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介绍内容一、我国应急管理概况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三、强化应急体系建设第一部分我国应急管理概况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复杂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体制转轨、城镇化建设、社会转型等进程的加快,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多发频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任务艰巨。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定义明确界定了突发事件的基本要件,是对我国常见突发事件主要特点的高度概括和归纳。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紧迫性。即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时预兆,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和控制,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应急管理是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控制突发公共事件扩大,尽可能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基于事件情景分析和风险管理过程及后果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应急管理又称“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应急管理内涵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预预预预应应应应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Ⅳ级)四级。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大,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风雹、低温冰冻、地震、森林草原火灾、鼠害和病虫害等灾害造成的损失都位居世界各国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防灾抗灾减灾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199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珠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发生在川渝地区的特大干旱,2008年初发生在南方部分地区的严重低溫雨雪冰冻灾害,以及近年来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4.14”玉树特大地震、“4.20”芦山特大地震等灾害,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灾难:主要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与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紧急疏散。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损失重,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隐患大量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严重,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能源紧缺和供需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态势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今年以来重特大事故高发的势头,充分暴露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肺炭疽、O1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我国公共卫生形势严峻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我国按照规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每年发生近200万例,其中死亡近6000人。重特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防控难度大。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等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外开放等都造成严重影响。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每年200起以上,造成200多人死亡,数万群众健康受到伤害。2008年发生的的劣质婴幼儿奶粉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国内外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我国社会安全形势严峻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严重危及国家安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重大活动,达赖集团和一些“东突分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2009年7月5日,国内外“三股势力”在新疆是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近200人死亡,重大经济损失,反恐形势非常严峻。近期新疆鄯善县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严重危及社会安定团结。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由于体制转轨、利益关系、社会变格、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变动变化,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率、规模和形式有所扩大,成为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因素。在一些地方,群死群伤的爆炸、投毒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不断。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明显增多。2009年成都市公共汽车爆炸案造成28人死亡,29人受伤。今年6月7日厦门公交车纵火造成47人死亡,38人受伤。近几年我国各类治安、刑事案件死亡6.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经济犯罪涉案金额800多亿元;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按照其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分别为特别严重(红色)、严重(橙色)、较重(黄色)、一般(蓝色)。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分级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有时发出特别严重(红色)预警,实际发生的是较大突发公共事件(Ⅲ级)目前,还不是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能预警,我们必须不但提高预警的科技水平。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急管理体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领导机构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按照业务分工和在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中兼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国务院副秘书长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有关工作。办事机构国务院办公厅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收和办理向国务院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承办国务院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督促落实国务院常有关决定事项和国务院领导批示、指示精神;指导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组织编制、修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协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工作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承担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的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重要情况和建议,指导和协助省级人民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地方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省级人民政府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各类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其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可参照本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专家组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为应对和防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咨询和理论研究。其具体工作是:(一)根据工作要求,参加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对抢险救援方案、灾害程度分析和安全防护措施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二)组织开展或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案例评估及重大课题研究,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指导意见;(三)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活动;(四)承办有关政府和部门委托的其他事项。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地方人民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各有关方面资源,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加强城市应急中心建设,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加强农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大中城市要充分发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协助周边地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预测预警和信息传递机制通过建立应急平台,整合“110”、“119”、“122”、“120”等信息报警系统,全面推进信息报警系统多台合一,逐渐实现统一报警号码,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通过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整合各类应急资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的原则,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置,按照“情况要快,原因要慎”的原则,做好信息沟通工作。通过签订相关协议,建立部门间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合力,全面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预预预预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应预预预预预预预应应应应是是N(应应)应应应应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