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六大板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先分析后设计)一、人力资源规划1、含义: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2、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3、分类:长期规划、中期规划(1-5年)、短期规划。二、工作岗位分析1、含义: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2、内容:①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②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③表述,制定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3、作用:①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基础;②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③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④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⑤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为企业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奠定了基础。三、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①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招聘广告);②任职者的报告(访谈、查工作日志);③同事(本人及上、下级)的报告;④直接观察;⑤其他:下属、顾客、用户的资料。四、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①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②设计岗位调查方案(确定岗位调查的目的、对象和单位、项目、表格和填写说明、时间地点和方法);③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④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⑤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2、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开展调查研究(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认真做好详细记录)。3、总结分析阶段(深入细致分析调查结果、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全面归纳和总结)五、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1、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的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内容:①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②定员定额标准;③岗位培训规范;④岗位员工规范。2、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内容:①基本资料(岗位名称、等级、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分析日期)②岗位职责(职责概述、职责范围)③监督与岗位关系(与其它岗位横纵联系)④工作内容和要求(说明主要工作事项)⑤工作权限⑥劳动条件和环境(时、空)⑦工作时间(时间长度、轮班制设计)⑧资历(工作经验、学-2-历条件)⑨身体条件(体格、体力)⑩心理品质要求(智力、语言能力等)⑾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⑿绩效考评(品质、行为、绩效等)。3、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与联系:①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②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规范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分析“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如何做”等问题。岗位规范是工作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六、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步骤:1、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出工作说明书的初稿。2、企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分别召开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修改提出具体意见。由初稿、一稿、二稿、送审稿增删多次,形成审批稿,最终交总经理或负责人审批并颁布执行。※P9-13某机场要客接待室主任工作说明书七、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原则。(因事设岗)八、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岗位工作扩大化(横纵向增加任务)与丰富化(充实工作内容);②岗位工作的满负荷(避免低负荷、超负荷);③岗位的工时制度;④劳动环境的优化(人-机-环境)。九、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是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记录和分析,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寻求构建更为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研究的工作步骤:①选择研究对象②用直接观察法记录全部事实③分析观察记录的事实并找出改善方案④通过分析,研究出一套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改进⑤实施贯彻执行新方法。方法研究应用的技术:①程序分析②动作研究(17项动素:伸手、握取、移物、装配、应用、拆卸、放手、检验、寻找、选择、计划、对准、预对、持住、休息、迟延、故延)。2、现代工效学的方法:工效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细微动作、作业环境、疲劳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3、其他可借鉴的方法:工业工程IE法(其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四个方面)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十、企业定员:1、含义:即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2、作用: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3、原则:①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②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④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3-⑥定员标准要适时修订。十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适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有劳动定额的人员。2、按设备定员: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率×出勤率)适用: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3、按岗位定员:多人一机操作岗位定员=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适用: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烟草、机械制造等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4、按比例定员:按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适用:炊事员、保育员、保健员等服务岗位,以及企业中非直接生产人员如辅导员、工会妇联共青团脱产人员等。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6、其它新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零基定员法。十二、企业定员标准:1、含义: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2、分级:国家劳动定员标准、行业劳动定员标准、地方劳动定员标准、企业劳动定员标准。3、分类:①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分为:单项(详细)定员标准、综合(概略)定员标准;②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分为:效率定员标准、设备定员标准、岗位定员标准、比例定员标准、职责分工定员标准。4、内容:根据生产规模、加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十三、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①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②依据要科学;③方法要先进;④计算要统一;⑤形式要简化;⑥内容要协调。定员标准由概述、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三大要素构成。十四、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①表的编号;②表的接排;③表格的画法;④表头的项目设计(序号、编码、工种或岗位名称、主要设备名称等、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劳动定额定员形式、人员素质要求)。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十五、制度化管理:1、含义: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其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2、优点:个人与权力相分离;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3、制度规范的类型:企业基本制度(企业的宪法),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行-4-为规范。十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劳动人事)基础性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特点: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由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五种基本职能构成;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十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共同发展原则;适合企业特点;学习与创新并重;符合法律规定;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保持动态性。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要求: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十八、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①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②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③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①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③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④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传递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作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⑤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⑥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要求;⑦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作出明确规定;⑧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则规定;⑨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⑩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十九、审核人力源费用预算1、基本要求: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可比性。2、基本程序: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子项目(①工资项目下的子项目,各企业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子项目;②基金项目下的子项目,一般都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③其它费用项目下一般是指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范围,而不属于工资与基金项目下的费用)。注意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注意分析费用与职位是否匹配。二十、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1、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①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用三条线(基准线、预警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②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了解同类企业各类劳动力工资价位的变化情况,掌握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上线、中线和下线……对比分析。③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2、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由比较上年度预算得出)。3、保证企业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