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行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8西湖区行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西湖区行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2020年6月23日来源:区文广旅游体育局2019年以来,原文化、旅游两局合并,文广旅体局正式挂牌。一年来,区文广旅体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按照机构合并、班子合心、人员合力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区文化、旅游、体育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推动公共文体事业发展,探索文旅体深度融合,抓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实现了基础建设上台阶,公共服务更优化,旅游经济增速稳。一、2019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特色亮点2019年,区文广旅体局工作着力点主要放在起好步开好局,重点围绕文旅融合、惠民服务、全域旅游和保障文旅市场健康发展四项内容展开。一是文旅体融合成绩显著。机构合并后,局党组始终把融合作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尝试传统文化、休闲体育、旅游体验等众多元素聚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取得了较好成效,开局之年即开展了浙江省文旅融合改革试点区创建。牵头举办了浙江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启动仪式,全省35个代表性非遗项目齐聚西溪湿地,将非遗展演融入景区,得到省市部门领导和市民游客高度认可。十一期间推出旅游资源共享组合,将西溪湿地、宋城等热门景区的游客向兰里景区、灵山风情小镇等景点引流,客流量达万人次。升级打造登杭城之巅,览西山十景的特色路线,举办西山国际登山节,参与活动达2000余人。二是公共服务效能不断优化。在全省89个县市区中,首批完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排名位列全省第8。非遗工作全省排名第5,实现再进位。体育工作获得省政府民生实事基层体育场地建设工作突出奖和亚运会突出贡献奖。今年共有28个文化惠民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我局成立两个工作专班,先后30余次实地调研、督导,召开推进会,三墩文体中心、之江文体中心均按建设进度推进,完成1个杭州书房和2个西湖书房建设,完成体育公园、健身绿道、健身苑点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项目50余个。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留下街道忠义桥成功获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我区国保零的突破。由我局拍摄制作的《朱德与杭州西湖外桐坞村》红色线路视频,被学习强国中央学习平台录用。继续办好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累计开展3000余场次,组织送文化进文化礼堂和文化家园200余场次。三是全域旅游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我区现有文旅资源为基础,着力构建以西溪为核心,以之江与城北区域为两翼,以龙坞茶镇、艺创小镇、西溪创意园等多家名镇名园为补充的一核两翼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之3/8江新城旅游专项规划及灵山演艺小镇策划》《灵山风情小镇旅游规划》《龙坞茶镇业态提升规划》。完善出台《西湖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扶持意见》,争取旅游规划建设资金242万元,旅游厕所建设资金万元,并全部兑现。建设西湖区文旅数据平台版本,城市大脑20秒入园、30秒入住工作稳步推进。打造灵山、青芝坞、龙坞茶镇、兰里景区四大乡村旅游板块,乡村旅游持续火爆,1-11月,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四是文旅市场监管保障更务实。以迎大庆保平安活动为抓手,坚持聚焦主职精准监管,加强歌舞娱乐、电影放映、游艺游戏等场所意识形态方面监管,形成了领导带队、全员参与、分片包干的检查执法机制,将内容监管、消费安全、垃圾分类、控烟等工作一同纳入检查。运用5+X执法模式,持续深化旅游目的地环境整治,严厉打击野导黑车,净化旅游市场。成立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开展文明劝导和旅游志愿服务。1-11月,共出动检查6575人次,罚款147050元,没收违法物品4539个,驱赶野导365人次。二、2020年工作思路202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省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为主线,聚焦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数字赋能、市场保障、自身建设五大主题,打造自在西湖外文旅融合发展的西湖样板。(一)打造自在西湖外品牌体系。实施文旅融合IP化行动,推进文、旅、体资源深度融合。一是形象宣传品牌。举办自在西湖外西湖文化旅游体育节,把幸福西湖千场文体活动和全民旅游日系列活动进行融合,组织开展四个一,即发布一个卡通形象、唱响一首优秀歌曲、奉献一台经典演出、策划一个精品展览。并进一步挖掘自在西湖外品牌内涵,开发形成悦享西湖、动感西湖、留在西湖等子品牌,通过平面、户外、新媒体等多种媒介的立体宣传,不断提升西湖文旅体品牌知名度。二是节庆活动品牌。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合作,对接精品活动,形成西湖特色节庆品牌。推出春季开茶节、夏季龙舟胜会(端午包粽子)、秋季火柿节、冬季龙坞年俗(年糕节)的四季节庆品牌活动,扩大活动规模,拉长活动时间,延长产业链。举办西山国际登山节、龙坞自行车嘉年华等2020自在西湖外·全民健身迎亚运系列活动,把体旅融合活动办成展示我区山水人文特色的窗口。三是为企服务品牌。推动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落实落地,开展文旅系统联企走亲送服务活动,构建1+1+N结对走访模式,仔细摸排企业需求,修订完善扶持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文旅体各行业信息发布矩阵,帮助企业及时全面了解区情区况,推进信息深度共享。打通惠企通道,组织文艺轻骑兵走进企业送文化,组织旅行社开展西湖人游西湖活动,为区内企业量身定制旅游路线。拓展图书进企业、景区、酒店等十进多元化阅读服务,阅读空间向游客、企业员工延伸,共建共享书香西湖,提升营商软实力。(二)探索公共服务新实践。深化民生福祉、文体惠民5/8工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幸福西湖。一是建,扩大设施增量。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北山、文新、三墩3个西湖书房,继续推进三墩文体中心、之江文体中心以及西湖体育馆拆复建工程。