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成败与菜根谭(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77页人事成败与《菜根谭》(下)黄家章闲适逍遥篇-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此场中矣。○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睛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竹,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人,极易成为被欲望——财欲、爱欲、权势欲等所操纵的木偶傀儡,因此就不易自持,甚至毫无自主权可言。这种事例在历史上出现得太多,以至不可胜数,敏感的洪应明对此,当然不会不知不觉。于是,他的人生观就有了一项“行止在我”的内容,说的是人应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让别人完全决定自己的命运,也不要完全让别人评定你的价值,应该自己决定、自己负责自我的人生选择与言行。通俗点说,可以借用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第2页共177页缺此,一个人就不可能变得自信,就不可能做自己言行的主人,就不可能进入更高的境界,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要真正做到行止在我,卷舒自由,保持自主意识,就要有相应的意识作支持,如知缺与知足的意识。知缺的意识,来自于对天地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与感悟,且看:天地大美尚无停息,日月经天也有盈亏,何况我们作为天地间的过客,区区人世,怎么可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呢?所以,有限的人生就应有相对的知足意识,忙里会偷闲,遇不完美处能知足,则操纵在我,该作则作,需息就息,人生自如。对此,即使是造化也不得就此论劳逸、较亏盈的!而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千百年来,使得无数的文人才子竞相奔走于从政入仕的狭窄路途上。多少人为此而虚掷了青春年华,皓首穷经,也有人因白发中举,喜极而疯……对此,洪应明却冷眼观之。因为他看到了许多人抵御不了利禄的诱惑,更看到了那些踏入仕途者因不慎而招致人生的危机与祸患。与此相反,他还看到了利禄香饵,并不能钩钓笼络那些淡泊明志、淡薄权势欲者,看到了鼎镬之类的酷刑(将活生生的人投入鼎镬中的滚汤,活活煮死),并不会施加到隐逸之士的身上。所以,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他,把这些人当初的仕途抉择,喻为飞蛾扑向火烛,自寻死路;喻为鸱鸮(类似猫头鹰的鸟)偏爱食腐烂的老鼠,自身不洁却洋洋自喜。鸱鸮爱吃腐鼠之喻,源于《庄子•秋水篇》。提起它,还有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庄子的朋友惠施当了梁惠王的宰相,庄子要去探望他。有人就向惠施打小报告:“庄子此来,探望你只是幌子,其实是想来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感到了恐慌,就派人在境内搜寻庄子,搜了三天三夜。第3页共177页不料,庄子却直接找上门来了。他对惠施说:“你知道南方有一种名叫鹓雏的鸟(属于凤凰一类的鸟)吗?它从南海飞往北海,飞行途中,不遇见梧桐树,它就不停歇休息;不寻到竹子的果实,它就不吃;不发现甜美的甘泉,它就不饮。有一只鸱鸮,找到了一只腐烂发臭的老鼠,鹓雏正好在头上飞过,鸱鸮惟恐鹓雏抢去了它爪下的腐鼠,便仰头大叫一声‘嚇’!现在,你也想用你统治的梁国,‘嚇’一声我吗?”类似庄子、洪应明的这些言行,表明了以他们为代表的隐逸之士,之所以远离宫廷、不参于封建政事,目的不外是两点,一是洁身自好,力求使个人的品行不受封建政治大染缸的污染;二则是明哲保身,避开以“成者王败者寇”作为游戏规则的政坛角逐,以免成为认权不认人的封建政治屠刀下的无谓牺牲品。这两点理由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基础的。因为在封建社会的宫廷政治中,包含着大量肮脏与黑暗的东西,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人身依附关系,决定了从政者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身为宫廷大臣者,时时处在伴君如伴虎的微妙地位上,个人的地位升降乃到生死,完全由其主人的喜怒亲疏所决定,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即使是贵为天子皇帝,也因未必能看清“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之理,因施暴政而引发了民众的揭竿而起,再加上权贵间的相互争权夺利、外族的入侵等因素,导致了封建朝代如走马灯般地更迭更换。