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1.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2.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3.听力语言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4.肢体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5.智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6.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7.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十一五实施方案8.9.10.11.12.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13.14.15.16.17.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一、背景——社区康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复事业发展模式,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广大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康复服务工作实施面在市辖区达到516个,在县(市)达到1063个。实践证明,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基本手段。为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二、任务目标——全国80%的市辖区和70%的县开展规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使各类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依托各级各类康复机构、社区和家庭,为2000万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三、主要措施1.建立(1)组织管理——加强政府领导,完善省、市、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制定康复保障措施,组织制定并实施社区康复计划。——街道、乡镇残联协调有关单位,统筹考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康复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社区康复员,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2)技术指导——调整和充实各级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组,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推广实用技术、培训人员和评估康复效果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省级、地(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扩展康复业务,扩大服务领域,发挥技术示范和指导作用。——整合当地康复资源,县(区)建立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并发挥普及知识、人员培训、社区家庭指导、咨询转介等服务作用。(3)社区服务——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范围,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同时,发挥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设施、福利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工疗站、残疾人活动场所的作用,建立适应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康复站,形成社区服务网。以社区和家庭为重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2.——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要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情况等。——乡镇和街道残联指导社区、村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档案。——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更新统计汇总数据并按要求上报。3.——将康复医学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设置康复医学课程,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建立康复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形成康复技术骨干和师资队伍。——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适合当地的康复人员培训规划、培训制度和效果评定办法。采取多种形式举办社区康复管理和技术培训班,建立资格认证及上岗制度,形成稳定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积极争取政府对社区康复工作的投入,为社区康复站(点)配备必要的康复设备,完善工作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开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康复工作,应用适宜技术,提高训练质量。4.为各类残疾人提采取机构训练服务和家庭训练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城市以社区、农村以乡镇为平台,针对各类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残疾人亲友培训、简易训练器具制作、辅助器具服务、咨询服务和转介服务等多种康复服务。同时,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预防各种残疾的发生。1.中央经费:主要用于全国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标准、组织协调培训人员、统编教材和普及读物,示范典型推广、检查评估和国家下达社区康复任务地区的补贴。2.地方经费:用于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人员培训、康复机构建设、组织协调以及对贫困残五、检查统计1.检查2008年进行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期检查,2010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2.统计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报表的要求,上报统计报表。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有视力残疾人900多万,白内障是首要致盲因素,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贫困患者手术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我国有低视力者500万,80%有康复需求的低视力者难以得到康复服务;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尚未普遍开展。——“十五期间,全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万例,其中贫困患者施行免费手术万例;为余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在上海等10个城市进行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试点。为进一步做好视力残疾康复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二、任务目标——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50万例,其中贫困患者免费复明手术35万例,人工晶体植入率达85%,推广建立白内障无障碍市、县。——为25万名贫困低视力者免费配用助视器,培训5万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在地(市)级以上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建立300个低视力康复部。——对6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三、主要措施1.——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做好眼病筛查、知识普及、白内障患者手术转介工作。——在城市医院眼科、复明中心为具备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90%。