多渠道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实现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积极与规划、住建等部门沟通联系,前置新建农居点、蓝领公寓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健身设施规划布局。统筹景区标准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标牌等各项配套设施。二是用,提升服务效益。坚持以用代管、以管促用,破解文化设施间歇性沉睡问题。在完成《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首批认定基础上,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再提升,力争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中提供西湖样板。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文化配送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精准对接需求的群众点菜模式,进一步完善区总馆-镇街分馆-村社亚分馆三级阅读服务体系,探索公共体育场馆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三是育,激发群众认同。在何赛飞、翁仁康、张望、吴大同等名人工作室合作模式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构建名人名家引进机制,建立名人名家库,扩大文化惠民活动影响力。依托沿山书院、牛通社、雅育教育等社会资源,开展世界读书日、西湖交享阅、人文大讲堂等公益阅读推广活动200场次以上。指导镇街、体育协会,举办双浦篮球之乡百村篮球联赛、莲花杯羽毛球比赛等赛事。指导支持夕阳红艺术团、西湖女子合唱团、兰里跑团等群众文体队伍发展壮大,参与各级文艺赛事和活动,培育成为镇街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和展示西湖特色的明星团队。(三)推进融合发展新提升。一是厚实融合发展基础。开展文化、旅游、体育资源普查,建立文旅融合资源库,精细编制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现有旅游项目植入文体元素,文体资源转化为旅游项目,确保科学有序开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智库,开展文旅领军人物评选活动,遴选文化和旅游领域10名高端人才,纳入长三角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力争1-2名进入省级领军人物方队。二是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继续领跑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两大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贯彻落实万村千镇百城景区化工程,对32个A级景区村进行回头看再提升,指导转塘、双浦、蒋村和三墩创建景区镇(街),力争西湖区成功创建省4A级景区城。增强行业管理能力,开展旅游签章行动,在区级层面对景区景点、民宿、旅行社进行认定。联合文旅集团、湿地办、宋城和文旅协会,推出留在西湖(区)旅游折扣通票,形成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三是打造体育现代化区。以健康浙江考核为牵引,全面开展体育现代化区创建工作。研究出台《西湖区促进体育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运动休闲基地,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发挥长效机制,探索实施各7/8项目运动水平等级达标行动,积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健身,为镇街、村社提供体育健身点单式服务。(四)抢抓数字赋能新机遇。主动适应数字应用驱动发展的大趋势,对接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融入数字长三角格局。一是为旅游经济赋能。进一步推进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扩大二级数据接入范围,打通节点数据,强化行业监管、产业服务、公众服务三大业务场景,从大数据平台向旅游大脑跃升,实现旅游预测、预警、统计等功能的实践应用。围绕提升游客体验感,探索一键游,深化多游一小时。二是为传统文化赋能。探索文化遗产+科技,制作掌上西湖非遗馆小程序,开发场馆展示、非遗小游戏、体验活动发布等功能,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手段。升级传统文化专题数据数据库,在蒋村龙舟、九曲红梅茶的基础上,启动西湖龙井数据库的建设。积极借鉴运用近年来区志、年鉴编纂成果,推动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三是为公共服务赋能。完善数字图书馆功能,推进全民阅读、书香西湖建设,继续与超星、喜马拉雅等行业龙头合作,实现图书服务上云。依托省市优质资源,拓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引入线上文艺培训、赏析等内容。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省市开发全民健身地图,提供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导航、查询功能。指导综合文体场馆服务提升,实现掌上终端信息查询、活动发布等功能。升级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智慧健身系统,人脸识别智能化改造覆盖到所有开放场地。(五)打造市场保障新模式。强化严管细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统筹、指导、保障职责,确保文旅体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推进联合执法。理顺文旅合并后的执法管理体制,推广5+X执法模式,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公安、市场监管和镇街联合执法,建立联席会议和抄告机制,将复杂执法问题由单打独斗向多部门协同配合转变,形成合力。突出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娱乐场所、歌舞演艺内容安全、网络空间涉黄涉赌等意识形态内容的检查,加强文艺品经营场所、文保点的监管检查。二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完善领导带队、全员参与、分片包干的检查机制,抓细节、重点,在督导上下功夫。修订完善《文化旅游市场检查要点》,将垃圾分类、爱卫控烟、文明创建等内容一同纳入日常检查,常态监管做到查一次、不扰企,重点时段做到全覆盖、保底线。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部门+协会+企业的服务保障体系,支持文体旅各行业协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协会在行业自治、规范经营、协调政企关系等方面作用。完善文旅志愿者服务模式,将巡查文体市场纳入志愿服务内容,延长监管手臂。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