于是,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有死于枭雄之手者(如子婴),有携后妃同跳井以求生存者(如陈后主),有客死异乡者(如宋徽宗与宋钦宗),也有上吊自杀者(如崇侦皇帝)……所以,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宦海种种风波、仕途处处险恶的实况作具体载录的历史。第4页共177页所以,相对而言,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中的那些明智而又富于远见者,十分注意约束自己的权力欲望,使自己远离宫廷政治的阴谋,从而也就不受其祸福的影响。这,正是洪应明的“行止在我”说的主要内涵。当然,“行止在我”还可以贯彻到每个人的人生及其方方面面中。以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为例,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都善于向活着与逝去的老师学习,汲取百家之长,又善于师法自然,汲吮天地间的灵气,同时又绝不放弃对自我艺术风格的追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按照齐石白的说法,就是成功走上“以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的道路,终在艺术史上形成独特的一家一流派。试看艺术天空中的那些灿烂的星座: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郑板桥、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及更多的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又有谁不是走上并成功地走完这一条路的呢?再就数十年来流行的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新派武侠小说来看,小说中的主人公,每每是一剑走天涯的侠客,是一些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式的角色,他们不受人世社会的种种束缚,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并珍惜自己的情感,不论是比剑论道、打抱不平,或是喜笑怒骂、指点江山,想哭就哭,欲笑就笑,进退自如,行止在我,毫不拖泥带水。这种书本上的理想人生,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能给读者带来性情上的一种虚幻的满足,从而也就使武侠小说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回到现实中来,封建社会的黑暗时代已是翻过去的一页了。今天的中国政治正在步向健全民主法制的正确道路。即使如此,也不可能是人人都选择从政之道的,缘由很简单,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又宏伟的建设工程,需要三百六十行的社会分工,需要每个人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所以,人第5页共177页生之路应该如何选择?如何走得更好?这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初入社会者,都是一个问题。一般说来,那些真正贯彻“行止在我”者——也就是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信心、有主见者,面对复杂的社会,他们有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态度,对于自己的人生抉择能负完全的责任,从而也就具有了取得成功的更多保障,因为“行止在我”,正是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的表现之一。在今天讲“行止在我”,还应辩证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能不顾国情和社会的各种规范,过份地强调个人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这会滑向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坑。所以,说行止在我,说自由,也有一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的限度,还是马克思说得好:“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普天之下,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无两条完全一致的人生之路。行止在我,我走我的路,千百人就会有千百条路……人生的意义,也就在于每个人对适合自己的路,不断地探寻、发现和行进之中。人事成败与《菜根谭》-造化氤氲醉亦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醉非禅?○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结合一些事例与认识来阐发以上语句,会逊了文采,乃至会有碍于对那些不第6页共177页可言传的境界的意会,但这种选择对于更好地认识并理解《菜根谭》所论及的醉中自有禅意的思想,还是会有所帮助的。