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设计【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设计”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课主要想通过提供适量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学习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一个概念:联系的含义。2.理解三个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3.把握一对关系:事物的客观联系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看图片资料,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逐步树立唯物辨证的世界观,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2.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联系,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难点: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四、教学方法:通过事例探究、讲授分析、合作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五、教学课时:1个课时六、教学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参考资料,少熬夜!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唯物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本原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本课通过同学们的共同探究明确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小组合作游戏:小游戏:每大组的同学推选出一个代表,要求反应快,书写工整,上来完成俗语填空。不知道可以求助本组同学,本组同学直接口答传授。以先答完而且正确的组为优胜组。问题:以上成语、俗语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略)教师: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即联系是普遍的。屏幕放映:探究1.课室外的花草开得如此灿烂,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回答:(略)教师:花草的灿烂既得益土壤阳光等外部条件,还得益于花草本身的根茎叶等内部条件。所以说,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联系的普遍性:1.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孤立的事物存在屏幕放映:探究2:有人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那么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种说法对吗?如现在的你和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有联系吗?学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略)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屏幕放映:探究资料3:网上流传的关于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8有关,如何看待这种推测?学生回答并得出探究结果: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固有)联系,切忌主观臆造联系参考资料,少熬夜!二、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屏幕放映:人为事物的联系图片探究资料4:人为事物的联系为什么是客观的?学生交流:(略)教师:分析原因:1)人为事物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主客观条件2)就联系的产生过程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3)就实践的结果来说,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屏幕放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出台相应政策,加强合作,应对危机。探究5.面对客观联系,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学生结合事例说明略)三、联系的多样性1、联系的多样性表现:(1)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2)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3)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4)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教师提出问题: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同时又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如何把握事物联系的各种条件呢?学生举正反方面事例说明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事物联系的各种条件?2、联系多样性的基本要求:1)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不可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2)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课堂练习(见课件)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1.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客观性(自在联系、人为联系)(切忌主观随意;发挥主观能动)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即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参考资料,少熬夜!“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这一框题中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分别是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来阐释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它贯穿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全过程,又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为以后学习发展、矛盾打下基础,在整本教材中,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结合本框题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1、识记理解联系的含义。2、理解联系的特性及其方法论要求。[能力目标]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四、教法和学法1、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哲学这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哲学的方法;他们经历并积累了一些社会实践经验,对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内容。2、教法教法: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达到本框题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图表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活动等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学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参考资料,少熬夜!“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学习: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提炼概括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探究学习:通过直观演示情景再现,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达到深刻领会并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五、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5分钟左右)用最新的时事材料日本大地震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探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地震海啸?地震海啸又带来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经过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引出讲授新知的环节(二)讲授新知:(25分钟左右)1、联系的含义接着结合日本大地震的发生都产生了那些联系,出示多媒体图表让学生分析概括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指出:哲学上就把这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联系。这样既彰显了新课改精神,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然后结合最新时事材料“成也双汇,败也双汇”让学生探究思考世界上有没有同任何事物都毫无联系,绝对孤立存在的事物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没有联系具有普遍性,引出要学的第二个问题2、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的形式得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双汇集团的事例:得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关注民生。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多媒体出示第三个探究思考: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联系着,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为什么?设立此探究思考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参考资料,少熬夜!行“普遍联系是绝对的,但同时事物具体的联系又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这一结论的教育。接着多媒体出示探究思考四:有人认为姓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福娃和灾难之间的联系是不是事物的真实联系?设置此探究活动的目的在于告诉学生: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导出下一个问题:3,联系具有客观性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的形式得出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接着课件出示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和QQ聊天的图片探究思考: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经过学生自主阅读和热烈的讨论得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个难点问题轻易的就被攻破。然后出示第六个探究思考:找一找日本大地震存在的联系形式?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引导点拨得出: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引出要学习的最后一个问题4,联系具有多样性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的形式得出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课件出示形式:现象、本质;必然、偶然;外部、内部;直接、间接的联系„„方法论意义:做事情要求我们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三)课堂小结:(5分钟左右)指导学生浏览教材,师生共同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重难点,增强认识,升华情感。课堂小结和板书设计力求达到一致。(四)课堂练习:(10分钟左右)随堂练习主要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为目的,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五、板书设计(略)六、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