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性III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牙性III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恒牙期牙性III类错合(ICD-10:Z46.4)正畸治疗ICD-9-CM-3:24.710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后牙近中关系、前牙反合、面型基本正常。2.X线表现:头颅侧位片显示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正常、上颌前牙位置偏后、直立,下颌前牙前凸或唇倾。(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牙性III类错合畸形,通过减数矫治解除前牙反合矫治磨牙关系。治疗方案:1.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2.拔除上颌第二、下颌第一双尖牙.(四)标准治疗时间24~30个月。(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牙性III类错合(ICD-10:Z46.4)疾病编码。2.恒牙期,治疗方案为拔除四个双尖牙(符合上述两种拔牙方案)者。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正畸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存在以下情况的不能进入路径:1.有影响正畸治疗的其他疾病如全身系统疾病、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的患者不进入该路径。2.存在严重错位的牙齿,如尖牙助萌、磨牙直立、后牙锁合、磨牙压低等情况时不进入该路径。3.存在骨性开合、骨性后牙反合的患者不进入该路径。4.存在牙齿缺失或严重损坏需要拔除其他牙齿的患者、替牙期牙性III类错合患者不进入该路径。(六)正畸前检查。1.临床检查患者患者面型、口腔健康状况、牙列阶段、牙齿排列咬合关系、覆合覆盖等情况;2.记存牙合模型;3.面合像;4.头颅侧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5.必要时双侧颞下颌关节片.(七)治疗完成标准。面型正常、牙列整齐、覆合覆盖基本正常。(八)变异及原因分析。1.个别后牙颊侧面较大充填物,无法直接粘接托槽或颊管者,需要在第三次复诊进行后牙分牙,第四次复诊粘接矫治器。2.正畸治疗中患者出现其他全身疾病影响正畸治疗进行者、正畸治疗中出现严重颞下颌关节症状、牙周病等需要暂停正畸治疗现行其他治疗者,则退出路径。3.正畸治疗需要患者配合,患者频繁失约、依从性差将延长治疗时间并影响治疗结果,则退出路径。二、牙性III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骨性II类错合(ICD-10Z46.4)掩饰性正畸治疗ICD-9-CM-3:24.710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初诊日期:年月日正畸完成日期:年月日疗程月时间诊疗第1次(初次门诊)诊疗第2次(治疗计划)诊疗第3次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临床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影像学检查□取研究模型□面合像□相关检查(合位)□交代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确定治疗计划□签署治疗计划和治疗费用知情同意书□预约矫正器粘着日期□矫治器粘着□向患者/家属口头及书面交代注意事项□病历记录重点医嘱临时医嘱:□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颞颌关节片(视情况而定)临时医嘱:□疗程、复诊要求□口腔健康教育□牙周洁治长期医嘱:□饮食:硬、粘食物禁食□每餐后刷牙临时医嘱:□正畸加力后注意事项护理工作□制取记存模型□指导进行面合像照相□执行医嘱□配合粘着矫治器□指导饮食、刷牙□矫正器戴用后注意事项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复诊(矫治器粘着后第1~7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8~16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16~24月)主要诊疗工作□观察牙齿排列情况□更换矫治弓丝□病历记录□观察牙齿排列情况□调整弓丝,打开咬合□病历记录□弓丝调整□拔牙间隙关闭□颌间关系调整至正常□病历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饮食:硬、粘食物禁食□每餐后刷牙临时医嘱:□定期牙周维护长期医嘱:□饮食:硬、粘食物禁食□每餐后刷牙临时医嘱:□定期牙周维护长期医嘱:□饮食:硬、粘食物禁食□每餐后刷牙临时医嘱□指导患者完成颌间牵引护理工作□执行医嘱□执行医嘱□执行医嘱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复诊(粘着矫治器后24~30月)复诊(矫治器去除、正畸治疗结束)复诊(保持器戴用后复诊)主要诊疗工作□检查牙齿排列、间隙关闭情况及咬合关系□精细调整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病历记录□去除固定矫治器□牙面清洁抛光□戴入保持器□取完成记存模□检查保持器戴用情况□牙齿排列、咬合关系检查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饮食:硬、粘食物禁食□每餐后刷牙临时医嘱:□定期牙周维护长期医嘱:□保持器戴用要求□口腔健康指导临时医嘱:□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面合像长期医嘱:□指导保持器戴用□口腔健康指导□复诊护理工作□执行医嘱□执行医嘱□保持器戴用注意事项□口腔健康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