——在农村,加强县级医院眼科建设,提高诊疗水平,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7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残联要重点组织做好贫困患者就地就近接受免费复明手术工作,组派医疗队赴边远、贫困、发病率高、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巡回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95%。——凡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按规定对白内障手术费用予以报销;贫困患者手术费用,纳入城市、农村医疗救助范围;中央和地方组织开展贫困患者专项救助活动。——推广建立白内障无障碍区,形成白内障防治工作长效机制。2.低视力康复——卫生、教育、残联等部门要将低视力康复工作纳入职责范畴,各司其职,形成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各级残联负责组织贫困低视力者验光配镜工作。在地市以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设立低视力康复部,开展低视力验光、助视器验配和使用训练及助视器展示和供应服务。——市级(含县级市)医院眼科普遍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做好低视力检查诊断、助视器验配、训练指导、转介服务和随访等工作。——盲校开展低视力儿童家长培训工作,并对全国特殊学校(盲校、盲聋合校)在校白内障盲生及低视力学生进行康复。——引导、鼓励眼镜店设立助视器销售专柜,提供验光、助视器验配和使用训练服务。——社区开展低视力防治宣传教育活动,负责低视力者康复需求调查,开展儿童家长培训。——各级残疾人用品用具站会同有关单位,扩大助视器供应品种和数量,提供信息服务,形成助视器供应服务网络。3.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社区及家庭,针对不同年龄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单位,为盲人提供定向行走辅助用具。4.培训技术人员——全国和地方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开展技术培训,为各地培训眼科、低视力康复技术人员、盲人定向行走训练骨干。——编写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做好基层培训工作。5.开展视力残疾防治与康复宣传教育——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爱眼日等活动。——发放普及读物、宣传画册、教育光盘、知识读本等,传授视力残疾防治与康复知识和方法,提高防治和康复效果。四、经费1.中央经费:国家对白内障复明手术、低视力康复、盲人定向行走工作给予补贴,用于贫困残疾人筛查及手术补贴、购置导盲用具、组织协调、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登记统计、数据库管理及白内障无障碍市、县补贴。2.地方经费:用于贫困残疾人筛查和手术、组织协调、组派医疗队、登记统计及白内障无障碍工作补贴。五、检查统计1.检查2008年进行视力残疾康复工作中期检查;2010年全面检查验收。2.统计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报表的要求,上报统计报表。听力语言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约80万,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目前尚有50%的聋儿因贫困无力配置助听器,80%的成年听力语言残疾人不能及时得到听力康复服务。——“十五期间,全国对万名聋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万名贫困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培训专业人员名;形成了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为技术资源中心,以省级聋儿康复中心为骨干,以地市级语言训练部为依托,以926个县、乡、社区语训班点为基础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为进一步做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二、任务目标——对8万名聋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1万名贫困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并补贴康复训练经费。——对8万名聋儿家长进行培训。——开展成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试点。三、主要措施1.加强组织管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审定任务指标、工作计划,组织考核验收。——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承担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定期考核。——地方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本地区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考核验收。2.建立完善聋儿康复服务网络——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省级聋儿康复中心、地市级语训部要发挥技术资源中心作用,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基层聋儿康复工作;卫生、民政、教育、残联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县级语训班(点),就地就便开展聋儿康复训练。——按照《省级聋儿康复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完善省级聋儿康复中心建设,健全听觉康复、语言训练和社区指导三项业务功能。——坚持社会化工作原则,引导、扶持、规范社会兴办聋儿康复机构。3.开展成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试点——选择有条件的聋儿康复机构改设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部、班),面向成年听力语言残疾人,开展耳聋预防宣传、听力筛查、康复咨询指导、助听器验配等工作。——地(市)级(含)以上聋儿康复机构,每年以组派小分队的形式,为社区和基层的成年听力语言残疾人提供康复技术服务。4.开展贫困聋儿康复救助——国家对1万名贫困聋儿进行专项救助。全国聋儿康复协调组办公室负责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级残联会同聋儿康复机构负责贫困聋儿摸底调查及审核工作;有条件的聋儿康复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助听器验配工作,并对贫困聋儿进行康复训练。——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贫困聋儿的康复救助投入,利用多种形式,广开社会渠道,扩大贫困聋儿受益面。5.加强行业管理,保障听力语言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听力技术专业人员及语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听力技术及语言训练服务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从业机构管理。——加强助听产品的监督检验,确保质量。——继续发展听力技术服务及语言训练专业学历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在岗培训。6.以“爱耳日、“助残日为契机,组织宣传活动,发放普及读物、宣传画册、教育光盘、知识读本等,传授耳聋预防与康复知识;在农村偏远地区,利用广播、电视,普及宣传,提高公众听力保健及防聋意识,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四、经费1.中央经费:国家对聋儿康复工作给予补贴,用于聋儿康复训练、家长培训补贴、贫困聋儿助听器验配及康复训练补贴。2.地方经费:用于聋儿康复训练、家长培训、贫困聋儿筛查、组织协调、组派小分队、登记统计补贴。五、检查统计1.检查2008年进行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中期检查;2010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2.统计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报表的要求,上报统计报表。肢体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有肢体残疾人877万,半数以上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功能。据调查,我国0-6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43.4万名,每年新增6.2万名。肢体残疾儿童中约有13%需要进行矫治手术。肢体残疾人、特别是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的康复状况亟待改善。——“十五期间,采取机构训练与社区、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万名肢体残疾人、万名脑瘫儿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