这三则关于醉中自有禅意的语句,在义理上,或可同样归结为三点:首先,淋漓尽致的醉,能使醉者产生一种以天地为舞台的感觉;尽情尽性的醉,能使醉者在飘摇迷离的意识状态中,作优哉悠哉的宇宙逍遥游,可令其产生一种腾云驾雾式的迷幻感。所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在把握天地自然本性的方面,有谁能说,醉的境界不是禅的境界呢?其次,酒作为促使人能陶醉于自然山水林野中的杯中物,使醉者移情于自然,不时感受到了多情的黄鸟、意懒的白云等等野趣,身心融入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中,和谐得体,心旷神怡……此种状态,或就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草木之间也。再次,一个人如果能如《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史湘云那样,酣醉睡卧在落花上,天当被来地作枕,那该是多惬意的一刻!人的性情可以因得意而尽醉,因尽醉而趋于完美,那怕是因尽醉而走向人生的终点站。君不见,前,有魏晋时期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常乘一鹿车出游,必携酒一壶酣饮,出发前命仆人带锹跟随,吩咐他:“倘我醉死,你只要就地挖坑,然后将我掩埋。”后,有清朝才子之一的金圣叹,主张:“死及烂醉时,便是性。”醉之彻底,醉之洒脱,由此可见一斑。进一步看,要说明醉亦禅,即醉的境界也可以引申到禅的境界,就必须找到这两者的契合点。醉,是酒的酩酊迷醉效力的具体实现。第7页共177页醉,能使醉者摆脱与生俱来的忧患,解除与情并生的忧愁。醉,能使醉者返朴归真,再入天真无虑的境地。醉,并不全是一醉方休,还可能使醉者产生浪漫的神思,产生类似于李白般的“斗酒诗百篇”的奇迹。同时,醉,还可以使醉者留清白的人品、一身的正气于人间,能使醉者维护自我的尊严,不事权贵,类似李白那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确实,就刘伶、李白之类的酒中仙而言,酒,能成为个人获得人生自由的催化剂。醉,则能使他们摆脱功名富贵的许多诱惑与羁绊。这,也正是古代的饮者醉者的醉所留下的启示之一。有意思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能达到醉的最高境界的醉者,是“酒仙”;而欧洲传统文化中管理酒与醉鬼的,是“酒神”。“酒仙”与“酒神”两相比较,酒仙无疑要属逍遥派,神思更为飞扬,言行更洒脱自在;酒神则是现实派,是人间司酒官的神化形象,其职责包括用酒来给人们助兴、对付酗酒之类令人头疼的问题,等等。中国历史走到了今天,酗酒问题并没有如欧美俄那样,成为一个令千家万户担忧、令社会秩序维护者感到棘手的问题,也多少说明了国人对酒与醉的反应,不乏精神享受的方面,而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接着,说说禅。“禅是大海,是空气,是高山,是雷鸣与闪电。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不,它在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以上是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所说过的一段名言。禅是触及生机盎然的自然本质的意识,禅是一种智慧的自觉,禅尤其推第8页共177页崇觉悟的人,充分意识到传统所言的“佛”,并不是神,不是被人顶礼膜拜的偶像,而是觉悟了的智慧者。任何人只要获得了精神意识上的大彻大悟,获得了瞬间即永恒的顿悟,佛在心头坐,那么,他就在包括自我修养在内的人生观上豁然贯通了,从而也就摆脱了人性人情的种种滞碍,成为了自由自在的人。此时,人不需崇拜任何铜铸木雕的偶像,不需昏昏沉沉地背诵经文,因为较之这一切,人是最高的存在。禅宗历史上,有这么一则著名功案:一个寒冷的冬天,丹霞禅师游方到了洛阳慧林寺。天气大寒,丹霞就在殿上砍了一尊木佛来烤火。寺院的院主见了,大发脾气:“你怎么能烧我们庙里的木雕佛像呢?”丹霞用拄杖在火灰里拨了拨,说:“我烧木佛,是为了取舍利子呀。”院主说:“你糊涂了吧,木头雕的佛像里怎么会有舍利子呢!”丹霞说:“啊!既然没有,那我就再取两尊木佛来烧吧。”表象地看,保持活人的体温,较之保存一座高高在上的木佛,要更重要。更重要的,“泥佛不渡河,铁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铁佛、木佛之类,是偶像,是心外的形式,而真正的佛,则在人心内中坐,觉悟自在自性中。所以,醉与禅的契合点,就在于:醉如禅,能使人摆脱各种束缚,使人成为自由自在的人。在传统文化的意识中,有既涉及醉又不离禅的更直接的例子,来说明这点吗?有,一个比较贴切的例子,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第9页共177页醉闹五台山”这一故事。话说鲁达一拳打死镇关西后,为逃避官府的追捕,经赵员外介绍,来到了五台山落发为僧,长老赐名“智深”作为法号。鲁智深天性纯朴,性情豁达,遣性

1 / 1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