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用人之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用人之道—《三国演义》世界上最宝贵的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才。奇迹要靠人才去创造,光辉的业绩要靠人才去建立,灿烂的未来要靠人才去书写。先秦时期,孔子明确提出“举贤才”的主张;墨子在《尚贤》一书中说:“贤者为政则国治,愚者为政则国乱”,“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人才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并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善于用人的政治家,他在赤壁战败之后,多次下求贤令,注重用人唯才,实行“唯才是举”,不管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甚至是“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国用兵”本领的人,都一律加以任用。朱元璋认为,“贤才,国之宝也”,“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也”,“人君之能政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贤才不备,不足为治”。总之,凡是昌盛时代,必然是人才涌现的时代;凡是兴旺发达的国家或民族,必然是能够吸引人才的国家或民族;凡是卓越的领导者,必然是善于用人领导者。汉高祖刘邦,他起于一个亭长,论本事也没有什么文凭或杰出的地方,他之所以能在秦末的混战中终于夺得天下,关键就在于善于用人。他大不定期天下之后,在积阳南宫置酒大宴群臣。他说:“列侯诸将无敢隐联,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达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肖何;库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说:“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就告诉我们,得人才就能得天下,善于用人,就能惟弱胜强,转败为胜。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他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科不这决策和善于用人,英国陆军无帅蒙哥马利说:“我的工作时间也许在三分之一用于人员的考虑上。”明朝游击将军何良臣说:“任力者劳,任人者逸。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日张,握其纪则万目起,虽治千百万众,何以劳为。故曰:任人者多而不劳。”他说的“任力”就是只用一已的力量,“任人”就是善于使用人才。他认为善于使用人才,就象抓纲举目那样抓住了关键。虽然统领千百万大军,但举重若轻,治众如寡,收“多而不劳”之效,这的确是非常高明的领导艺术。在《三国演义》这部形象的兵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那个时代军阀争战的史实和壮观场面,而且能够在如何使用人才上得到深刻的启增添。刘备前半生东奔西走,一无所成,搞到最后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原因何在,没有人才,手下只有关、张二人,成不了气侯。后来,得“伏龙凤雏”相佐,又有“五虎上将”效力,才迅速取得了西川为根据地,才有能力和孙权、曹操抗衡。袁绍号称谋士如云,战将如雨,文有田丰、沮授、许攸、审配,武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文臣武将,齐聚帐下,人才济济,但是袁绍却失败了,原因何在,不会用人。那么从《三国演义》我们能够悟出哪些用人之道呢?大而言之,有如下六个方面。一、宽容大度,不嫉贤妒能俗话说,将军肩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很大度量。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当刘备问到袁术、袁绍,何足持齿。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导的人能以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胸怀度量待人接物,自然就能够见人之长,容人之长,学人之长,用人之长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自然就能够见贤国民齐,见恶思改败,反省自求,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自然就能够奖掖先进,提拔贤能,以任用贤才为荣,以收罗奴才为耻。我们看过《水传》,梁山上的第一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见东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来反奔,他想,我是个不及弟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宋万来此落草;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他是京师八十万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不若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这王伦就不是一个好领导,因为自己没本事。便嫉贤妒能,容不得比自己有本事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武大郎开店,个子高的别进来,这怎么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呢?《三国演义》中的袁绍,手下人才众多,门生故吏遗天下,因为有这样的优越条件,所以在讨伐董卓时,被十八阵诸侯推为盟主。但他有王伦那样的毛病,容不得部下比自己高明,所以最后是损兵折将,家破人亡。话说在二十四回中,曹操兴兵攻打徐州,刘备势单力薄,向袁绍求救。袁绍因小儿子生病,形容惟悴,衣冠不整,无心出兵。谋士田车说:“今曹操东征刘备,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袁绍说“我心中恍惚,恐有不利”决意不肯发兵。田丰以杖击地曰:“遣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异惜哉”。跌足长叹而出。后来曹操攻下徐州,刘备逃到袁绍处,要求他出兵,他不加考虑就同意了。这时田丰劝说道:“以前曹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此时进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以久待之,待其有隙而后可动也。”袁绍不听。田丰又说:“若不听臣言,出师不利。”袁绍大怒,将他逮捕下狱。在官渡失败后,军中将士都说,若听田丰的话,我们怎么会遭这等大祸。袁绍自己也十分后悔,说:“吾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将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遂命使者拿他的宝剑先往冀州狱中杀田丰。田丰在狱中,狱吏来给田丰贺喜,说袁绍不听你的话,大败而回,你一定要受到重用了。”田丰说:“那我就要死了。”狱吏说:“人人都在为你高兴,你怎么说要死了?”田丰说:“袁绍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他临死之时说:“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所谓“外宽而内忌”,就是表面做得很能容人,实际上是不能容人,得罪了自己的人不能容,比自己见识高明的人不能容。