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基础知识1第一章劳动经济学2本章结构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3一、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4理解几个概念*一、劳动资源稀缺性的3大属性1.相对稀缺性:劳动资源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2.绝对稀缺性:只要有人类的需要就会资源稀缺3.本质表现:消费者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生产力=支付力,生产量有限,所以支付力就有限。二、效用最大化1.个人追求最大化满足2.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三、劳动力市场的2个基本功能1.就业量2.工资5P3四、劳动经济学的2种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法——“是什么”——现象本身,客观。2.规范研究法——“应该是什么”——带有价值判断。方法实证法规范法适用范围事物是?事物应该怎样?目的认清事物,发现规律经济的社会价值判断步骤方法4步法对照法注意实证研究法的步骤(多*)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6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7•86、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A)暂时的稀缺性(B)绝对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性(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0805多BCE•26、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0805单BD8本章结构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9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概念: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P5(单*)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1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2*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10在一定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本质是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工资弹性的五大类(单*)Es=(⊿S/S)/(⊿W/W)劳动力供给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1.弹性:X变动的百分比带来Y变动的百分比。比如,X对Y产生影响,可以描述为Y=F(X)的形式。2.弹性系数: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用以衡量经济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下、11•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供给有无限弹性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单位供给弹性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供给富有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1213例:当某市零售行业服务员劳动力工资由580元上升到700元后,服务员供给量由10000人添加到12000人,请计算该行业服务员劳动力供给弹性ES?Es=△S/S÷△W/W=(2000/10000)÷(120/580)=0.97<1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男性成年人是稳定的高水平劳动15-19↓;女性↑;老年↓;25-55→14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总体经济运行的繁荣与衰退周期性交替。经济危机。•几个概念:•一级劳动力(成年男性);•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附加性劳动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正相关;•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负相关注意,劳动参与变动较大的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15二、劳动力需求企业的雇用意愿+支付能力的统一劳动力需求弹性知识难点:什么是弹性(经济学概念)劳动力需求: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假设X(W):工资率;Y(D):劳动力需求1.则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Ed=(△D/D)/(△W/W)根据Ed不同取值,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5类(P8):需求无弹性:Ed=0需求有无限弹性:Ed→∞单位需求弹性:Ed=1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缺乏弹性:Ed12.结论: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1617例:某市零售行业劳动力工资率由8元/小时下降到7元/小时,该行业劳动力的需求量由10000人上升到10500人,请计算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Ed=△D/D÷△W/W=500/10000÷1/8=0.4<1需求缺乏弹性!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几个概念:1)边际:一个量的变化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额。2)边际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贡献递减,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套用上面,企业开始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量时都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的劳动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对照P10图1-4,理解三个产量随劳动投入的增加发生的变化规律1819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广义——本质是经济关系狭义——本质是一种机制和形式作用:实现劳动资源配置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个体企业劳动力20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客体: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者的劳动力•本质:维护、反应和调节利益关系。劳动力市场价值——劳动力市场价格——工资21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L瓦尔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最优分配;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充分就业。市场均衡市场中各相互对立的变量、因素处于一种制衡状(理想状态),比如供需平衡。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的供需平衡22(多*)P13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3.人口城乡结构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理解一般情况下:资本存量增加——生产率提高资本存量:指企业现存的全部资本资源,是度量资本投入的指标。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在人口增长、资本存量增加的条件下,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23*1.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需求量*4.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Es0B.Es0C.EslD.Es1.*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lB.EslC.Es2D.Es0ACCD*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C.劳动力供给量B24B本章结构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四节就业与失业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25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P14(单,多*)均衡价格论•A.马歇尔提出的•含义:就是市场中由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不断变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商品价格的理论。•本质:供需“决定”价格。工资决定工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也叫劳动报酬。工资决定:劳动力供给价格、劳动力价值、劳动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26二、工资形式P15(多**,多)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1)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2)工资形式: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工资基本工资福利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实物支付延期支付27如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等)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多*多*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计时工资——依据工作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单*)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计件工资——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28福利特征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3.自定和灵活性了解实物工资、延期支付的作用、特征P17-18,29多*20.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u26031X密B.希克斯C.马歇尔D.瓦尔拉*23.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X价格D.货币工资X价格指数CB30本章结构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31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什么是就业?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人群=就业+失业+非劳动力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需求——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Y=C+S=C+I32*二、失业及其类型参考就业定义,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没有处于就业岗位的状态。但现实中的失业率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还有隐形、显性之分。**类型1)摩擦性失业:找工作、换工作的时间差;2)技术性失业:劳动生产率,“机器驱逐人”;3)结构性失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产业大迁移)4)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导致的失业原因:a.气候影响生产;b.气候影响消费(生产冷饮的行业)5)需求不足性失业:企业不需要人,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33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两种具体形式非正常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注意,最严重、最常见、最难对付的是哪种失业?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对非正常性失业,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34*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1.家庭生活困难2.劳动力资源浪费3.劳动者精神需要满足不了失业影响35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总量)的因素国防、公共事务、公务员薪资等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等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困难帮助协调劳资关系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变动税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收入和物价关系、收入平等化36*收入差距指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最常用)、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基尼系数=阴影面积/ODE面积•取值0-1之间•数值越小越平等•0.2-0.4区间。•我国0.46,贫富差距严峻。37*24.总供给等于()之和。A.消费十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十收入D.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