角”(learningpoint)。FIAT的职工和干部,白天干活,晚上到培训中心参加各种课程的培训,学技术。学管理、学外语已在全集团蔚然成风。FIAT集团的学习风气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意大利企业界乃至社会上享有盛誉,不少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甚至政府部门、民间机构都把FIAT董事长视为意大利的企业名星和国民的楷模,把FIAT公司及其生产的汽车看成是国家的成绩和骄傲。作者:李为民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