该不该征伐曹操,田丰的见识比袁绍高明,连狱吏按照一般逻辑推理都认为田丰应该受到重用,可是衰绍却把他杀了。书中在杀田丰时有后人诗曰:“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粱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曹操在这方面却远远越过袁绍,他因此能够扫平北方。定鼎中原。曹操北征乌桓时,许多人提意见说。远投沙漠。道路崦岖,人马难行,难以成功。曹操不听,率大小三军,车教千辆,望前进发。果然沿途黄沙漠漠,狂风四起。且又天气严寒,军无粮草,杀马为食。凿地兰四十丈,方得水。曹操得胜回来、后,重赏先前提意见的人,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夭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言。”曹操开始并没有估计到有那么多困难,部下估计到了,说明部下在这点上比他高明;他虽然成功了,可他并没有因自己的成功而掩盏自己见识的短浅,因此他不仅重赏部下,而且还鼓励部下今后有比自己高明的见解仍然要大胆地提出来。这要放在袁绍手里,不把部下奚落一顿就算不错,那里还会有什么奖赏。曹操的度量胸襟何等的宽广博大,真不愧为“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对比自己高明的部下能够容纳,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在,最难的是对得罪过自己的人才能够容纳。曹操在这方面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在宛城大战张绣时,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和大将典韦,为救他的命。都被张绣杀死了,就这样,曹操自己的右臂还是在乱军中被淹矢所中。这一场在曹操的战史上是极大的耻辱,张永年反难杨修一回中,张松就曾经以此嘲笑曹操的无能。后来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劝告投降曹操,曹操存王霸之志。释个人之怨,将拜于阶下的张绣扶起,拉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遂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并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张绣对曹操的宽容大度十分盛激,他在后来的作战中,为曹统一北方建立了汗马功劳。再比如文学史上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来在袁绍手下工作,袁绍征伐曹操的檄文就是他拟写的。书中第二十二回全文收录了这篇檄文,文章说曹操是秦朝赵高,汉朝吕党,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割翱元元,残贤窖善,刑赏由心,败法乱纪,贪残酷烈;甚至把他祖父、父亲都骂了个底朝天;号召州郡各整义兵。扫灭曹操。按说这陈琳是罪不容诛,可是曹操活捉他以后却说:“你以前为袁绍写撒文,历数我的罪状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辱骂我的爷爷和父亲呢?”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看这陈琳气焰比较嚣张,都劝曹操杀了他,可是曹操爱他的才华,并不计人过错,不仅没杀他,还命他为从事。二、虚心纳谏,集中群体的智慧古人讲,众志成城,众智戚谋。领导者只有虚心求教,从谏如流。才能把部属的智慧发挥出来,才能在才智上胜过敌人,才能形成一个思想活跃,心情舒畅,生气勃勃的战斗集体。同心协力,克敌致胜。作风不民主,独断专行。不仅使大家的才能和积极性受到压抑,甚至还会造成志士寒心,在组毁上离心离德。楚霸王顼羽摘一言堂,结果使许多人才流失。韩信在项羽手下,曾“教以策干顼羽,羽不用”,而“亡楚归汉”,把将兵多多益善的大将送给了敌人;谋士范增也是因为顶羽经常不斩自己的意见,甚至被怀疑“与汉有私”,愤而辞官回乡。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一个多有后,军力渐乏,粮草不支,想放弃官渡退回许昌,但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写信向留守许昌的荀或求救。荀或回信说:“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伉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荣阳、成皋闻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丽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听从荀或的意见,果然在官渡大败袁绍。诸葛亮南征时,听从马谡的“攻人为下,攻心为上”的建议,经过七六纵七擒,终于制服了孟获,稳定了南方。可是在他出祁山北伐中原时,因为过于谨慎小心,没有认真虚心地听取魏延的意见,以致劳师靡财,坐失良机,结果出师未捷射先死,留下千古遣恨。第九十二回,诸葛亮率兵前至沔阳光时,魏延建议说:“延愿得五千精兵,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魏军若听说我到,必然弃城望横门而走。我却从东方而来,丞相从大路进兵发,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剐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诸葛亮说:“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优不胜。”遂不听魏延之计。这个意见其实很好,后来司马懿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肯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这么好的计策不用,对北伐大业是个很犬损失不说,也挫伤同部属的积极性。魏延当下昕了诸葛亮的反对,心中就快快不悦,这当然说不上更好地发挥魏延的才能和积极性了。吕布人才出众,武艺超群,更兼有跨下赤兔马,手中方天戟,勇猛无比,无人可敌,可是他在战斗中的取胜并不能挽救他在战略上的失败,最后在白门楼被曹操擒杀。其原因是不能很好地斩从谋士陈宫的意见。当吕布退守下郅,曹操领兵追来时,陈富献计说:“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棚未定,以逸击劳,无不胜者。”吕布说:“吾方履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蒋酒水矣。”过数日,曹兵下寨已定,吕布白白丧失了战机。曹操在下邳城下与吕布对峙时,陈宫又献一计:“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我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我引兵击其后;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犄角之势也。”但昌布誉杰妻妾。踌蹰来决,三日不出。陈宫一再提醒。吕布却说:“远出不如坚守。”眼看情势越来越危急,陈宫又献最后一计:”近闻操军榱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往断其粮道。”吕布经不住妻妾的哭泣挽留,反对陈宫说:“操军粮至者,诈也。操多诡计,吾款敢动。”吕布就依仗有方天面裁和赤兔马的匹夫之勇。未能虑心听取陈宫的意见,发挥出陈宫的才能,因而落了个束手被擒的可悲下场。三、用人不疑,给予充分信任用人,必须给予信任,如果不信任,就很难发挥人才的优势。用人不疑,就是既任之又信之,放手主他在职权范围内自主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