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秋中国古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一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遂称《诗经》。2.《历山之农者侵畔》选自《韩非子·难一》篇,运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逻辑方法批驳儒家的“德治”。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及其门客合编,汇集各派之说,人称杂家。5.《湘夫人》选自《九歌》;《橘颂》选自《九章》。6.《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该书作者相传为鲁国太史左丘明。7.《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所记史事与《左传》有同有异,互有详略,主要是记载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对话。二、续写古诗文: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0.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三、名词解释:1.风、雅、颂(P14)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诗歌。《风》是各诸侯国的歌谣,共15国风,160篇。《雅》是周王朝王城地区的乐歌,用于诸侯朝会或贵族宴会,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多为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词,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2.《庄子》(P61)2《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的著作集,是道家经典之一。原有52篇,现仅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和杂篇是弟子和后学所作。《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大。《庄子》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把文学和哲学融为一炉,使深遂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充满情趣。四、简答题: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P3、P14)①赋、比、兴手法的运用。②重章叠句的结构。③以四言为主。④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2.《歧路亡羊》选自哪本书的哪一篇?简述这则寓言的寓意。(P75)《歧路亡羊》选自《列子·说符》。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凡事必须专一,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终无所获。3.简述《采薇》(《诗经.小雅》)一诗的思想内容。(P20)这首诗以一位士兵的口吻,采用倒叙的笔法描述了广大士兵在戌边卫国的战争中的矛盾状况和痛苦心情:一方面抒写他们不顾安危,急国家之难的爱国热情及对强敌的愤怒,另一方面表现他们对久战不休的厌倦、对自身遭际的哀伤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恋。五、分析题:1.分析《氓》(《诗经.卫风》)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指导书P29—30)这是一首带有叙事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是《诗经》中弃妇诗的杰作。①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色是抒情、叙事、议论结合。本诗是一首抒情诗,但结合叙事写出了从相爱到婚姻悲剧的全过程。除了直接的抒情外,叙事中也充满感情,既是叙事,又是抒情。其中的议论如“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既充满悔恨之情,又暗示了婚姻的转折;“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是对自己清白无辜的表白和对负心男人的愤怒谴责。诗中的叙事、抒情或议论还大量地运用感叹词,造成具有排比形式的感叹句,以加强感情效果。如第三章十句,有六句都以“兮”字“也”字结尾,句句感叹;第四章偶句皆以“矣”字煞尾,组成五联感叹句式。一连串的感叹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缠绵深沉、不绝如缕的幽怨,收到了一唱三叹的感人效果。②本诗的基本表现手法是赋,但诗中也偶用比兴手法,来造成更加深婉的抒情效果。第三、四章开头都用桑作比兴,非常贴切。蚕桑之事本是古代妇女的天职,于是女主人公信手拈来,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貌和象征男女之间的浓情密意,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子的年长色衰和象征男女感情的破裂。由桑进而引申到鸠食桑葚,比喻女子过分沉溺于爱情。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恰切而更见深意。32.分析《陌上桑》(《乐府诗集》)的艺术特色。(P97—98、指导书P73—74)①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②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③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二一、填空题:1.汉代出现了堪称一代文学标志的新文体汉赋。2.汉乐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叙事性是它创作精神上的特点。班固将其归结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八个字。3.《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无名文人所作,《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已达成熟阶段的标志。二、续写古诗文: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4.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6.修身者,智之符也;受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7.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48.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9.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10.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三、名词解释:1.汉赋:“汉赋”为汉代出现的新文体,韵文和散文相结合。汉赋可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骚体赋是汉初由楚辞脱胎而生,早期之汉赋。大赋是汉赋之典型,多用铺叙,宏篇巨制,辞藻富丽,主客问答为定型的结构模式。东汉中叶后出现的小赋,篇幅短小、文词清丽,不用问答体,多为抒情作品。汉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2.《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文人作,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内容多写游子、夫妇及朋友间的相互思念,或者抒写对于人生短促、光阴易逝的焦虑。形式都用五言体,语言朴素自然。《古诗十九首》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四、简答题:1.简述《苏武传》的艺术特色。①成功地刻划了苏武这个人物形象。除用正面描写之外,还通过苏武行动与语言反映他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同时又用卫律、李陵等人为反衬。②善于选择典型事件来描写人物。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卫律逼降,北海牧羊和李陵劝降等情节来突出苏武性格的。③结构严谨,主题突出,详略得当。对一般情况只是一笔带过,而对卫律逼降,李陵劝降及北海生活则加以详细描写。2.简述作者是如何刻划毛遂形象的?作者是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并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大智大勇的毛遂这一形象的。毛遂是在秦国围攻赵国都城,国家危难的紧急关头,是在“得十九人,众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的情况下主动推荐自己的。平原君不愿带他同往,毛遂以巧妙的比喻说服了平原君,他的才华已初露端倪。十九人的“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与“十九人皆服”的对比进一步表明毛遂有与众不同的才华与能力。平原君的“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与“两言而决耳”再次对比,用来反衬毛遂的大智。朝廷上与楚王的一番辩论及行动,有礼有节,有胆有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征之以信。虽是重大之国事,毛遂却处理得沉着有序,毛遂圆满完成任务与十九人的“碌碌”再次形成对比。至此,毛遂的大智大勇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文章最后又以平原君“不敢复相士”来进一步突出毛遂的与众不同。3.简述优孟进行讽刺的方法。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葬马不够隆重,“请以人君礼葬之”,然后用一句“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点明此举的危害,使楚庄王恍然清醒,认识错误,收回成命。表现出优孟正直的人格和机智幽默的性格特点。5五、分析题:1.分析《陌上桑》一诗的艺术特色。(P97—98、指导书P73—74)①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②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③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2.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①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来刻划人物形象。项羽一生事迹很多,但作者仅仅选取了起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被围,乌江自刎等几个有代表性和转折意义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大书而特书,反映了项羽从成功走向失败的全部过程,并显示出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与关键,使人们了解项羽的一生经历。②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地描写人物。在文章中,作者主要写项羽勇猛善战,极显其英雄本色,但对他坑降卒、烧宫室,掳妇女、杀义帝也没有掩盖。尤其在“霸王别姬”那一节里,更写出了他的儿女情长,使这个人物有血有肉。③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刻划了人物形象。如当项羽看秦始皇过浙江时,脱口而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之语,在刘邦道歉时,他说“此沛公曹无伤言之”等语,显示其有品无心,这都是典型的项羽式语言。在写项羽语言时,还写到其行动,如别姬的慷慨悲歌,乌江边举刀自刎,显示出其英雄气概。《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三一.填空题:1.曹丕所著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2.曹植,字子建,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陈思王,建安时期杰出诗人,《白马篇》(又作《游6侠篇》)是其前期诗作的代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