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4.细菌L型bacterialL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的L型。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到。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原型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的休眠结构。10.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的物质。11.☺噬菌体bacteriophageor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的DNA不仅随着它的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12.☺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se:为感染宿主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1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染色体上有前噬菌体的细菌。14.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phase:为感染宿主菌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或像质粒存在于细胞之中,随细菌的DNA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的噬菌体。15.转座子transposon,Tn: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细菌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DNA序列。16.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传于后代。17.☺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18.☺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19.☺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20.☺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式在细菌内与细菌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溶源性细菌可以获得新的性状。21.☺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源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而变为原生质体后进行融合。22.培养基culturemedium: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23.基础培养基basedmedium: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最常用的是肉汤,主要含牛肉浸液和蛋白胨。其广泛用于细菌的增菌,也是制备其他培养基的基础成分。24.营养培养基nutrientmediun: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生长因子等特殊成分,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和需要特殊生长因子的细菌生长。25.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medium:利用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26.选择培养基selectivemedium: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目的是抑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的生长。27.特殊培养基specialmedium:包括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型培养基等。4228.敏感susceptible,S:是指所分离菌株能被测试药物使用推荐剂量时在感染部位通常可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29.耐药resistant,R:是指所分离菌株不被测试药物常规剂量可达到的药物浓度所抑制,和(或)证明分离菌株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耐药机制,或治疗研究显示药物对分离菌株的临床疗效不可靠30.中介intermediate,I:是指抗菌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具有临床效果,还代表敏感与耐药之间的缓冲区,以避免微小的、不能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31.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granules:用蓝色染料甲基蓝或甲苯胺蓝染色时可被染成不同深浅的蓝色,与菌体其他部分不同,显示异染效应,多见于白喉棒状杆菌。32.荚膜capsule: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包裹着一层排列有序且不易被洗脱的物质。33.荚膜肿胀反应quellungreaction:荚膜与同型抗血清结合发生反应后逐渐增大。34.外毒素exotoxin: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35.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36.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医患之间、病人之间或病人与探视人之间的交叉感染。36.变形杆菌迁徙现象swarminggrowthphenomenon: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大多数菌株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可蔓延成波纹状薄膜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37.肠产毒性大肠埃细菌ETEC:主要通过产生LT和ST肠毒素导致腹泻和中毒症状,是旅游者腹泻和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导致恶心、腹痛、低热和类似轻型霍乱的急性水样腹泻。38.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是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可导致发热、呕吐、严重水泻和粘液便,常引起婴儿脱水性酸中毒。39.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与志贺菌有共同抗原,可引起类似志贺菌肠炎的症状,如发热、腹痛、水泻或典型菌痢的里急后重症状,并出现脓血粘液便。40.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主要血清型为O157:H7,引起出血性肠炎,表现为腹痛、水泻、血性便。主要见于婴幼儿。以爆发流行为主。41,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引起婴儿急性或慢性水样腹泻伴脱水,偶有腹痛、发热与血便。42.☺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指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抗原的小幅度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属于量变,没有质变。43.☺抗原转换antigenicshift:因HA或NA大幅度变异造成质变导致了新的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爆发流行。44.☺干扰现象interference:两种病毒同时干扰同一细胞时产生一种细胞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45☺顿挫现象:abortiveinfection:病毒进入宿主的胞质,由于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和能量等必要条件,使病毒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合成病毒核酸及蛋白质,导致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46.☺病毒virus:属无细胞结构的最小、最简单的微生物。47.病毒体virion:是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其核心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外被蛋白质衣壳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还被有包膜。48.病毒衣壳viralcapsid:是包围在病毒核酸外的一层蛋白质,有一定数量壳粒(形态学亚单位)聚合而成。49.隐蔽期eclipse:当接种标本后病毒吸附并穿入细胞,经脱壳暴露核酸进行基因复制和生物合成,在数小时内找不到任何病毒颗粒为…50.潜伏期latent:病毒成熟阶段,为新病毒第一次出现在细胞外之前的时间。51.☺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发生基因的交换,产生具有两个亲代特征的子代病毒,并能继续增殖,该变化为…52.☺基因重配genereassortment:对于基因分节段的RNA病毒,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通过交换RNA节段而进行基因的重组被称为…53.交叉复活crossingreactivation:如经紫外灭活的病毒与另一近缘的或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经基因重组而使灭活病毒复活。54.多重复活multiplicityreactivation: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近缘的灭活病毒(损伤基因组的部位不同)感染同一细胞时,经过基因重组可出现感染性的自带病毒。55.基因整合geneintegration: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有时病毒的DNA片段可插入到细胞染色体的DNA中,这种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的重组过程。56.索状因子cordfactor:存在于有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是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核的。一种糖脂,使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形成盘旋的索状生长现象。57.肥达试验widaltest:用已知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的半定量凝集试验。58.外斐试验Weil-Felixreaction:临床上可用某些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与患者血清作凝集反应,可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试验。59.☺卫星现象Satellitephenomenon: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一起培养时,可见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而远离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该现象为…60.前病毒provirus:在病毒整合酶的协助下,病毒基因组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中,这种整合的病毒双链DNA61.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是一种染色体调控的、不耐热的肠毒素,可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组合,使肠黏膜细胞分泌增加,导致严重的呕吐和腹泻。62.突变株mutant:病毒因基因突变而发生表型改变的毒株。63.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流感病毒包膜上带有血凝素,感染敏感细胞后可于细胞膜表面出现血凝素,使感染细胞能与加入的红细胞结合。64..细胞病变效应CPE: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过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之细胞病变作用。65.☺返祖现象atavism: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生物“退化”现象。66.☺汹涌发酵stormyfermentation:产气荚膜杆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是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充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67.嗜盐菌halophilicbacteria:有些菌种在无言条件下不能生长。68.☺细胞凋亡apoptosis: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69.转位作用transposition:少数无包膜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膜时,其衣壳蛋白的某些多肽成分发生改变,是病毒可直接穿过细胞膜。70.互补作用complementation:是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其中一种病毒的基因产物加强了另一病毒的增值。71.表型混合phenotypicmixing:两株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复制的核酸被另一种病毒所编码的蛋白质衣壳包裹成子代病毒,这种改变不是遗传物质的交换,而是基因产物的交换。72.核壳转移transcapsidation:无包膜病毒发生的表型混合。73.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test,NT:用已知抗某病毒血清与待测病毒悬液混合,在适温下作用一定时间后接种敏感细胞,经培养后观察CPE或红细胞吸附现象是否消失。74.空斑形成试验plaqueformation:将一定量适当稀释的待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